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可以改變的!

《了凡四訓》告訴我們: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可以改變的!

《了凡四訓》這部書,對末學的意義非常大。雖然自己從上高中的時候,就喜歡讀儒、道、佛的書籍,但那卻是外行看熱鬧,並沒有深入進去,只是在外圍遊走,一直不得其要領和精髓。自從讀了《了凡四訓》這部書,才豁然大悟,把自己前三十年的人生經歷,看得格外透徹明了,從此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心浮氣躁,人生觀才有了一個徹底的改變,也從此開始正式皈依佛門,開始學佛。

這部書雖然不是儒、道、佛三家的經典,只是一部家訓,但是它對我們領悟儒、道、佛三教的核心思想,卻有著這非常大的幫助;對我們樹立積極正確的人生觀,有重大的意義。當年印光大師在世的時候,極力推廣這部書,印光大師是佛門大德,凈宗一代祖師,為何放著佛經不去流通,大師卻極力流通這部書呢?一定有他的道理。

這部書的內容是了凡先生教導兒子的四篇家訓。了凡先生是明朝嘉靖年間的人,距今四百多年,離我們不算遠。了凡先生在這部書里,詳細介紹了自己通過二十年的改過自新、斷惡修善,終於改變命運的事實經過,為我們樹立了改變命運的榜樣。那具體過程是怎麼樣呢?我們簡單介紹一下:

了凡先生童年喪父,與母親相依為命。母親讓他棄學學醫,一來可以養家糊口,二來也可以救世濟人,這也是他父親的心愿。

在十五歲的時候,了凡先生在慈雲寺遇到一位老人,相貌魁梧,鬍鬚很長,氣度不凡,了凡先生對老人生起恭敬心,就前去敬禮。這個老人告訴他,你是做官的命,明年就能考取秀才,怎麼不去讀書呢?他就把母親讓他棄學學醫的緣故告訴老人,並請教老人貴姓。老人告訴他,姓孔,雲南人,是宋朝邵康節先生的傳人,從定數上看,他的《皇極經世書》應該傳給了凡了。

了凡先生就把孔老先生領回家裡,告訴母親。母親告訴他,要好好招待老先生,先試試他算的靈不靈。後來一試,果然很靈,於是就對老先生有了信心,就跟表兄商量,到郁海谷先生那裡上學去了。

上學後,孔先生就為他推算,說明年縣考秀才是第十四名,府考是七十一名,提學考是第九名。第二年了凡先生十六歲,一年三次考試,全部應驗,結果和孔先生所算完全相符。這才真正相信命運。於是向孔先生請教自己一生的禍福吉凶,孔先生就把他的一生命運,都詳細告訴告訴他,比如某年參加考試第幾名,某年可以補廩,某年當貢。在出貢後某一年,會當選四川大尹,在任三年半後告老還鄉。五十三歲八月十四日丑時,壽終正寢,可惜命中無子。

從此以後,凡是遇到考試,成績結果都不出孔先生所算之數,絲毫不差。唯獨一次說他當廩生的時候,領國家九十一石五斗米糧食,就能從廩生升到貢生,這次出了點差錯。因為在他領廩米七十餘石的時候,屠宗師就批准他補貢生了。因此了凡先生開始有了疑慮。

後來屠宗師批准他補貢生的文件,被代理提學的楊先生駁回,不准他補貢。就這樣一直到丁卯年,了凡先生三十歲的時候,才被批准補貢,這時他的廩米正好領到九十一石五斗,孔先生算的一點沒錯。

從此他完全相信命運了,心也定下來了,妄念沒有了,真正做到無欲無求了。

第二年,了凡先生去南京棲霞寺訪問雲谷禪師。雲谷禪師是當時佛門大德,十九歲參學,尋師訪道,開悟之後,專修苦行,潛心修道。

大師接待客人有個特點,就是一句話都不說,先給你一個蒲團讓你打坐。了凡先生去參訪,跟雲孤大師在蒲團上對坐三天三夜,誰也不說一句話。

三天後,雲谷禪師說:凡夫之所以不能成為聖人,就是因為妄想、分別、執著,心定不下來。你能靜坐三天,也不起妄念,是什麼緣故?

了凡先生告訴他,我的命運被孔先生算定了,生死有命,皆有定數,即便有妄想,也沒什麼用處,因此心就定下來了。

雲谷禪師聽完哈哈大笑:我本來以為你是個英雄豪傑呢,原來還是一個凡夫。這了凡先生就問了,為什麼這麼說呀?

雲谷禪師就說,人只要起心動念,就有命運,什麼人能超越命運?就是沒有妄念的人,這才是英雄豪傑,不被命運束縛。然後就舉了幾個例子:極善的人,天天行善,他的福報就日日增長;極惡的人,一直在折損福報,這兩種人的命運就算不出來。你現在被他算定二十來年,豈不是凡夫?

了凡先生就問雲谷禪師,那怎麼改變命運呢?雲谷禪師和了凡先生聊了很多,我們簡單總結幾句:

一,命由我做,福自己求;

二,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三,反躬自省,心向內求;

四,改過向善,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五,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六,《易經》教人「趨吉避凶」,若天命有常,吉何可趨?何可避?

這算是改命的基本原理吧,要想改命,就得先從改過開始。了凡先生是中下根性的人,所以雲谷禪師有教給他改過的方法——「功過格」,用來將每天做的好事以及過失都記錄下來,看看一天到底是善多還是惡多?最初肯定是善惡混雜,甚至惡多於善,但只有自己提高警覺,堅持努力,日久以後,也會做到純善無惡,改過就成功了。

了凡先生知道了命運可以改變,很高興,他也不願意做凡夫。本來他的號叫「學海」,從接受雲谷禪師教誨開始,改號叫「了凡」了,就是要超越命運,不再做凡夫。

從此以後,了凡先生煥然一新,自己都感覺與以前不同了,每日戰戰兢兢,時刻保持警惕的念頭,一天也不敢再放任自己,唯恐有惡念、惡言、惡行,從前遇到有人憎恨、討厭、嫉妒、毀謗他,他還會報復。現在他不報復了,心地平靜了,能夠包容別人,肚量慢慢拓開了。

到了第二年,禮部科舉考試,孔先生給他算的名次是第三,他卻考了第一,名次就不準了。四十七歲的時候,還生了第一個兒子;五十二歲中進士;孔先生算他五十三命終,但他為兒子寫這部《了凡四訓》的時候,已經六十九歲了。所以說了凡先生是一個成功改變命運的榜樣,我們都應當向他學習。

末學只是簡單介紹了一下,其實《了凡四訓》這部書,講的改過方法非常詳實,全文分四篇:一,立命之學;二,改過之法;三,積善之方;四,謙德之效。不但詳細介紹了改變命運的原理、方法,還列舉了很多案例,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學雜談 的精彩文章:

女性在經期時,能去寺院上香禮佛嗎?大德高僧是這樣開示的!
參加各種聚會,還是陪伴家人?

TAG:國學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