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失控》打響2019罪案題材第一槍,賈景暉化身幽默擔當詮釋「暖匪」

《失控》打響2019罪案題材第一槍,賈景暉化身幽默擔當詮釋「暖匪」

落魄中年綁架單親家庭富二代?一場無可奈何的犯罪?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第二面?由賈景暉主演的罪案題材《失控》以反套路的定位和錯綜複雜的劇情先聲奪人,環環相扣又充滿黑色幽默,人物立體且有血有肉,讓觀眾對雙男主的之一賈景暉充滿好奇。

說起賈景暉的名字可能很多人不太熟悉,但只要一提他的作品,如《離婚律師》《女不強大天不容》《遇見愛情的利先生》《因為遇見你》等,人們便會恍然大悟,「原來是他!」他在微博簡介上寫:「一個努力演戲的小演員,然而年紀並不小。」這句鞭策和警醒自己的話,堪稱演藝圈中的清流。

綁架反被綁?倒貼打車錢?

付出型「暖匪」已上線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它是一部匪警劇,不是警匪劇。」

《失控》與以往同類型題材不同的創新基因,成為吸引賈景暉的初始動力。「兩個被生活逼到牆角的善良普通人,迫不得已從公民變成了綁匪,因為他們的非專業操作,使得整個綁架過程笑料百出、火花四濺,劇中只有八個主要人物,但卻緊密相連,牽一髮動全身。」

賈景暉飾演的「紀凡」是個懦弱嗜賭的保險推銷員,因欠下高額借款遭高利貸「剁手指」威脅,打起了綁架客戶獨生女索要贖金的主意。一場兵荒馬亂的「冒險之旅」就此開啟。對於這個角色,賈景暉有著獨到的見解。

「他一開始是為了圓謊。但生活就是這樣,你若撒一個謊,後面就要不停地圓謊,第二個謊、第三個謊……也會接踵而至,當謊言的雪球越滾越大時,局勢便會失控。」事實上,「紀凡」並非大奸大惡之徒,只是有點「小壞」、耍「小聰明」,當他的生命及虛榮心受到威脅時,才不惜走上了犯罪道路。

平凡如「紀凡」,就像一面多稜鏡,折射出人性的複雜多面,「如果一定要去定義的話,他的所作所為是為了愛和保護,他很愛女朋友,但並沒有足夠強大的綁架動機,所以一直在放棄和掙扎的邊緣試探。」透過賈景暉紮實的演技功底,小人物的無助與掙扎,卑微與溫暖,善良與底線,立體而鮮活。

灰色小人物有冷暖,也不乏悲喜,「零經驗」的綁匪「紀凡」一路跌跌撞撞,充滿荒誕離奇和黑色幽默。既有與人質相處被整蠱成全職奶爸、行走的提款機、拎包跟班等戲謔,也充滿對「叛逆女孩」的關心,他量身定做的「暖匪」形象躍然屏幕。

在表演過程中,如何拿捏好黑色幽默的分寸感,是賈景暉不得不克服的一大困難,「這不是周星馳式的無厘頭,也不是放開了搞笑。演得太過,就會太假、太做作。所以,必須很認真去領悟劇本賦予的人物特質,並加以發揮,觀眾才會被『紀凡』的蠢萌呆、經驗不足逗樂。」

深耕現實題材,挖掘小人物的卑微和溫暖

《失控》的開頭,「紀凡」被捕,他哭著說:「還有一名人質呢,我要是不回去,他會死的。」這段哭戲非常具有感染力,讓無數觀眾動了「惻隱之心」。

都說哭戲是檢驗演員演技的重要標準,賈景暉是如何hold住這段哭戲的?「對演員來說,哭戲是有技巧的,但如果你用技巧去演戲,連對手都打動不了,又何以打動電視機前的觀眾?這場哭戲並非專門設計的,而是跟著整個故事的語境走,情緒到位了,自然而然地哭了。」

《失控》有一套實力均衡的創作班底。作為導演 編劇的邢鍵鈞曾打造過《雙生花》《鍛刀》《縗神契約》《我是好人》等優秀作品。賈景暉對邢導的原創劇本讚許有加:「我在拍攝前一年就讀過劇本,覺得它有點像《絕命毒師》,燒腦之餘,還有抽絲剝繭的線索,一波三折,充分展示了嫻熟而又高超的敘事技巧。」

賈景暉坦言,自己與邢導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雖然互相欣賞,但也會為了某個鏡頭起爭執。「有幾場戲,我們拍了兩個版本,有我認為好的版本,導演也拍了他覺得好的版本,我們約好,等剪輯的時候,再做最後的挑選。」真理越辯越明,在演戲這件事情上,「較真」,何嘗不是一件好事?

如今,大女主劇、大男主劇的熱潮減退,「雙男主」劇作蔚然成風。《失控》中的「雙男主」設定也是一大亮點,賈景暉演技紮實有靈氣、李李仁曾獲過台灣金鐘獎最佳男演員,向來是演技派的代名詞,聊到兩人的合作,賈景暉讚不絕口。

他表示:「劇中林蕭峰醫生要在一周之內為身患心臟病的女兒籌到150萬的手術費,他被生活逼到絕境的無奈與崩潰。人物身上的滄桑感需要有一定生活閱歷的演員才能夠駕馭,所以我覺得仁哥是這個角色不二人選。」

值得一提的是,賈景暉此番與妻子楊壹童在戲中大飆演技,飾演一對情侶。和妻子首次出演屏幕情侶的他,信手拈來的默契,火花不斷。但也遇到了困擾:「彼此太熟悉,反而會讓表演變得太客觀,不那麼靈活。於是我們約定,對戲的時候盡量把對方當成陌生人,以此『逼』出更真實的狀態。」

一部劇的成功,離不開演員的努力,也凝結著編劇、導演、製片等幕後人員的心血。賈景暉慶幸,《失控》是一個精益求精的創作團隊,「開機前,我們花了一周的時間圍讀劇本,只有在充分理解劇本的基礎上,才能塑造好人物。」

縱觀賈景暉的作品履歷表,他不僅在《失控》中刻畫了以「紀凡」為代表的底層小人物的悲喜,也輸出了無數各具特色的小人物,「之前的作品,都是在既定的故事框架里,相對沒有那麼高的社會地位、沒有那麼富裕的小人物,『紀凡』是第一個讓我體會到『生活終於對他下手了』的小人物。」

精耕現實題材,用小人物傳遞極致人性,是賈景暉作品一貫的特色。《離婚律師》中的腹黑男「潘小剛」、《城市租客》中賤賤的逗比男「東方白」、《女不強大天不容》中的攝影師「李保羅」、《警犬來啦》中的警犬大隊訓導員「梁粵」 ……每個角色都打上了深深的現實主義的烙印,彰顯生活、映照時代。

如今再看演繹生涯里的里程碑式作品《離婚律師》,賈景暉感謝這份幸運。同時也不避談遺憾:「很多觀眾通過『潘小剛』一角認識我,我特別感謝他大大提高了我的知名度。如今再回過頭來看這部作品,其實做得還不夠好。」

談及出道以來最具表演難度和挑戰性的作品,賈景暉認為當屬《警犬來啦》。警犬大隊訓導員「梁粵」腦子反應慢、手腳笨、甚至有點呆,與演員的本色相距甚遠。為了更好地詮釋人物,賈景暉主動「住進」角色:「拍攝90多天、有1600多場戲、最多的時候每天16場,不管戲上戲下,我都盡量保持笨拙的樣子,活在角色里。」

厚積薄發,低調自律

近年來,眾多中生代演員迎來了事業第二春,雷佳音、章宇、潘粵明等男演員翻紅,折射了觀眾審美的輪迴變化,又反映了市場的理性回歸。在好演員的春天到來之際,賈景暉表示,一直在準備,從未有懈怠。

「行業不好的時候在準備,流量當道的時候也在準備,什麼角色都可以嘗試,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哪片雲彩會下雨。」他說。

從上戲畢業後,賈景暉在2007年出演個人首部話劇作品《兄弟》,正式開啟演藝道路。一路走來,經過不斷錘鍊磨礪與打破重塑,他對表演的理解也更深刻:「我一直在琢磨,曾以為只要夠真就能打動觀眾,經過不斷實踐後我發現,表演是高度理智的情感調配,這是一門有意思的學問。」

像做學問一樣去研究表演。賈景暉在拍電視劇、電影之餘,保持著每年一部舞台劇的頻率,通過舞台不斷地打磨演技。「現階段對表演的疑問,是如何拿捏電視劇表演、舞台表演、電影表演之間的分寸和尺度,它們的核心都是表演,我對三者的認知也有了升級。」

「這些年演員的光環被過分地放大,其實演員和醫生、老師、清潔工一樣,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細分門類而已。」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他用腳踏實地的態度,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小人物,於極致角色中,以清澈之心,洞見人性。

把有效的時間和經歷用在對的地方,「演戲的時候認真工作,在家就陪家人。」而立之後的賈景暉,擁有良好的口碑和觀眾緣,低調從容,張弛有度,做到了事業和家庭兼顧。並利用業務時間發展一兩項愛好,「我喜歡健身和競技類益智遊戲。」他一直認為:「健身是真正為自己做的事,一定要努力堅持。」

長期健身的人普遍自律,在賈景暉的身上,我們也挖掘到了這一特質——自律者達,他十分熱愛生活,是一個積極向上的人。堅持健身、堅持在備忘錄上寫下所思所所見所得、堅持在微博上分享年終總結,不喝酒、不去夜店、不去KTV,他的自律在談吐、處事、舉手投足間自然顯露,潛移默化、潤物無聲。

大多時候,人都是有惰性的,而賈景暉何以養成高度自律?一方面,歸因於原生家庭的栽培和影響,他的媽媽是工程師,從小教育他自律自謙;另一方面,則源於自我激勵,「很多人制定目標,但卻無法完成,是因為完成目標的過程讓他過於痛苦,如果能將痛苦轉化為快樂,便有了堅持的動力。」他分享道。

像一棵樹,把根扎到土壤里,不斷學習不斷汲取不斷成長,賈景暉始終堅信,演戲是唯一熱愛且賴以生存在手段。作為學習型演員,他每天都在尋求進步,「我是一個喜歡縱向比較的人,今天的我,一定要比昨天好一點點,才可以。」勇於自我升級、突破界限,充滿無限可能。

隨著《失控》漸臻佳境,賈景暉的「紀凡」也被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和認可,緊張的情節交織著讓人哭笑不得的黑色幽默,網友直呼一口氣看完停不下來了。接下來,「紀凡」的命運走向更加撲朔迷離,他會迎來怎樣的結局呢?賈景暉的演技又會給觀眾帶來哪些驚喜?值得期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Vlinkage 的精彩文章:

「流浪地球」女戰士屈菁菁:1/2的硬核,1/2的美麗
2月13日網播數據及藝人新媒體指數

TAG:Vlink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