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恩惠不在大小 在乎危急之間

恩惠不在大小 在乎危急之間

恩惠不在大小,別人有急難時,趕緊去幫助就行。這是仁者之言。

什麼叫作救人危急呢?患難顛沛的事情,在人的一生當中,都是很難避免的。倘是偶然碰到這種人,「如痌瘝之在身」,『痌瘝』是毒瘡,人身上生了毒瘡,你就知道多痛苦。應該要看他的痛苦像在自己的身上一樣,趕緊想方設法地解救,他有什麼被人冤枉、誹謗、陷害、壓迫的事情,我們幫助他,能夠發一言替他伸冤,幫他申辯明白,或是用各種方法救濟他的困苦。如何來幫他解救?

宋朝的周必大,曾經負責管理杭州的和劑局。和劑局屬太傅寺,是掌管配製藥品出賣的官府。有一次和劑局著了大火,五十多人因事故被逮捕入獄,等待判處死刑。

這個時候周必大問獄中的官員:「如果大火是由官員引起的,會怎麼判罪?」獄吏回答說:免官為民而已。

周必大就承認這次火災是自己造成的,由此救了五十多人的性命。

他自己卻被罷官回鄉,中途他順便去看望自己的岳父。那一天,大雪紛飛,岳父家的童子正在庭院里掃雪。頭天晚上,岳父夢見「掃雪迎宰相」的情景。當他看到周必大回家,岳父就嘆氣說:「今日掃雪,只是迎一個被免官的人罷了,哪裡是掃雪迎什麼宰相。」

周必大回家以後,刻苦地讀書。後來參加宏詞科的考試,進京就住在一個班直的家裡,班直就是皇帝的衛兵。

有一天,房主拿了一本小冊子從外面回來,周必大借來觀看,這是一本鹵薄圖,鹵薄圖就是天子車駕的次第圖,他全部抄寫下來,記在心裡。萬萬沒想到考試正好出了這一題,他因此考中了宏詞科。後來官至宰相。

范仲淹在越州做知府的時候,有個人在做官期間去世了,此人的孩子還很小,家裡貧困沒有錢,回不了家鄉。於是,范仲淹就拿出自己的俸祿,替他們準備船隻,並且派部下送他們回鄉。

臨走之前,范仲淹又寫了一首詩,交代說:路上如有關卡盤查,把我這首詩拿給他看。詩中寫道:「十口相依走河川,來時暖熱去凄涼,關津不必問姓氏,此是孤兒寡母船。」因為范仲淹的幫助,這家老小才得以順利地返回了家鄉。

范純仁是范仲淹的孩子,在他掌管慶州的時候,有一年鬧饑荒,餓殍滿路。范純仁請發常平的大米救濟災民。郡官認為必須上奏才可以發米。

范純仁說:人不吃就要死,上奏再發,濟什麼事。你們不必擔憂,有罪我來擔當。於是當天發米賑災,救活了無數的災民。後來范純仁官拜宰相。

文章選自中國佛學院廣行法師編著《可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行法師 的精彩文章:

佛陀說學佛的女眾若能調整好心態,便能得大自在

TAG:廣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