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史宴:此城被視為水國里的孤舟,保存著大量中古時代的華夏元素

文史宴:此城被視為水國里的孤舟,保存著大量中古時代的華夏元素

文/軒浩

廣東河源是三河之源,整座城市就像澤國中的竹筏一樣,因此被稱為「槎城」。河源處於諸水之中,雖是小城,景色卻相當出眾,不過更有價值的則是大量的客家文化遺存。

該內容為騰訊獨家合作內容,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客家古邑,萬綠河源」,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游,一個被水偏愛的古邑,一座由水築成的城市,山水勝境天人相得的廣東之腎。

先秦古邑,南越國龍興之地

1

「華夏泱泱,嶺南蒼蒼。客家古邑,源遠流長。秦皇置縣,趙佗開疆。中原兒女,南遷拓荒。」始皇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14年),秦朝將領策平百越,統一嶺南,置南海郡,東江上游,縣治龍川。

秦攻百越

穿越兩千餘年的時光,我們依然能被他當年金戈鐵馬,氣吞嶺南的威勢所震懾;丈量兩千餘里的足跡,我們仍舊能追隨著他那時一路南下,橫踏南越的平定之路。說起河源歷史總是離不開一個人,被稱為嶺南開發第一人的人,正是他,來自河北正定的南越王趙佗。

追溯河源歷史,先到龍川再尋佗城。2200多年歷史的河源市龍川縣佗城鎮,才是趙佗興王發跡之地,也是秦漢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交融之地,又是歷朝歷代以來東江上游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重鎮。

4.1萬人的佗城鎮居然存在著179個姓氏,古城最繁華的百歲街不足500米,集中了10餘間宗族祠堂,號稱「中華姓氏第一村」,這179個姓氏也揭開了2000多年前秦朝50萬南下大軍究竟下落何處的這個「千年之謎」。

龍川縣佗城鎮

趙佗任龍川縣令,築城闢地,他為防範越人反抗,極力安撫民眾,採取「和輯漢越」方針,勸導南下大軍與越人通婚養兒育女。

為穩定軍心,他「以為士卒衣補」為由上書秦始皇從中原派遣未婚女子到嶺南,這些支援邊疆的女子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文化和農業、手工業技術,為嶺南地區的文明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另有一批遷來嶺南的是朝廷重農抑商打擊的對象——「賈人」,即是如今的商人,因此嶺南人經商血統也是有根有據。

南越王提倡漢越通婚,尊重越人風俗,極大地促進漢越融合,嶺南和睦發展。

「興王之地」古龍川也成為趙佗播撒中原文化,開發嶺南的試驗田,也為南粵接納中原文明、融合於中華民族奠定了紮實的根基。沒有趙佗,沒有河源龍川,華夏民族的版圖仍將有待紛爭。

正當楚漢之爭,劉邦項羽爭霸天下之時,時任龍川縣令的趙佗被病重的南海郡尉任囂召來,並頒布任命文書代行職務,在病榻上面授機宜,並囑咐他「秦政無道,中原擾亂,番禺,負山險,阻南海,東西數千里,頗有中國人相輔,此亦一州之主也,可以立國。」

「五嶺北來峰在地,九州南盡水浮天」。公元前208年,任囂去世,趙佗接任南海郡尉後,按照任囂生前面授的策略,立即命人封鎖了五嶺上所有的交通要道,同時把郡內忠於秦朝的官員殺的殺,撤的撤,全部換上自己的心腹,著手割據嶺南,派軍駐紮各處險隘,嚴防秦軍南下。

南越建國

待其羽翼豐滿時,公元前204年,趙佗正式公開建國稱王,自封為「南越武王」,就這樣,一個南到越南中部及海南島、北達五嶺、東臨大海、西至滇黔桂交界處的南越國就誕生了,國都設於番禺(今廣州)。

客家淵源,嶺南文化發祥地

2

河源位於粵東北山區,北連江西,是入粵的第一站,也是嶺南承接中原文化的重要通道之一。此後,凡遇中原戰亂,都有一批批的移民進入嶺南,所以中原移民文化是客家文化的主體。

歷史上的每一次人口遷徙,客家先民或沿著東江水域一路南下,或翻過九連山脈移居嶺南,這些南遷之民與當地土著民族相互同化,形成了大量聚落與城鎮,逐步形成了客家文明。

舊石器時代,嶺南地區有人類活動,但在秦朝之前,只是「化外之地」「瘴癘之鄉」,當地著民「刀耕火種」「穴居野處」,與黃河流域、中原地區相比,文明程度仍屬於相當落後的蠻夷之地。

秦末趙佗入主嶺南後,中原地區的文化才進入,嶺南地區的文明才得到了開發。趙佗在開發嶺南、傳播文明方面,也是引導嶺南百越部落從原始社會迅速走向文明時代的文化先驅和偉大政治家。

廣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構成了漢族嶺南文化的主體,而客家文化則是嶺南最富含中原元素的一種文化,與廣府文化和潮汕文化有一定差異,它繼承了中原地區最為正統的漢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越民風俗。

傳奇的客家文化

客家先民來自黃河流域,根在中原、花繁五洲,扶老攜幼、翻山越嶺,輾轉南遷,遠離故土。離鄉別井、客居他鄉的大部分客家先民只能紮根在南方的窮鄉僻壤、邊遠山區,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披荊斬棘、艱苦創業,開闢客家新天地,鑄造了堅韌不拔的客家精神。

「硬頸精神」正是烙在客家人骨子裡的靈魂,「硬頸」是一種源自客家人內心的倔強和不屈不撓,是一種不輕易服輸的韌勁。

古代的客家人為了改變命運,改善生活,志在四方,從中原遷徙到嶺南,漫長的南遷過程中把中原燦爛的文明帶到南方播衍而不被當地的土著同化,保持著自給自足、特立獨行的氣質,如今的客家人也秉承了這種敢為人先,開拓進取的精神,但同時保守和排外則是歷史遺產的一體兩面。

客家話被認為是最不應該消失的方言,因為其擁有最遠古的漢語音,保留了大量的古詞語,也繼承了古代漢語的特徵。用客家音誦讀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比現在的普通話念起來更加押韻,韻腳分辨得更清晰。

河源客家語口音較多,不同縣或同縣不同鎮之間口音差別較大,因地處梅州市與廣州市之間,河源話受正統客家話及白話(廣州話)的影響較大。

當前客家話的情況不樂觀,隨著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的頻繁,客家話的使用也越來越少了,客家人口中相傳的客家童謠已經極少人能誦唱了,作為中國語言的活化石,卻有資料顯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

圍屋是客家人最別具一格的民居,以宗親為單位群居,建築風格既結合了傳統客家古樸遺風,又順應嶺南的氣候條件。

客家圍屋

從南越國到現在的客家地區,客家人依舊保留著自己特有的建築特色,既傳承了中原地區漢族文化的民居精髓,又不斷創新讓客家建築的造型更加獨特,單體式建築之龐大令人震驚。

客家先民的生活環境和習慣造就了客家菜略微偏肥,偏鹹的口感,山區高強度的勞作又缺乏葷食,所以肥膩點的食物更充饑。「吃在客家,咸是一絕」之說是因為糧食不足,煲成的粥水多米少,菜咸適合送粥。

釀餡菜是客家常見的烹飪方法,以釀豆腐為代表,客家人南遷時因回味北方的餃子,而嶺南稻多麥少,盛產黃豆,客家先民便將豆腐作為餃子皮釀進肉餡。

客家美食

「一日三餐歌傍飯(送飯),夜夜睡目(覺)歌貼頭。」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頭文學,語言樸素生動,歌詞善用比喻,韻腳齊整,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客家歌謠,長短不定,內容簡短,韻腳多變,節奏輕快,琅琅上口,小時念熟,到老不忘,內容富含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呈現了客家人生活的點點滴滴。

客家人是一群背井離鄉,遷徙千里的族群,長期客居他鄉的客家人對於故土的思念超越了漢民族的其他民系。圍屋呵護了客家先民在他鄉的繁衍生息,也圍住了客家人的鄉愁與眷戀;客家菜里釀的不是餡,更是濃濃的客愁鄉夢。

萬綠河源,兩江環抱水源地

3

河源,古時以「縣東、北三百里三河之源」得名,別稱「槎城」。三河之源,竹筏縱橫,「槎」為筏也,有筏必有水,槎城之水即為東江和新豐江。兩江在槎城東北面環繞並交匯,令這座城市宛如水中竹筏,更讓萬綠河源好似碧水上的翠玉。

河之源,水之城,從河源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三河匯合地,山水匯聚處,正是廣東最重要的生態屏障和飲用水源地,坐擁華南第一大人工湖——萬綠湖,為珠三角供應優質水源。

萬綠河源

碧波萬頃的萬綠湖是河源的標誌,因其四季皆綠,處處皆綠而得名,河源人像保護自家花園一樣保護著萬綠湖。萬綠湖總庫容139億立方米,集雨面積5734平方公里,pH值在7.0—7.5之間,是有益健康的弱鹼性水,是農夫山泉水源基地之一。

萬綠湖水質純美、水性恬美,幽綠山林湧出的湖水天然無污染、清澈又純凈,達到國家一類地表水標準,可直接飲用。客家豆腐、客家釀酒為何如此鮮甜醇香,正是因為幸福的河源人有一壺那麼令人羨慕的「中國好水」。

「勒緊褲帶護生態,保一泓湖水清流」,河源雖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但始終不忘自己作為生態屏障和重要水源地的使命,拒絕重污染工業項目,堅持「不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的發展戰略,實是難能可貴。

讓一湖凈水變成「液體黃金」,是河源全市人民多年的願景和期盼。河源將以「優水優用,好水共享」的理念,做大做強「水文章」,將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激活河源綠色發展、生態崛起的「水動力」。

一座因水而生的城市,還擁有豐富的礦泉水資源。龍川礦泉由地下3000米深處的斷裂層自然噴出,富含十多種礦物微量元素,具有鹹鹹的獨特口感。河源不僅坐擁華南最大水缸,還有兩瓶水,一瓶是甜甜的萬綠湖水,一瓶是鹹鹹的霍山礦泉水。

一座以水為傲的城市,還蘊藏著優質的溫泉資源。現已探明的溫泉有六七十處,遍布河源五縣一區,既有極具特色的溫泉度假村,也有原始天然的野溫泉。各處溫泉均負含氧離子,氣息純凈,大自然靈韻水澗。

夜幕降臨,音樂響起,燈光亮了,江中一道169米的水柱直衝雲霄,氣勢磅礴,蔚然壯觀,顯示出欲與天公試比高的氣派。河源新豐江噴泉為亞洲第一高噴泉,直噴、水簾、水浪等姿勢不斷變幻,婀娜多姿,絢爛多彩。

河源新豐江噴泉

小城市民,漫步水邊,流光溢彩,觀賞著這個集水域壯美、水質純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四美於一身,聲、光、水、色於一體的噴泉,可謂是「此景天庭未常有,今日卻到河源來」。

地球的把生命之源留在了這裡,讓他成為一座飄蕩在水中的城市,人民質樸的生活總是與水密不可分,愜意怡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宴 的精彩文章:

文史宴:王莽是怎樣從儒生變成政客的

TAG:文史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