這位凈宗祖師,沒有驚天動地的言論,只留下三個字,就是「佛來了」
小編導讀
凈土宗的祖師有兩類,一類是他的著作獨步千古,為凈土宗的發展奠定理論基礎;一類是有修有證,經過歷史長河的洗禮,依然是如對目前。
蓮宗七祖省常大師無疑屬於後者。
所有凈土宗的祖師中,省常大師算是最為低調的,他也沒有留下來什麼著作,也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言論,他只有最後留的三個字,就是「佛來了」。
臨終的時候自知將要往生,他的往生的瑞相,跟凈土宗的根本典籍《佛說阿彌陀經》裡面描繪的是一模一樣的。
省常(959-1020),俗姓顏,字造微,浙江錢塘人,為宋代專修凈土宗的代表人物。省常尚為兒童時就天資聰慧,靈性非凡,7歲時就開始表現出厭棄凡俗生活的行為,並由家中長輩送到寺廟中制度出家。17歲時發大菩提願,受具足戒,持戒嚴謹,一絲不苟。開始修學的本是天台宗的止觀學說,後來傾心於蓮社之遺風,便在杭州西湖的慶昭寺內組建了「凈行社」,以專心修學凈土宗、往生彌陀凈土為自己的心愿。
當時的名相王旦(957-1017),由於其品行正直無私,大肚能容,便被大家推舉為凈行社之首,士大夫服從修學的也有百餘人等,出家僧眾共來修行的有千餘人之多,頗有當年廬山白蓮社的盛況,推動了江南凈土信仰的發展。
為了表明自己專心修持凈土法門的決心,省常曾經刺破自己的手指,用指血書寫《華嚴經?凈行平品》,每書寫一個字,必定三拜、三繞、三稱念。寫好之後,便刻印數千冊,分發給同修念佛者,以此來激勵大家修持凈土的信心。
省常大師生前並不曾著書立說,他的度生言教也極少在史書中見到,可省常大師的佛學思想則可以從其平時的修法行為中得以看出。首先。省常大師觀察了當時教內教外的修習風氣,認為當今世人最為安全便捷、行之有效的修行法門當屬凈土無疑。只需正心誠意地發願求生彌陀凈土,每日制定出念誦功課,日日不斷,時時精進,就必當能夠有所成效,得見西方凈土世界。
在凈土宗的修行中,沒有利根鈍根之區別,也不必要學習多麼高深的佛學理論,這對於當時的下層民眾來說尤其具有吸引力,這便使得士大夫階層願意在凈行社中受東晉慧遠白蓮社遺風的熏陶,更有許多文化程度不高、但卻懷有強烈的出離生死願望的下層民眾也慕名前來,希望能夠在此獲得解脫,往生凈上,永享歡樂。
省常大師像(陳毅謙居士作品)
省常大師強調只有將深信、切願、凈行這三者同時做到,才有可能真正地出離生死輪迴,他引導每一個有志往生凈土世界的修學者先端正自己的心念,要對凈土世界和阿彌陀佛的願力生起無上的信仰、對自己能夠即身作佛生起無比的信心。有了這樣的信念,才能夠引發出厭離時間、但求往生的強烈願望和熱切期盼,而當修學者有了如此堅定的信念和深切的願望,自然會嚴格遵守梵行,以期早日實現梵志。省常大師勸導發心信眾,要注重實際的修行,念佛法門就是通過真切的實修才能成就的法門,而不是隨便念幾句「阿彌陀佛」就可以獲得解脫,永離輪迴。
省常大師弘法度生的言教儘管極少見於史書,但他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修學者,在凈土宗的修行法門裡,倍、願、行三者,對於一個修凈土宗的人來說是缺一不可的。
宋真宗天禧四年(1020)的正月十二,省常大師像往常一樣,端坐在寺中稱念佛號,過了一會兒,眾人紛紛聽到大師高聲唱和道:「有佛來也!」大家再低頭一看,地上的青石板居然全部變成金黃色,過了好久才消退去,又恢復成平常時那樣。此時,省常大師卻已坐化西去,大家都說他由阿彌陀佛接引去了西方凈土世界,省常大師享世壽61歲,僧臘55年,戒蠟45年。
在宋朝志盤的《佛祖統紀》卷二十六中言:四明石芝曉法師,取異代同修凈業,功德高盛者立為七祖,省常是續延壽之後列為第七祖。被推選為凈土宗的祖師,此中的主要因素當然是省常大師自身在當時佛教凈土法門中所作的傑出貢獻和他在信眾中所起到的影響作用。
毫無疑問,省常大師是繼永明延壽之後弘傳凈土教法最為得力者之一,其於凈土教中所作的成績得到世人的肯定。而凈土宗七祖這個尊號,對於省常大師來說確實是名至實歸。
積 福 慧
己亥年(2019)元宵節
供燈祈福法會共修
2019年2月19日,農曆己亥年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應大眾所請,積福慧啟建元宵節供燈祈福法會共修,在佛前普點光明燈,祈願佛法的慧燈遣除無明、黑暗,令每一個眾生都能獲得光明智慧、平安幸福!


TAG:常隨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