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國學大師季羨林,專業知識可敬,學識才華可嘆,唯有一點遺憾

國學大師季羨林,專業知識可敬,學識才華可嘆,唯有一點遺憾

國學大師季羨林的一生,讓人羨慕,讓人尊敬,卻有一點是永恆的遺憾,連他自己也無法彌補。我們討論這一點遺憾,不是為了告訴大家人非聖賢,而是想要提醒世人,有些傷害一旦造成,或許終身難以彌補。

《繁華落儘是孤獨》記錄了季羨林大師的一生,從他兒時求學到晚年雜想,清清楚楚展現了一個人成長的路徑,以及生活經歷對一個人性格的影響。

一、書山有路勤為徑

季羨林大師的成就,可以說超過了現在許多大學的教授。他精通12國語言,是著名的文學家,一生成就卓著,讓人驚嘆。

他的這些成就,並非僅僅是天賦卓越,更離不開後天不懈努力。季羨林曾經在德國學習,預定時間只有兩年,他卻想要提前考博士。對於當時年輕的學者而言,考博士的難度不亞於登上珠穆朗瑪峰,更何況還是來自中國的學者。可終究,季羨林做到了。

他的生存環境比不了現在,曾經也經歷過戰亂。可就算戰亂波及,他對於學術的認真是無人能比的。那時他精神苦悶,擔心國家前途,可面對自己的學業,他同樣處處用心,哪怕顛沛流離也不肯輕易放下書本,並且最終成功畢業。

晚年的季羨林大師,90歲高齡,身染疾病,卻依然堅持在病房中寫作,不肯輕易讓時間溜走。正因為這種傻瓜般的堅持,季羨林大師對於自身專業的知識,是遠遠超過當時的同齡人,並且一步步走上最高層級。

書山有路勤為徑,這句古話從來都沒有騙人。很多人喜歡用戰術上的勤奮來掩飾戰略上的懶惰,可當你真正做到勤這個字的時候,老天也絕對不會辜負你。

二、論寫作,首先要多閱讀

季羨林大師的學識才華從來不用細說,單單他那本自傳式的《繁華落儘是孤獨》,便讓人讚嘆不已。真正的文化,從來不是辭藻的堆砌,季羨林先生最不喜歡用那些華麗的詞,可筆下的文字卻處處精妙,讓人讀起來欲罷不能。

他寫交際花「如魚得水」,寫高中校園「秀麗旖旎」,這些詞語看似華麗,可用在文章中卻恰到好處,沒有半點堆砌的痕迹。有人羨慕這種本事,便說這是天賦,殊不知這世界上一切的能力都可以習得,哪怕是寫作,也有常規可循。

有句話說得好,這個世界上太多的東西,都還沒有到要拼天賦的地步。很多人不願意付出,總是害怕自己吃虧,殊不知有些東西,你付出了便是付出了,一點一滴都是自己的收穫。季羨林的寫作功底從哪裡來?那些信手拈來的詩詞都告訴我們,靠閱讀和記憶。

人腦潛力開發不到10%,因此腦子從來不會越用越差,只會越用越靈活。那些最開始刻苦背書的人,以後的日子會發掘,自己背書越來越熟練,有些文章甚至只需要讀上一兩遍,便深刻地印刻在腦子裡。有人說這是天賦,殊不知這也是一次次訓練之後的結果。

如季羨林大師自己所言,平生「閑書」看得最多,種類也多,從來不曾體會到什麼害處。可見,多閱讀從來不會帶來害處,反而那些懶得閱讀的人,一生受其所累。

三、生平最大遺憾,來不及感受親情

季羨林先生的一生堪稱完美,可於他自己而言,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便是來不及感受親情。他很小的時候便離開了母親,算起來只在母親身邊待過幾天,此後一別便是八年。

寫作過程中,他常常提到母親,也感慨因為自小離家,童心反而受到了無形的阻礙,再也難以補救。他經常說自己是一個靈魂不全的人,因為缺少了母愛。他還說,自己也常常因為思念母親,而從夢中哭醒。他原本想要功成名就,再來好好照顧母親,可最終的結果卻是母親才活了40多歲便離世。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是他這輩子最大的遺憾,也永遠不能彌補。

他也提到過父親,也渴望父愛,可終究難以覓得。後來德國求學時,他在瓦爾德施密特教授身上感受到了久違的關懷,如父親那般。

或許因為童年父親母親的缺失,季羨林先生自己也難以逃脫這個噩夢一般的重複。他在德國求學十年,妻子在家養育孩子。在自己孩子成長過程中,他彷彿如陌生人一般。或許,這便是詭異的原生家庭,連季羨林先生也難以逃離。

80歲那年,季羨林先生反思自己,稱如果時光可以倒流,他寧可什麼也不要,只要陪在母親身邊。他說,親情的不順利會代代相傳,這是他此生最大的遺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貨二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魯迅買了北京四合院,兄弟絕交卻被迫搬出,不是不想爭而是無奈
民國岳父宋嘉樹,教子有方,要求兒女獨立愛國,男女平等

TAG:貨二喵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