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七條普世準則

七條普世準則

幾個世紀以來,一切困擾文明的戰爭、矛盾和不幸可能讓你覺得,人類社會充滿了不斷的衝突和無法相融的文化。現實並沒這麼悲觀,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了積極的證據:所有的文化都受到一種包含七條行為規範的道德準則的約束。


基於對全世界60個社會群體的600多種文化的深入分析發現,在道德觀念方面,促進人類團結的因素要多於分裂的因素。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Oliver Scott Curry 稱:「每個地方的每個人都有著共同的道德準則,都認為合作、促進共同利益是正確的選擇。」通過對人類關係區域檔案(Human Relations Area Files,HRAF,耶魯大學主辦)中跨文化差異數據的研究,Curry和他手下的研究人員們找尋著人類文化中道德的形成促進了合作的理論,為此,他們通過查閱超過六十萬詞的人種學,最終找到了七種道德行為。


這些行為和規則,也是被推崇的、普遍的道德準則有:幫助家庭、幫助自己的團隊、互換、勇敢、服從尊長(尊敬)、公平劃分有爭議的資源及尊重財產所有權。在分析過程中,研究團隊發現這七項規則都被認為是積極的、被不同的文化接受為是道德的,從未被認定為是不良品質的。此外,這些行為在大多數文化中都有體現,並在世界上不同的地區出現頻率相同。研究人員的結論是,這七種合作行為似乎就是「普世準則」。

這個「普世準則」還意味著違反合作的行為被視為是道德敗壞的:忽視親情、背叛夥伴、投機取巧、怯懦、無禮、不公及偷盜。


雖然每個社會對這些品質的排序不盡相同,但都被認為是積極的,在不同社會中都有著悠久的「歷史」。「道德普遍主義及道德相對主義間的爭論已經持續了幾個世紀,現在我們終於得出答案了。世界各地的人們都面對著相似的社會問題,也都用相似的道德規範來解決問題,」Curry說。


在時而可怕和分裂的世界上,這種心中所存的令人欣慰的東西是可貴的,提醒我們那些共同的東西,而非差異。


該發現發表在Current Anthropology。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行走的五花肉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美國機場內的動物員工,你知道多少種?
《使命召喚16》確認有全新戰役 合作模式也將回歸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