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禁殺月、禁殺日、禁殺時,特殊時期禁止執行死刑

古代,禁殺月、禁殺日、禁殺時,特殊時期禁止執行死刑

今天,小編將給大家科普一下,關於古代是如何執行死刑的一些硬核知識。我們在電視劇中,經常會看到當犯人在執行死刑的千鈞一髮之際,往往會出現來得很及時的特赦,大喊刀下留人。而這種情況真的會出現嗎?你別說,電視劇真的沒騙你。歷史上還真出現過,並且不止出現過一次。尤其在清朝,皇帝經常會使用這一招,先懲罰後施恩,讓被赦免的死刑之人更忠於自己,畢竟是皇帝給予了第二次生命,誰能不盡心效忠。當然除了那些比較虎的大臣,不知天高地厚的,不領皇帝情的。一般臣子都會感恩皇帝的再造之恩。

《清史稿·多爾袞傳》中就記載了一個例子:順治十二年的時候,皇帝下詔讓大臣討論國家大事。沒想到兩位非常虎的大臣卻單單上書歌頌被順治帝辦了的多爾袞的功績,並讓為其恢復爵號,修墓。這一下可觸犯了順治的神經,頓時大怒不已。下旨判處兩人斬立決。但順治帝很快就後悔了,在行刑的最後時刻刀下留人,並饒了兩人的性命,改為了流放。

死刑

大清朝之後屢屢發生這種事。當時的律學家薛允升就曾指出:「朝廷矜恤罪囚,於應死之犯屢蒙宥免,全活者不下數十萬萬。」而在這中間就有很多是在執行前一刻,都手下留人者。

古代對行刑的月、日、時也是很有講究的,一點也不能馬虎。《唐六典·刑部》中就明文規定:每年的立春之後一直到秋分,一定不能執行死刑。

立春到秋分之間不能執行死刑,所以,就會選在秋分之後,立春之前處決死囚,這也就是所謂的秋後問斬。這是為了符合天時,合秋冬肅殺之氣。即使在秋分之後,立春之前執行死刑,也一定要避開正月、五月、九月,這三個月可是禁殺之月,斷屠月。

不要以為避開上面的禁殺之月就可以隨便執行死刑了,還要避開禁殺之日:1,8,14,15,18,23,24,28,29,30。這特殊的十天又被稱為十直日。即使是決不待時的死囚也不能在這月、這日行刑。當然,像24節氣日、國慶日、皇帝的生日這樣的日子,也是不能殺人的。

死刑

執行死刑,不僅對日、月有特殊限制,還對時間段也有嚴格的限制。唐宋之時,一般在下午的十三點到十五點執行,而清朝主要選擇在午時,十一點到下午一點。也就是小說中的午時三刻。據說選擇在這個時間段,是因為午時正好是陽氣最盛的時刻,避免死囚的鬼魂來尋仇。

就說到這裡,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可以在評論區說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四點通 的精彩文章:

金岳霖在抗戰中的七十萬字手稿,真的丟失了嗎,到底讓誰拿去了
宋朝店小二必須具備的三大絕技,穿越現代,每一項都可撐起一片天

TAG:歷史四點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