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阿炳故居:位於無錫市中心的破爛平房,耗資五千萬維持原樣

阿炳故居:位於無錫市中心的破爛平房,耗資五千萬維持原樣

如今,作為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蘇南模式的發祥地,無錫市的經濟實力完全可以和省會南京並駕齊驅,房價也因此並駕齊驅,尤其是市中心更是寸土寸金,然而在無錫舊城區的中心卻屹立著一個與現代都市格格不入的平房,這就是阿炳故居,相當於中國最破爛的名人故居:

阿炳故居,也就是原雷尊殿道館,阿炳生於此死於此,不僅如此,讓阿炳被歷史所銘記的傳世名曲也都在此產生,比如說《二泉映月》——

1893年8月17日華彥鈞出生,在那個年代,他的出生本就是一個錯誤,父親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為了不動搖這個生計,華彥鈞只有母親沒有父親,華彥鈞三歲時,母親無奈結束自己的生命來抵抗世俗的歧視,華彥鈞由同族嬸母撫養!

8歲時,父親終於承擔起了責任,讓華彥鈞自己身邊當小道士,當然依然以"師傅"相稱,不得不說,父親華清和對華彥鈞最大的影響便是完成了他對音樂的啟蒙,華清和尤其擅長道教音樂,精通各種樂器,比如說他教華彥鈞吹笛子時要迎著風口吹,彈奏二胡的外弦也比一般弦粗壯得多。。。正是因此他音樂的基礎更為牢固:

21歲時,華清和因病去世,臨死之前告知華彥鈞兩人父子關係,因為繼承了父親高超的音樂演奏技藝,三年前華彥鈞便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理所應當的他成為了道觀洞虛宮裡雷尊殿的新任當家道士;

令人痛心的是,也許是被欺騙了21年的憤怒爆發,華彥鈞開始自甘墮落,吃喝嫖賭甚至吸食鴉片樣樣都來,他也因此受到了相應的懲罰,梅毒侵害他瞎了眼睛,最終喪失對道觀的控制,流落街頭;也正因如此,華彥鈞的藝術才能被充分的擠壓出來,說唱時事,街頭賣藝,最終以"瞎子阿炳"聞名~~~

晚年時便居住在如今的阿炳故居中,也就是道館最東面的一間小平房,約20平方米,破舊的蚊帳耷拉在灰突突的床上毫無生氣,床旁邊簡單地擺放著一個吃飯的桌子和一個掉漆的柜子,柜子上靜躺著兩個舊箱子和一些衣物。柜子旁邊還有一個破舊竹箱,布滿了灰塵。門口處還有一個四腳小桌,此外別無其他——而這就是阿炳起居創作的地方!!!

真正讓阿炳走向世界的是從中央音樂學院來的楊蔭瀏教授:

阿炳曾有一個小鄰居黎松壽,因為少年時喜好二胡,阿炳常常在演奏技法上點撥他,長大後黎松壽考上了南京藝術學院民樂系,一節課上,他隨手拉了支阿炳教他的樂曲活動手指,這美妙的樂聲剛好吸引來了從中央音樂學院來的楊蔭瀏教授,楊蔭瀏教授當即詢問黎松壽這是什麼曲子,就這樣楊蔭瀏教授找到了阿炳!

楊蔭瀏有一個任務,便用剛從國外進口的鋼絲錄音機錄下好的民間音樂,阿炳彈完後,楊蔭瀏教授問這曲子的名字,阿炳說沒名字,楊蔭瀏要阿炳起一個名字,阿炳接著說那就叫《二泉印月》吧。楊教授又說,《印月》這名字跟廣東音樂重了,要不叫映月,無錫有映山湖么——這就是人人皆知的《二泉映月》!!!

1950年12月4日,阿炳先生逝世,為了紀念他,無錫將阿炳故居作為文物保護單位,如今更是升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了如實地呈現阿炳故居,人們斥資近5000萬元進行修復,所有的東西保持原狀沒有任何改變,也許有人說維持這一破爛原狀有什麼意義!?但這就是歷史,就是音樂鬼才阿炳的生活環境,就是真實~~~

你認為這有意義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趣侃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閑趣侃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