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我們現在把這個一段式修學跟二段式修學跟各位再作一個進一步的說明。假如是一段式修學的話,那麼就這樣說了:但有言說都無實義,都沒有實際的意義,那都是空口說白話,所以你要是說佛有說法就是謗佛,佛根本沒說。佛根本沒有說,他講四十九年留下這些經典是什麼?有沒有說?你就解釋不過去了。然後拿出來的理由都是很好玩的理由,像小孩子在講的。

這是一段式修學,它講的意思你要能夠體會到。但有言說都無實義,因為這是站在性空上面的標準來講,性空即使言說都無實義嘛!那是當然的。所以站在性空的立場來講,佛是沒有說法。因為性空,他所說的也是空,是基於這個立場來講的。

但是你假如把它當作基礎的話,那就不一樣了。那時候你就會說,所有的言說都在因指見月,都要使你明心見性。你站在這個地方你就更能了解到,但有言說都無實義的意思了。所以說,佛說法四十九年沒有說過一個字。他有沒有說,他有說四十九年,但是沒說過一個字。那個字是什麼——它是性空上面的妙有,種種變化的妙有。

妙有,有啊,是妙,你不能夠很具體的去抓住它,而它會起種種作用。那個妙字是做什麼用?以有來開悟我們。大家要知道,我們要開悟是用有來開悟的,不可能用空來開悟的。用有來開悟你,你悟到什麼?悟到空啊!不可能用空來開悟你,用空來開悟你,你悟到什麼?悟到有了是吧?那個弄顛倒了。是用有來開悟你,所以才叫妙有。妙有來開悟你,你才悟得真空。

我們在這教學上面你要去把這個弄清楚。所以一段式、二段式,你要知道,我現在在一段式,一段式的時候說以性空為目標沒錯,但是我達到性空以後,還要再起作用,那時候才是大乘思想,大乘的菩薩精神作用。我們要以菩薩精神為目標,但是你在這個階段你一定先要證得性空。

你在這個地方要去弄清楚,並不是我們反對證得性空,不是這個意思。你性空一定要證得,才能起無量的妙用。但是你要不證得,就沒有。可是你假如這把這觀念弄迷糊了以後,你可能就一直在這邊躲躲藏藏,你在佛門中你沒有辦法坦蕩蕩,講來講去會常常矛盾,為什麼人家這樣問我們呢?

我們也常常出這個考題考大家,《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阿彌陀經》講真有極樂世界,哪一部經講的對?你說說看。一個說如夢幻泡影,一個說實有,那就是真空妙有的部分啦。《阿彌陀經》是性空以後的作用,所呈現出來的。《金剛經》要你證入的是性空的部分,它在第一個階段的目標,《阿彌陀經》是第二個階段的目標。你看,你假如沒有把這個階段性弄清楚,兩部經擺在一起,你怎麼念得出來?你念不出來呀。一個講空,一個講有,所以我們要在這裡去深切地體認。

不論是第一階段或第二階段,就一階段的或者二階段的第一階段,它們都是靜的,都是等待的,以至於呈現自性的部分;所以注意看看,第一階段或者一段式的修學,它通常會趨向於靜態的,這個都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呀。它趨向於靜態,但是我們可以發現到,一個成道者他確實很活潑,有沒有這種感覺?他為什麼活潑?一個會成道的人,他絕對不是那種不負責任的等待,不是不負責任的等待,他就是在生命中具足了那高度的警覺性,要想具有高度的警覺性,那可是大功夫。

擷自《六十華嚴》

真空&妙有

讚賞、聆聽、接納

珍惜、尊重、感恩

圓融、廣大、包容

大華嚴寺全球資訊網:http://www.huayenworld.org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雲和上法語 的精彩文章:

佛經中寓言式的語言模式
佛法是因人而異,因材施教

TAG:海雲和上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