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葛劍雄:所謂「德藝雙馨」

葛劍雄:所謂「德藝雙馨」

葛劍雄:所謂「德藝雙馨」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日前在飛機上翻閱航空公司的雜誌,讀到一篇評價某位書法家的文章,極力讚揚其作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特別提到他一幅錄「王義慶《世說新語》」如何高明。

一見這幾個字,我以為必定是雜誌排錯了,但再看附圖的說明上也寫著「王義慶」,而且這幅書法照片上「王義慶」三字赫然在目。

這就是說,這位書法家、評論的作者和雜誌編輯都以為《世說新語》的作者是王義慶,或者後兩位根本不知道這本書的作者,所以只能跟著書法家一錯到底。

書法家為什麼會將《世說新語》的作者誤為「王義慶」呢?大概他既不熟悉歷史,又不懂古籍上署名的規矩。

原來《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南朝宋的臨川王劉義慶,但因為劉義慶是宋朝的親王,在使用他的王爵時,他的姓是可以省略的,所以可稱為「宋臨川王義慶」或直接稱為「臨川王義慶」,就像明朝的寧王朱權可以稱為寧王權、清朝的醇親王載灃不必每次稱愛新覺羅· 載灃一樣。書法家大概以為這是一位籍貫臨川的王義慶先生,所以省略了臨川二字。

本來這樣的錯誤也算不了什麼,如今非文史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以至碩士、博士中不知有多少人還知道《世說新語》這本書,更不用說它的作者劉義慶。這位書法家或許沒有受過文史專業的訓練,而這種情況在書法界並非偶然。

因為比這還離奇的笑話還不少,例如我親眼在上海火車站軟席候車室的賣品部掛著一幅書法中見到「孫子雲」的寫法,以下是《孫子兵法》中一段話,顯然應該是「孫子云」。

要說書寫者完全沒有文化也未必,至少他知道中國的書法一般應該用繁體字,卻不知道作「說」解的雲字本來就是如此,不是「雲」字的簡體。

我絲毫沒有貶低這位書法家的作品的意思,從照片上看那段《世說新語》的確寫得不錯,頗見功力。就是那位「孫子雲」先生的字,雖不十分高明,比我這個發現他這一低級錯誤的人也強得多,至少是在書法上下過一番功夫的。

要是有書法評論家從他們寫的字本身來肯定他們的成就,我這個外行人就沒有發言權了。

問題在於這位評論者偏要從文化的高度評價書法家和他的作品,這就有點適得其反了。

我們不妨猜測一下:既然這位書法家不知道《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劉義慶,也不知道「臨川」就是南朝宋臨川王的簡稱,儘管他抄了《世說新語》中有關孔融的一段話,他怎麼能夠了解魏晉至南朝期間文人雅士的價值觀和生活情趣?如何能深刻理解這段話的含義?又如何能通過書法藝術來表達呢?

而這位評論家對《世說新語》的了解並不比書法家多,那他又如何看得出這幅字的形狀和筆劃以外的含義?如何能對這種「文化底蘊」做出評價呢?

葛劍雄:所謂「德藝雙馨」

這使我想到一些類似的例子:一些高明的評論家堅稱「書如其人」,一直肯定趙孟頫、董其昌的書法格調不高,因為趙氏以宋朝宗室而出仕元朝,董氏橫行鄉里為清流不齒。

但我不明白,難道趙氏的書法作品在出仕元朝的前後發生過本質性的變化嗎?難道董氏在沒有得勢之前寫的字格調就比較高嗎?如果真是如此,難道他們兩人的一生命運早已安排好了嗎?

又如宋徽宗趙佶獨創的瘦金體以及他創作的工筆花鳥,實在稱得上藝術高峰,卻看不出有什麼亡國氣象。而近人于非闇雖學得惟妙惟肖,總缺少原作的神韻。

古今中外都有那麼一些絕頂聰明、多才多藝的文人,為後世留下了雋永的詩文、高尚的格言、嚴肅的論說,而本人的行為卻完全相反,甚至卑鄙污穢。

但如果你不知道他們的為人,就不能不佩服他們的作品。實際上,這些作品的一部分的確已被當作人類文明的瑰寶而流傳。

我說這些話,並不是主張不要考慮作者本人所作所為的因素,但首先應該就事論事,就書法而書法,就藝術而藝術,不能先入為主,採取因人而異的標準。

人與作品都好,能達到「德藝雙馨」的境界固然最好,萬一德方面有缺陷,也不能因人廢藝,或因人廢言。另一方面,也不能由藝及人,掩蓋人的缺陷或醜惡,甚至加以美化。

對藝術的評論,切忌在蓋棺論定的基礎上,捕風捉影,將人的優點或缺點硬落實在作品上。

就拿前面那位評論者來說吧,如果認為那位書法家的字寫得好,就直說好在哪裡,大可不必打文化牌,非要提高到中華文明的高度。

其實作為一種藝術,一個人的天賦也有起很大作用的,沒有什麼文化的人也可能寫出很好的字。非要說他懂多少文化,自己又沒有把握,難免不鬧「王義慶」這樣的笑話。

-end-

本文選摘自:《天人之際》葛劍雄 著,九州出版社

葛劍雄先生是歷史學者,其視野涵蓋中外、跨越古今。本書中他回憶往事,書寫歷史變遷,探討語言文化,甚至直論時人時事,無不站在歷史與現實的時空軸上,微言大義,智慧動人。其獨到的眼光與深切的關懷同時兼具,優美的文筆與深刻的思想融於一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底片 的精彩文章:

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愛情:相知極深,相愛也極深

TAG:底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