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自然》揭開「大科學」背後沉重真相:團隊規模與顛覆性創新反相關

《自然》揭開「大科學」背後沉重真相:團隊規模與顛覆性創新反相關

《自然》發文揭開「大科學背後的沉重真相

作者 | 華春雷

英國《自然》雜誌Letter欄目發表了(中國時間2月14日, 英國時間2月13日)一篇重量級的調查統計性的論文Large teams develop and small teams disrupt science and technology(《大型團隊成長性發展科學技術 小型團隊則破壞性創造科學技術》) 。

《自然》揭開「大科學」背後沉重真相:團隊規模與顛覆性創新反相關

論文作者是:Lingfei Wu, Dashun Wang, James A. Evans (中文音譯:吳令飛、王大順、詹姆斯·艾文, 前兩位可能是華人,了不起!)。

論文分析了60年來(1954年~2014年)6500多萬篇論文/專利/軟體等,提出了一個重大的研究結論:大型科研團隊更多地在比較成熟的前沿領域做後續的成長性的工作, 而獨立科學家或小型團隊往往更專註於還不成熟的前沿領域和真正的巔覆性創新。

他們的統計發現,團隊規模與影響力呈正相關性,但與顛覆性創新呈反相關性。

參考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0941-9?wpisrc=nl_science&wpmm=1

這篇論文非常重要,研究者以他們富有說服力的統計數據,揭開了隱藏在「大科學背後的沉重的真相」,說明大研究團隊更重視和追求在科學技術領域中的那些現實影響力和知名度很大的項目。


這種項目往往在當時那個時代很風光,輿論度高,媒體更關注,往往是熱點,往往是焦點,往往是記者追逐的對象,也往往容易受到投資人的關切和政府的支持


這種項目獲得資金更容易,獲得的金額量巨大。各種獎金獎勵等也往往將聚光燈照向他們。

但是令人深思的事實是,那些科學領域中不知名的獨立學者或小團隊,卻在科學和技術的最前沿的天際線上拓荒和耕作。

他們在選擇研究課題上,往往更重視真正的難題和最尖端性問題,因此他們才真正承擔了科學前沿區的最大的風險性。


正是他們的努力和工作,才維持了科學的後驅力,維持了科學的生命力。


但是,他們卻往往得不到輿論的關注,沒有記者的注意,無法被聚光燈照射,在資金上也往往更困難。

這就是該論文所揭示的當今科學界原始森林中的沉重的生態真相。

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在科技發展的組織方式上,多數輿論對「大科學」的組織模式往往給予過多的虛誇讚美,嚴重脫離實際,而對「小科學」往往當做是過時的組織模式給予貶低。

但願這篇重量級的論文給這種「以大為美」的頭腦發熱,潑上一盆清醒的涼水。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自華春雷科學網博客。

鏈接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10327-1162214.html

《自然》揭開「大科學」背後沉重真相:團隊規模與顛覆性創新反相關

這是一條文風轉化分割線

做科研、寫本子,累了吧?

暖心小編上線

一首《成都》「基金版」(獻給大家)

(敲黑板:歌曲下面有福利)

讓你掉下眼淚的 基金失敗的痛

讓你依依期盼的 基金中標的寵

本子還要改多久 抓耳撓腮的愁

讓你感到痛苦的 是修改的魔咒

「基金問答」已上線 專家解決你憂愁

通宵達旦的辛苦 基金定能成功

在基金申請的路途中 我從未忘記你

諮詢/一對一/只為你

……

《自然》揭開「大科學」背後沉重真相:團隊規模與顛覆性創新反相關


關注我們

微信號sciencenet-cas(←長按複製) 或長按下方二維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藍色的地球,要變色了……
減肥藥還有這個奇怪的功能,蚊子叮了你都失去食慾

TAG: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