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美國人稱他一人堪比十個軍,生前隱姓埋名,中國真正的英雄

美國人稱他一人堪比十個軍,生前隱姓埋名,中國真正的英雄

(文/依然鳴人)2019年1月16日,是一個令全中國人民都非常悲痛的時刻,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在北京逝世,永遠離開了我們,中國最閃亮的科學之星就此暗淡。在於敏的一生中,還有兩個最重要的時刻。一個是他的出生日期,是1926年8月16日。另一個時間是1967年6月17日,那是中國第一顆氫彈順利爆炸的時刻,這也是于敏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成就。

于敏和鄧稼先,錢學森一樣,都是我們國家的兩彈元勛。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世界各大強國的核武器威脅。于敏受國家指定,積極投入到了氫彈的研究中去,並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氫彈是核武器的一種,威力巨大。人們形容炸彈的威力時,通常用等威力的TNT的質量來表示。當年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的原子彈小男孩的威力是1.3萬噸的TNY,而沙皇氫彈,也是世界上最大當量的彈頭,它的威力能夠達到5000萬噸TNT。與氫彈相比,原子彈可真就是個小男孩了。

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發展氫彈是我們國家迫在眉睫任務。在中國之前,已經有三個國家發明出了氫彈。面對眾多強國核武器的威脅,我們國家立刻派于敏主持發明氫彈的任務。和我們國家其他一些有名的兩彈元勛相比,于敏最大的不同是,他幾乎沒有去國外留過學,是北大的一名畢業生,也是正宗的國產科學家,這在當時的中國可是非常難得的。在那個年代的中國,教育非常落後,北大也並不像現在這樣,沒有先進的實驗室,沒有先進的設備,也沒有關於研究氫彈的書籍和資料。在當時的那個年代,凡是在中國做出一點成就的科學家,幾乎都是從美國學成而來的。而于敏只是一個接受中國教育的科學家,卻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勤奮,躋身到了兩彈元勛的行列。

當時于敏接受發明氫彈的任務時,其實是有一點考慮的,因為于敏研究的方向是原子彈。而且已經做出來了一點成就,畢竟研究了那麼多年的原子彈,也發表過一些很著名的文章。但此時國家發明氫彈的任務迫在眉睫,于敏也顧不了那麼多了。和自己個人的榮譽相比,國家的大事才更重要啊。于敏放下了之前在原子彈上的研究,轉身投入到氫彈的研究上去了。

畢竟在當時是特殊時期,中國和蘇聯關係破裂,而美國也在想方設法的遏制中國的發展。如果知道中國要發明氫彈,西方國家肯定是不會那麼順利的讓中國進行研究的。於是于敏便過上了隱姓埋名的生活,從此不問世事,一心研究氫彈。

在當時那麼落後的條件,于敏能夠發明出氫彈,最大的原因是于敏的刻苦努力。于敏曾三次累倒在工作台上,而且這三次都十分接近死神,不過幸好於敏都堅持了下來。而且於敏還有著異於常人的記憶力。當時,中國的計算機非常落後,但是想要找實驗規律和核對模型的資料都是要靠計算的。而于敏就是憑著自己超強的記憶力,完成了一系列複雜的計算,最後做出了完美的模型。

中國有今天的成就,這些老一輩的科學家是功不可沒的。我們在享受今天幸福的生活時,更要多想想這些為了我們奉獻一生的老一輩科學家,他們是真正的英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鐵血軍事 的精彩文章:

子彈為何不經過淬毒呢?做到一擊必殺不好嗎?原理恍然大悟
接連兩次,美國向歐洲空投8枚氫彈!1人遇難,1枚至今未找到

TAG:鐵血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