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流浪地球》大爆,十二年前的同款片,卻很少有人知道

《流浪地球》大爆,十二年前的同款片,卻很少有人知道

電影《流浪地球》,無疑是2019年賀歲檔最大贏家。

目前票房已經突破25億大關,但在評價上卻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

有人說它「牛逼吹爆」,有人說「爛片尬死」

同樣是「拯救地球」的話題,同樣是口碑兩極化的狀況。

看著《流浪地球》,我不止一次地回想起它——

《太陽浩劫》

太陽衰竭,人類何去何從?是兩部電影共同的思考中心。

「流浪地球」是太陽逐漸膨脹吞噬太陽系,所以人類計划了一個千年逃亡,帶著地球逃離太陽系。

「太陽浩劫」是太陽逐漸衰竭,一艘太空船帶著全世界核資源組成的炸彈,飛向太陽,計劃重新點燃太陽

在飛船「伊卡魯斯一號」失蹤後,飛船「伊卡魯斯二號」帶著地球最後的希望出發了。

與《流浪地球》整支隊伍運送「火石」不同,《太陽浩劫》飛船里的八個人,各有各的負責區域。

艦長副艦長,負責統領全局,兩名駕駛員負責飛船的行駛及維修。

植物學家負責植物園養護,提供全員所需氧氣,物理學家負責核彈的投放及爆炸程序。

航海士負責飛船運行路線,博士負責區域不明。

在按規定路線經過水星後,他們發現了一號飛船。

它在離地球很近的地方,停止了。

未知的事物總是充滿變數,即使有「燃爆太陽」的理論計劃,他們也不知道能否成功。

全船上只有物理學家最了解核彈,所以他最有資格決策。

在演算過後,物理學家給出飛船改道,靠近一號,獲取另一枚炸彈的建議。

兩顆總比一顆機率大。

看似增加任務成功率的決定,卻暗藏殺機。

《太陽浩劫》是丹尼·博伊爾在2007年的作品。

丹尼·博伊爾被視為希區柯克、庫布里克和昆汀·塔倫蒂諾的混合體。

1996年的《猜火車》震驚影壇,圈走大量粉絲,2008年的《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再次證明實力。

中間的「低谷爛片」想必就是《太陽浩劫》。

《太陽浩劫》從用的演員,就能看出導演對電影本身的重視。

物理學家由基里安·墨菲飾演,2002年他因丹尼·博伊爾的《驚變28天》被大眾所知,客串出演諾蘭的《蝙蝠俠:俠影之謎》。

在《太陽浩劫》之後,他的戲份加重,出演諾蘭的《盜夢空間》《敦刻爾克》,主演英劇《浴血黑幫》。

艦長由真田廣之飾演,他是日本重要的中生代演員,與中井貴一、渡邊謙、佐藤浩市被評為日本中年演員四天王。

植物學家由楊紫瓊飾演,一位駕駛員由克里斯·埃文斯飾演。

他們倆太熟悉,一個是中國演員,一個是「美隊」,就不說了。

演員用的好,導演也對口,但《太陽浩劫》在當年一度被批為「大爛片」。

導演一度被質疑,直到在次年推出勵志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獲得滿堂彩,才真正揚眉吐氣。

時隔十二年,再看《太陽浩劫》,真的「栽了」嗎?

就像有人喜歡《流浪地球》,有人不喜歡一樣。

劉慈欣喜歡宏大的「世界感」,要文明帶著整個星球流浪,丹尼·博伊爾喜歡小國寡民,一艘船上的8個人就是世界的縮影。

胸懷全局的艦長,膽小怕死的副艦長,刀子嘴豆腐心的駕駛員,冷靜內向的物理學家……

同在一條船上,這八個人性格卻完全不同。

航海士在重新規劃路線時,忘記計算隔熱屏調整角度,這一失誤導致隔熱屏嚴重受損。

與眾志成城對抗木星引力不同,飛船上的他們也是會犯錯會失誤的普通人。

與少數精英拯救人類不同,《太陽浩劫》側重於這八個人的描寫,一個人犯錯,大家雖意見不一但還是儘力去彌補,不惜犧牲自己,甚至全員,以換得人類存活的機會。

我想這才是人類的尊嚴,才是真正的人類世界。

艦長和最應承擔責任的物理學家出艙維修隔熱屏,維修完畢後在回艙時又出現意外,為保最重要的物理學家,艦長犧牲。

為維修隔熱屏,飛船自轉時3號4號通信塔損壞,碎片擊中了植物園。

氧氣最豐富的植物園瞬間起火,這也是最致命的地方:氧氣不夠。

植物學家給出結論:僅剩的氧氣,不但不夠返回地球,甚至不夠完成任務。

經過計算,飛船所剩的氧氣,僅供四個人活到執行任務

經檢查一號飛船炸彈不能使用,但氧氣充足,有水,有食物

完整的生存環境卻沒有船員,只有一段「放棄任務」的錄像。

在檢查炸彈時,兩艘飛船突然發生分離。

去一號飛船的人員中,為同伴手動打開艙門的博士,永遠地留在了一號飛船。

副艦長因太過著急,飄離其他同伴,在零下二百七十多度的宇宙中,迅速凍結被飛船碰碎,變成宇宙垃圾。

二號飛船里,只夠四個人的氧氣,大家投票殺死因自責而精神錯亂的航海士。

生死面前,人性的本質逐漸暴露。

但航海士自殺於休息室,人性中的善與惡同時出現,更增豐富了這個小世界。

原以為他們可以安心的完成接下來的任務。但飛船伊卡魯斯說:氧氣仍然不夠,船上有5個人

一號飛船完整的人類生存環境,倆飛船意外的分離,那根本就不是意外。

在《流浪地球》中,唯一的反派估計就是「木星引力」,所有人眾志成城對抗自然,換得地球存亡。

但丹尼·博伊爾把反派仍放在人身上,就是未知的第五個人。

他代表的是「聽天由命」的一派人,這也就是《太陽浩劫》最大的槽點。

但我覺得這正是本片最值得思索的地方:人類真的有資格對抗自然(泛指宇宙一切事物的總體)嗎?

飛船「伊卡魯斯」,名稱取自希臘神話,一個沒有了解自己局限性,最終殞命的人類。

他與父親費勁所有心思,用羽毛與蠟造了翅膀,飛出囚禁自己半生的石堡。

展翅高飛時,當地牧羊人漁夫以為他們是天神,伊卡魯斯忘乎所以的享受著自由,由於太靠近太陽,導致蠟融化,最終掉落大海喪生。

人終是人,被當成天神的伊卡魯斯沒有正視人類的局限,最終殞命,這是否也是導演的看法?

《流浪地球》把核心放在了中國人對家的執念上,演員吳京說:逃難也要帶著家。

這也是有別於西方科幻片的地方,導演郭帆說:影片中有很多地方是外國人所不能理解的。

亞洲人可能對於「家」的感情更重,所以哪怕世界滅亡,家庭仍是最重要的存在。

《太陽浩劫》則把使命感放在首位,二號飛船抱著必死的信念奔向太陽。

植物學家為保護廢墟中長出的嫩芽死去,那是飛船氧氣最後的希望。

駕駛員為保證飛船成功駛向預定地點,上上下下地維修冷卻系統,最後凍死在其中。

影片開頭副駕駛員維修冷卻系統,也預示著他的結局

物理學家是活到最後的唯一成員,他成功的點燃了太陽,並消失在光芒里。

冰凍的地球得以見到陽光。

若有一天早上起床時發現天氣特別晴朗,那就表示我們成功了。

「希望」也是本片想要表達的觀點,雖然美好地不切實際,但導演仍沒有戳破。

看完《流浪地球》,腦中還是《太陽浩劫》的那個問題「人類文明能等到太陽衰竭嗎?」

地球的天文年齡約45.5億年,而地球上已經出現了五種文明(也有說是六種)。

而距太陽衰竭還有約50億年。

太陽不會消失,地球也不會完蛋,真正走向滅亡的只是人類自己而已。

不靠陽光就可以生存的生物,仍在地球上生存著,太陽終有一天變成紅巨星,也不會消亡。

不管是舉地球遷移,還是炸太陽,無非都是在「拯救人類」。

有出現就會有滅亡,對於存在時間並不長的人類更是如此。

前幾次文明,他們或許也曾認為自己是這個星球的主宰,正像我們一樣,我們看似偉大發達的文明社會,不過是地球上的滄海一粟。

我們也註定消亡,正像他們一樣。

不能完全不把自己當回事,猜想推測在沒有成功以前,都是一場空談,伊卡魯斯造出了「仿神」的翅膀。

別太把自己當回事,認清自身局限性,有所畏懼的前行著,若是這樣伊卡魯斯也不會墜海身亡。

知畏懼,勇探索。

人類對於宇宙來說渺小的不值一提,但對於人類自身來說,我們亦是自己的全世界。

《流浪地球》說要守護好家人,真有那麼一天也要舉家流浪,《太陽浩劫》則說別太把自己當回事,真有那麼一天也只能放手一搏。

兩者歸結一處,「好好活著」是最大的目的。

想想一片無光寒冷的冰凍世界,貧瘠荒蕪,沒有人煙,看看腳下踩著的世界,車水馬龍,燈火闌珊。

雖然有壓力,有煩惱。

但有四季,有晝夜的地球,真的挺好。

留言送紅包

在本文給青姐留言,24小時內點贊最高的留言

可在次日獲取8.88元現金紅包1個

點贊數不包括青姐本人的留言及回復

上一篇文章

《這部腎上腺素片,讓我嗨了一整夜》

獲獎名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青庸 的精彩文章:

48歲袁詠儀美出新高度!這瓶實力收毛孔的「磨皮原液」,讓你get同款少女肌!

TAG:影青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