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慈禧雖受盡唾罵,但卻將這一「國粹」發揚光大了,我們都應感謝她

慈禧雖受盡唾罵,但卻將這一「國粹」發揚光大了,我們都應感謝她

徽劇則是京劇的前身。

在清代,自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 四大徽班陸續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了京劇。

1901年的時候,剛剛邁入新世紀的中國,陷入了一個多事之秋。八國列強的鐵蹄踏過中原,滿清統治者被嚇破了膽。值得諷刺的是,侵略和被侵略的雙方在中國的土地上,以截然相反的態度分別觀賞了一出我們的國粹京劇。

誰都知道,慈禧老佛爺愛聽戲,就算是被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趕出京城流落在外,老太后仍要每天看上一齣戲。彷彿,我們這個老佛爺一天沒有京戲看,她就會食宿難安。但是,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某天受到邀請,去戲院聽了一出京劇,在咚咚鏘鏘的皮簧大鼓裡,這位瓦德西將軍如坐針氈,好不容易找個借口脫身,生怕耳朵再受折磨。

可以說,後人對於慈禧太后的評價十分複雜。早些年,老佛爺始終被人視作喪權辱國的罪魁禍首,被釘在恥辱柱上諷刺批判。之後,隨著人們對慈禧的了解越來越深,慈禧在後人眼中的形象不再單調。近年來,很多影視作品中的慈禧太后頗具「正能量」,以此,向人們客觀展現了這位末代太后「不那麼糟糕」的一面。

當然,不論人們對此人的評價如何,慈禧太后的某些功勞還是不容忽視的。倘若沒有老佛爺,恐怕今天的京劇都很難有「國粹第一」的地位。

慈禧太后無疑是京劇的忠實粉絲,也是一個懂得京劇精髓的「伯樂」。封建時期的戲子地位頗低,被人視作「下九流」,正因有了慈禧這一「知音」,京劇才從上不得檯面的玩意兒,逐漸成為了碾壓其他表演形式的表演藝術。對於京劇,老佛爺最喜歡花部的亂彈二簧戲,且有意將這種表演形式「發揚光大」。

甚至,為了迎合老佛爺的口味,宮裡的太監們紛紛苦練唱腔,然而,這些業餘水平的表演如何能滿足太后的口味?慈禧覺得,太監們的演出水平太低,竟打破常規邀請民間伶人進宮表演。當時,有許多出名的京劇藝術家都收到了來自慈禧的邀請:王瑤卿、孫菊仙、楊小樓、譚鑫培、陳德霖等清朝京劇藝術家更是因此而得名。

慈禧太后雖然是非常喜歡京劇的,但是,她屬「羊」,所以,她在看戲時最忌諱提到「羊」字。到宮裡給她唱戲的這些京劇演員,是不能唱《變羊記》、《牧羊圈》這一類名字的戲。如果,戲詞有「羊」 字就得改。比如,玉堂春原詞是:「蘇三此去好有一比,好比那羊入虎口有去無還。」 為了避開「羊」 字,只得改唱:「好比那魚兒落網有去無還。」

慈禧十分賞識伶人,唱功絕佳的名角不但會獲得大量銀兩賞賜,有時,還會被老佛爺賜個一官半職,讓宮裡的太監十分眼紅。太后對戲子的態度非常優容,據在老佛爺身邊唱戲的名角說:「慈禧是非常和藹可親的。」相傳,慈禧太后生性涼薄,對人刻薄寡恩,從伶人們來看,這純屬子虛烏有的事,許多留存到現在的伶人回憶錄中,慈禧太后都是平易近人且隨和的。

長久被世俗看扁的戲子,他們何時享受過這種待遇?所以,當時的戲劇界對慈禧太后「投桃報李」,幾乎所有劇本里的太后形象,都是光彩照人且正氣凜然的。《法門寺》的劇本就是個例子:裡面不僅太后正氣滿滿,就連太后身邊的太監都是正面形象。

服侍過太后的女官德齡曾對人說過:「慈禧太后對京劇『瞭若指掌』,對劇目的了解甚至超過當時的新角,是個既愛戲又懂戲的忠實票友。」並且,太后經常把京劇里的故事講給身邊的宮女聽,就算在聽戲時,也不甘寂寞,經常會向身邊的人「劇透」京劇的內容和戲行的規矩。

實際上,京劇界在老佛爺的支持下邁出了關鍵性的一步。

起初,京劇的演出並不細緻,工唱的角只需捧著肚子從頭唱到尾,而工做的角就只管做動作翻筋斗。到了後來,外號「通天教主」的王瑤卿另闢蹊徑,唱做合一,將各種動作融入到唱戲中,十分生動形象。一時間,外界均對王瑤卿的做法嗤之以鼻,都說他唱得不地道,只有慈禧太后支持王瑤卿。在慈禧的倡導下,京劇邁入生旦挑大樑的嶄新階段。

老佛爺的肚子里雖然沒有幾滴墨水,雖說,慈禧在掌權後也找些名士大儒學習經史,但畢竟,已錯過了最佳的學習時間。可以說,真正給予慈禧太后教育的,是戲劇。

晚清時期,戲劇被慈禧帶入宮廷,雖說,京劇已成為「陽春白雪」,但是,畢竟此前很長一段時間京劇都是民間藝術,所以,在台詞里難免會有些鄉間俚語,思想內容也比較駁雜,既有對仁義禮智信的頌揚,但也有快意恩仇的江湖氣。由於,伶人常年在民間流離,所以,很多劇本頗為「反動」,對帝王將相有失尊重。

慈禧太后如此沉迷京劇,戲劇的內容難免會影響到她的思想,這也使她偶爾會在為人處事上帶有京劇中的「江湖氣」:

吳棠是個小官,一輩子沒做出過什麼大功績,在任期間奸懶饞滑,是個典型的昏腐小官。就因為在慈禧早年扶父之柩歸葬時,誤打誤撞送了一筆錢給她,等到慈禧成了太后,吳棠便成了太后身邊的紅人,位極人臣。

慈禧西狩期間,一行人倉皇逃竄,輾轉奔波抵達懷來縣,由於,路途顛簸,一行人饑渴交迫。懷來的縣令吳永煮了一大鍋粥,溫暖了老佛爺的味蕾,讓慈禧十分舒心。就這樣,在慈禧返京後,吳永平步青雲,任由政治場上風生水起,誰也參不倒這個曾對老佛爺雪中送炭的傢伙。

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慈禧太后深受戲劇影響,有了一身江湖氣。

縱觀光緒朝中興大臣,不論他們能力高低,作為如何,只要對清廷忠心,都會頂著一大堆官銜爵銜,就算去世了還會被追謚個封號。所有光緒朝的中興大臣中,最不受慈禧待見的就是郭松燾,在他出使外國後,再沒受到朝廷的重用。按理說這怪不得慈禧,只能怪郭松燾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以翰林的身份跑到蠻夷之邦做事,導致滿朝文武都說他親近洋人。

雖然,慈禧對他並不待見,但是,也只是冷落他一段時間,沒有立即重用而已。

細數歷朝歷代統治者,善待功臣的皇帝有那麼幾個,但是,對臣子知恩圖報的卻根本沒有。站在皇帝的角度來看,不論旁人對自己怎麼樣,都算不得恩人,天下人效忠自己是理所應當的。就算是表現優秀,勉強稱得上有恩的大臣,倘若有朝一日觸怒龍顏,那也得掉腦袋,否則,將天子的威嚴置於何處?只有在民間戲曲的「野路子」里,才會抨擊那些恩將仇報的統治者。

很明顯,慈禧太后從戲曲中吸取了前人的教訓,她學會了知恩圖報。

當然,江湖氣中不止有有恩,還有仇。老佛爺的眼裡恩怨分明,容不得沙子,倘若,有人辜負了慈禧,慈禧太后絕不會吝惜報仇的手段。

那麼,被老佛爺視作仇敵的又是何許人也呢?

筆者認為,就是經歷戊戌事件後的光緒皇帝。光緒皇帝是被慈禧「拉扯」大的,所以,老佛爺理所應當的認為自己對光緒皇帝有大恩。一手養大的孩子,竟聽信幾個外人的話,密謀逼宮,慈禧太后焉有不怒之理?冤有頭債有主,譚嗣同等人雖身陷囫圇擇日當斬,但是,「罪魁禍首」光緒皇帝仍「逍遙法外」,這是老佛爺不能容忍的。

慈禧想要廢掉光緒,但是,卻遭到朝中官員和洋人的反對終無法實現,慈禧太后始終難以釋懷。之後,陷入抑鬱的慈禧太后開始頻繁的讓伶人演一折《天雷報》,那麼,這一折講的是什麼故事呢?

就是一戶人家收養個孩子,孩子長大成人後高中狀元,狼心狗肺的狀元郎竟不認養父母,最後受報應被天雷劈死。慈禧看這齣戲的時候感覺頗為解恨,但是,仍覺不夠過癮,要求戲班子改劇本,將原本一對雷公電母加到五個,狠劈那恩將仇報的不孝子。同時,老佛爺要求狀元郎做小丑扮相。

面對這樣一折擺明了是諷刺光緒的戲,光緒還得陪著老佛爺從頭觀賞至尾,一遍又一遍的看,每次觀戲,還得從旁發表看法,認真悔過。

對於「不孝子」的怨恨,老佛爺直到死都未曾消卻。

光緒三十七歲生日那天,太后特地安排戲班子在皇帝過壽的前一天,演了一折《連營寨》。這齣戲講的就是關羽、張飛慘死,劉備為兩名兄弟報仇,不顧諸葛亮勸阻揮軍伐吳,最終被火燒連營的故事。劇情里有一段劉備為兩位兄弟哭靈的橋段,整個戲台上的伶人均穿著白色衣甲,氣氛十分陰沉。

按理說,皇宮中的戲碼也要講究時間場合,至少在皇帝過壽時不能演這種不吉利的戲。老佛爺安排這場哭喪戲,無疑是在詛咒光緒皇帝趕快駕崩。此時的光緒皇帝早已身染重疾,看完這齣戲後更是心情抑鬱,過了幾個月便駕崩了。

而此時,「大仇得報」的老佛爺,也在光緒皇帝死後的第二天撒手人寰。

如果說,一個普通人恩怨分明,可能算不上什麼缺點,但是,對於一個王朝的統治者來說,這樣做事未免有些幼稚。慈禧一生最大的敗筆在於沒能推動由封建王朝轉向現代社會的轉折,且在這一過程中因無知而失大節。

也許對慈禧而言,面前的形勢太新潮,日新月異的局面讓老佛爺措手不及,她最鍾愛的戲劇也從未給過她類似的啟發。

參考資料:

【《清宮二年記》、《德齡公主回憶錄》、《京劇的前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江山社 的精彩文章:

這批寶藏至今仍是個謎,曾有一個漁夫發現了它,但卻將其藏起來了
一座兩千多年的古城,列入中國統一版圖之後,現今成中國超級城市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