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不可以只是盲目牛飲,關鍵還得知道什麼是「茶文化」!
黑白茶文化
傳遞茶道文化,認識喝茶養生微信號:XinXueCiHang
茶的故鄉是中國,據說中國人飲茶,可以追溯到神農時代,到現在至少也有四千七百多年歷史了。中國茶文化,其實就是制茶和飲茶的文化。作為中國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這件事在中國,由古至今都是非常普遍的。中國茶文化歷史悠久,博大精深,不單只是體現在物質文化的層面,還體現在精神文明的層面。其實會種茶、飲茶不等於有了茶文化,茶文化形成的前提條件,還必須有古代文人的參與。唐代的茶聖——陸羽撰寫的茶經,可以說是吹響了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號角。從那時候開始,中國茶精神就滲透進了古代宮廷和社會的方方面面。《茶經》系統地總結了唐代,及唐代以前的茶葉生產和飲用的經驗,並提出了精行儉德的茶道精神。中國人飲茶,最注重的就是「品」,「品茶」不只是說去鑒別茶的好壞,同時也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的意思。
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品茶」不但是鑒別茶的優劣,也帶有神思遐想和領略飲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壺濃茶,擇雅靜之處,自斟自飲,可以消除疲勞、滌煩益思、振奮精神,也可以細啜慢飲,達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華到高尚的藝術境界。品茶的環境一般由建築物、園林、擺設、茶具等因素組成。飲茶要求安靜、清新、舒適、乾淨。中國園林世界聞名,山水風景更是不可勝數。利用園林或自然山水間,用木頭做亭子、凳子,搭設茶室,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供人們小憩,不由意趣盎然。中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很重禮節。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當有客來訪,可徵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適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隨喝隨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致,水溫適宜。在飲茶時也可適當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茶葉從1949的年產7500T發展到1998年的60餘萬T。茶物質財富的大量增加為中國茶文化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個以宏揚茶文化為宗旨的社會團體--「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陸羽茶文化研究會」,1990年「中國茶人聯誼會」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國茶葉博物館在杭州西湖鄉正式開放。1998年中國國際和平茶文化交流館建成。隨著茶文化的興起,各地茶藝館越辦越多。國際茶文化研討會已開到第五,各省各市及主產茶縣紛紛主辦「茶葉節」,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節、雲南的普洱茶節,浙江新昌、泰順、湖北英山、河南信陽的茶葉節不勝枚舉。都以茶為載體,促進全面的經濟貿易發展。


TAG:黑白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