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最地道的中國情人節,關於「元宵節」的相思詩詞,唯這首最經典!

最地道的中國情人節,關於「元宵節」的相思詩詞,唯這首最經典!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作為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元宵節歷來受到人們的重視。

此外,元宵節還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一個浪漫節日,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為自己物色對象。可以說,元宵節是地道的中國情人節,是男女互表相思的節日,也是文人墨客歌詠的對象。而要說「元宵相思詩詞」,不得不提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這首詞的大致意思是,去年元宵夜之時,花市上燈光明亮如同白晝。與佳人相約在月上柳梢頭之時、黃昏之後。今年元宵夜之時,月光與燈光明亮依舊。可是卻見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淚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歐陽修這首相思詞,寫去年與情人相會的甜蜜與今日不見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話,饒有韻味。

上闋寫去年元夜情事。前兩句,寫元宵之夜的繁華熱鬧,為下文情人的出場渲染出一種柔情的氛圍。

最讓人尋味的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這兩句,情景交融,寫出了戀人月光柳影下兩情依依、情話綿綿的景象,製造出朦朧清幽、婉約柔美的意境。言有盡而意無窮,柔情密意溢於言表。

下闋寫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與燈依舊」與「不見去年人」相對照,引出「淚滿春衫袖」這一舊情難續的沉重哀傷。一個「濕」字,將物是人非,舊情難續的感傷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首詞,既寫出了情人的美麗和當日相戀時的溫馨甜蜜,又寫出了今日伊人不見的悵惘和憂傷。

寫法上,它採用了去年與今年的對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間形成哀樂迥異的鮮明對比,從而有效地表達了詞人所欲吐露的愛情遭遇上的傷感、苦痛體驗。這種文義並列的分片結構,形成迴旋詠嘆的重疊,讀來一詠三嘆,令人感慨。

歐陽修的這首詞,語言平淡,意味雋永,語短情長,形象生動,又適於記誦,被稱為經典,流傳甚廣。

讀者們,關於歐陽修的這首詞,你有哪些見解和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道 的精彩文章:

歐陽修,一篇「元宵節」詩詞,淺顯易懂,文辭雋永!

TAG:文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