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經的于丹熱怎麼涼了?是國學遇冷還是于丹搞壞了國學?

曾經的于丹熱怎麼涼了?是國學遇冷還是于丹搞壞了國學?

于丹,在中國的國學圈子也曾經是一姐級的人物,和曾仕強、王立群等國學大家可以並肩,難分仲伯。但時過境遷,如今曾仕強先生已經仙逝,王立群還活躍在公眾的視線,時不時的會去做個節目評委,而于丹則徹底的涼了,開始變得冷寂,為什麼于丹熱涼了,甚至很多開始罵于丹,罵她誤讀國學誤人子弟,是國學遇冷還是于丹搞壞了國學?

其實,最近幾年,國學非但沒有遇冷,反而迎來了春天,國學和傳統文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傳統文化的復興被提升到了戰略高度,越來越多開始讀孔孟老莊,讀周易,讀鬼谷子,在從古聖人的文字中汲取營養和智慧。而于丹熱之所以變涼,我想大概是出於以下幾點原因:

一、空洞無物,牽強附會

空洞無物,牽強附會是我給她講論語的第一個總結。于丹的口才,夸夸其談和引經據典的本領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但是無論是聽她演講還是看她的書,都給人一種空洞無物的感覺。沒有思想的深度,只是在望文生義,也難怪越來越多的人不喜歡她。聽她講述論語,還不如找本《論語》,《莊子》自己研讀。

二、啰嗦,超級話癆

唐僧相貌英俊,心地善良,但很多人不喜歡,只因為他啰嗦,愛嘮叨,又偏執迂腐。于丹也有同樣的毛病,很淺顯的道理,她會反覆說,三言兩語就可以講明白的事情,她可以講半天,當然了,這也是一種能力。但是,大家時間都很珍貴,誰又願意去聽一個話癆在那裡東拉西扯呢?話癆本來就夠招人煩,日過再拉上孔孟老莊的名頭來忽悠人,那就不能怪別人不留情面把她哄下講台了。

三、不僅沒深度,而且沒態度

如果說于丹的演講和書沒有思想深度,也情有可原,畢竟有思想深度的人太少。但是,你看于丹的書,細心的話會發現,不僅僅是沒有思想深度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從這些文字中你看不出她對讀者所表現出的負責人的態度。文字句子結構混亂,邏輯不清,甚至有些語法都錯誤,動詞名詞形容詞詞性亂改。當然,對於於教授這樣的大名人,怎麼有時間去關注這些呢,這些書肯定都是她的助手編輯整理的!

四、巧言令色

于丹演講水平還是很厲害,隨便一個論點就可以旁徵博引,口若懸河講很長時間。再加上她刻意包裝出的形象、精心設計的話術,誇張的手勢和肢體動作,很容易讓人進入狀態,聽的雲里霧裡。但是,遺憾的是,她講的內容,不敢較真,如果去深究,就是漏洞百出。這樣的于丹,用孔子的話講就是「巧言令色」。

小結:

曾經的于丹熱怎麼涼了?是國學遇冷還是于丹搞壞了國學?以上幾點大概是于丹熱遇冷的重要原因。當然,于丹能登上百家講壇,能做一個名校教授,肯定還是有兩把刷子,但是大學教授潛心學術才是正道,而到處招搖也難怪會落到今天的無人問津。如今的國學和傳統文化復興,需要更多負責任的、有真材實料的人進行引導,而不是巧言令色的「忽悠」。

/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訊 的精彩文章:

TAG:道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