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流浪地球》觀後感:體驗恢宏大氣的科幻場景感受至愛親情的溫度

《流浪地球》觀後感:體驗恢宏大氣的科幻場景感受至愛親情的溫度

一覺醒來,東方泛白,一輪紅日慢慢升起,打開太陽能熱水器,汩汩熱水流出來,洗把臉,走到陽台,種植的花花草草在陽光普照下旺盛生長,打開窗戶,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陽光的味道真好!陽光灑在身上暖洋洋的,抬頭仰望,萬米高空的太陽,明亮而刺眼,正無私的散發著光和熱,恩澤萬物……

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這免費的福利,早就習以為常了吧。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拚命掙錢討生活,誰會在意天上的太陽怎麼樣?你有多久沒有仰望星空,抬頭看看太陽了?你想過嗎,如果有一天太陽沒有了會怎麼樣?這不是危言聳聽,要知道,沒有任何東西是永恆的,太陽也一樣!


這個大火球也有燃盡的那一天,真到了那一天,也就到了世界末日了。

作家劉慈欣就是以太陽危機為切入點,想像在不久的未來,太陽加速老化,它內部發生氦閃,不斷膨脹,變成暗紅巨星,最終會吞噬地球……人類不甘坐以待斃,組成聯合政府,在全球主要大陸建造了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和轉向發動機,先讓地球停止自轉,再利用這上萬座發動機產生的強大推力推動地球逃離太陽系,億萬人類帶著地球尋找適合生存的另一個星系,這被叫做「流浪地球」計劃……我們的電影就是以大劉的《流浪地球》這本小說為藍本改編的……


看過的人都說片子很棒,不吝讚美之詞:「中國科幻片里程碑式作品」「非常震撼又感人的科幻標杆級作品」「首部被科技館收藏的電影」,更有人把今年稱為「中國科幻電影元年」……又一部現象級熱門影片誕生,一時間朋友圈,微博,網路等媒體大量報道,還上了熱搜,都說好看的不行,一定要支持國產科幻片崛起……我感覺要是不看都對不起這個假期,不看自己就out了。

話說今年電影春節檔競爭相當激烈,寧浩,周星馳,韓寒,成龍,沈騰,黃渤,王寶強……幾乎當今電影界的大咖都來了,都想從春節檔這個最好的檔期中分一杯羹……沒有大咖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沒什麼競爭力,僅靠作家劉慈欣,和不太知名的導演郭帆,起初不被看好,但生活往往比電影更精彩,「小破球」上映3天後力壓眾新片奪得日票房冠軍,其他幾部片子也確實不太給力,口碑平平。


目前「小破球」口碑發酵,引發熱議,帶來觀影熱潮,很多人都去買票看看這麼高的口碑電影究竟怎麼樣,很像以前《戰狼2》《紅海行動》《我不是葯神》等影片的觀影盛況。眾人拾柴火焰高,本片的票房一路飆升,國外也上映了,據說票房也很好,本片必將創造我國科幻電影的奇蹟。

現在的觀眾越來越理性,沒人再去給爛片買單,都是看口碑掏錢買票,電影的口碑時代正式來臨了。以前春節大家都喜歡看哈哈樂的喜劇,現在其他類型片,比如偵探片,軍事片,科幻片也能受到歡迎,只要片子質量好就不愁大賣。


  愛看電影而且尤其喜歡科幻電影的我自然不能錯過了,準備去看時發現網路上已經流出比較清晰的盜版,這才上映幾天啊,肯定會影響影片的票房,還有就是今年電影票價格比以前高了許多,擋住了一些想去看電影的人去貢獻票房,有盜版自然就不去電影院看了。

不得不說,很多國人目前依然是版權意識淡薄,認為影視書籍遊戲音樂等精神類產品不值得花錢去消費,總想享受免費的午餐,可是文化產品的創作者們也得養家糊口啊,盜版必定損害文化創作者的利益,掙不了錢誰還去創作啊?沒好作品我們欣賞什麼啊?最終受害的是我們自己。我國綜合國力上去了,國民素質還有待提高。


看特效大片當然要去影院了,imax或者Dolby Cinema是首選,我感覺看電影的網路版本和去影院欣賞差別很大,就像看兩個電影,除非你家有幾百平的大銀幕和專業級別的音響,關鍵是氛圍和儀式感,家庭不具備。我不富裕但是幾十塊錢還是掏的起的。

不廢話,去看看這部話題電影怎麼樣。到了影院,不愧是過年呢,相當熱鬧。男女老幼,人頭攢動,大廳的上座率也很高,「小破球」也是合家歡類型的了,呵呵。


  看完感覺:影片結束,我坐在座椅上沒動,過了一會兒心情才平靜下來。很振奮,很燃,又讓我淚流滿面。

富有想像力的硬科幻外殼下包裹的是中國人細膩的情感內核。影片在科幻的主題下加入感人至深的父子情,親情,對家的眷戀,對希望的堅持……這些人文關懷又讓影片更加豐滿。

影片放映完,後排有幾個觀眾看完鼓掌致敬,這種現象好久不曾出現了,我也受到感染,心情好激動。


  這是一部完全意義上的中國的科幻電影,中國作家的劇本,中國人導演並主演,中國特效公司製作,片中無數中國元素,很多中國人會心一笑的梗,中國地標建築,中國的家庭關係,中外混血兒張嘴就是流利的京片子等等,真的很親切,真不敢相信這是完完全全的國產片。

說起科幻電影,外國的經典影片如數家珍,提起國內的科幻片,能看的幾乎就是空白。幾年前聽聞大劉的《三體》要拍成電影了,我一臉的不屑:中國拍出來就把原著毀了。現在看到《流浪地球》的素質,感覺又燃起了新的希望,《三體》可期。


  本片想像力豐富,場面宏大,特效出眾,配樂大氣磅礴,蒼涼的末日氣氛使影片具有了史詩感,真的不輸當代好萊塢科幻電影。

影片的主題是回家和希望,非常主旋律。在面對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我方救援小隊顯示出果敢決斷,捨己救人的無畏精神;我國科學家,工程師們勇於奉獻,理科生都顯得那麼可愛;我們的航天員盡職盡責,識大體顧大局,為大家犧牲自我;末日來臨我救援小隊倡導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團結協作和集體主義精神,生死與共,命運相依,不放棄一絲希望等等這些,都深深感染了我。


  本片的配樂真是棒極了,科幻大片和恢宏大氣的交響樂是絕配!我覺得音樂有時候比畫面更有感染力。本片多處用到氣勢如虹的交響樂,時而鏗鏘有力,時而悠揚婉轉,抑揚頓挫,極具感染力的交響樂,很能烘托氣氛,令人非常振奮,情緒激動,聽得我光想哭,為了這震撼激昂的配樂我還要再看一遍。

影片結束後,有一段很好聽的片尾曲,很動感,很激情,配合小破球拖著長長的尾巴穿梭於小說的畫面,很酷!


  本片的設定就非常大膽,讓人腦洞大開。太陽系待不下去了,咱就帶著家園去流浪,尋找新的星系,敢於想像而又浪漫,也就極其眷戀家庭的中國作家想的出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住在這裡,對這片熱土非一般的熱愛,我們中國人常說故土難離,落葉歸根,死了也要埋在家鄉,很多古代傳說,比如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等,都是要表達家再不好,修修補補也不能說放棄就放棄;要是換成美國人來拍,估計就是乘坐飛船逃離了,因為美國是移民國家啊,崇尚獨立自主,家庭觀念比較淡。


  還有體積龐大,攜帶地球人類受精卵,基礎農作物種子和物種基因庫,以及地球文明數字資料的空間站……地球和木星因為引力產生的「藕斷絲連」,上萬座11公里高的行星發動機,有點賽博朋克的地下城市,人們的食物是蚯蚓干,零下84度的嚴寒天氣,城市被洪水湮沒凍結成冰,北京CBD,大褲衩,上海明珠塔,地球上看天空是碩大而美麗的木星……好酷的設定。


開頭有個長鏡頭很贊,從一輛運載車開始,鏡頭拉遠,數量正在施工的挖掘機,越過搭建的鋼鐵架子,巨大的採礦現場,繼續往上推進,穿過大峽谷,鏡頭移到高聳入雲的行星發動機,到達燃燒的頂端,順著藍色的光束衝出大氣層,來到浩淼的太空,構造精密,體積龐大,宛如巨大鐘表的領航員國際空間站從眼前駛過……直接把觀眾帶入到未來。


  先進的領航員空間站內,中外航天員在交流,人工智慧moss有著萌萌的「大眼睛」,窗外的木星幽靜而美麗,太空休眠倉已準備好……從太空看我們的地球,一半黑暗,一半光亮,無數小藍光推著它前進,好美好浪漫!巨大的木星近在咫尺,整個星球被黃色,紅色,棕色的花紋覆蓋,尤其那隻巨大的「死亡之眼」風暴,很美,好像一幅抽象畫……


五千米的地下城,聚集了只有抽籤才有資格在這裡生存的人們。地下城完全按照地上來建造的,飯館,酒吧,賣串的小攤一應俱全,但是空間狹窄,逼仄,燈光暗淡,人流擁擠,熙熙攘攘,人聲嘈雜,空氣中瀰漫著混濁的氣味。中國特警混在人群中,防止發生騷亂,呵呵……


  此時正是中國農曆大年初一,地下城比平時熱鬧了許多,很多國人才熟悉的中國特色現象:包餃子,貼福字,打麻將,舞獅子,小霸王遊戲機,魂斗羅,黑市裡中國特色的身份造假,小情侶旁若無人當街大聲打情罵俏……人們歡聲笑語,一片祥和的過年氣氛。


  主人公兄妹騙了一套外骨骼的防護服,和人群一起坐電梯來到地面上。打開門,一道亮光直射眼睛,氣溫驟降至零下84度,凜冽的寒風夾雜著雪花撲面而來,門上的福字迅速被冰凍,蒙上一層雪花。

放眼望去,地面上白茫茫一片,看不到人類建築,到處是冰雪覆蓋,雪花紛飛,人們都穿著重重的防護服,很多重型卡車穿梭不停,運送著地球發動機的燃料……一股濃濃的重工業硬科幻味道,末日的滄桑感,廢土氣息撲面而來。這種科幻片的氣質,我們中國拍出來了,為中國電影人驕傲。


  感動我的劇情有兩處:一個是地球已經錯失逃離木星引力的最好時機,幾天後就會由於木星強大的吸引力而解體,變成碎片,世界末日即將來臨,地球上35億人口悲鳴一片,絕望寫在每個人的臉上,一個個生無可戀的樣子。moss建議大家在最後時刻回家擁抱親人,度過最後的時光。只有王磊帶領的我國救援小隊不放棄希望,要放手一搏,決定點燃木星,解救地球。

但各國救援隊已經紛紛撤離,有的想回家和親人團聚,有的絕望飲彈自殺,一切準備就緒,還需要「撞針」才能點燃,單靠王磊等幾個人無法完成任務。初中生韓朵朵年紀尚小,幫不上忙,急得都哭了,她在全球廣播里呼籲:「以前我不相信希望,現在我相信了,希望是這個時代像鑽石一樣珍貴的東西,希望是我們唯一回家的路,回來吧,加入我們一起戰鬥!點燃木星,救回我們的地球!」


  正在大規模撤離的各國救援隊通過廣播聽到了,被這個14歲小女孩的話警醒了,如果放棄了就什麼都沒了,還有希望為什麼不去試試?我們要一同戰鬥到底,拯救地球,拯救我們自己!幾百輛運載車紛紛調頭回去支援,甚是壯觀,眼看著推不動「針」了,日本隊員來了,韓國隊員也到了,新加坡隊員也加入了,古巴隊員正在趕來……眾人一起使勁兒,大喊一聲:「啊……」,「撞針」應聲而動,成功了!!配合激昂的交響樂,感動的我流下眼淚。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何況是幫助我們自己。不管膚色如何,操著何種語言,有沒有血緣關係,我們都住在地球村,都是一家人!此時此刻,所有人類就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我們要生死共存亡,摒棄所有偏見,矛盾和衝突,共同面對危機!成功了是勇士,失敗了是烈士,連嘗試都不敢是懦夫!哪怕只有一息尚存也要勇敢去努力!(小道消息:各國前來支援的順序,就是08年汶川地震後各國前來救援的先後順序)


  另一個是劉培強和劉啟的中國式父子情深。航天員劉培強是一位航天員,也是一位父親,兒子四歲就去執行任務,能不能活著回來都是未知數。雖然千般不舍,但任務在身,只能舍小家為大家,17年里沒和兒子說過一句話,父子關係好就奇怪了!兒子年輕不懂,只知道自己有父親,但父親從未盡過當父親的責任,十幾年渺無音訊,所以兒子劉啟說「我都不記得那個混蛋的樣子了」。父親劉培強無時不刻不在牽掛著在地球的兒子。中國父親都是平時言語不多,從不會說我愛你,情感是隱忍的,是在內心的,是厚重的,但是當關鍵時刻你會義無反顧去付出,這是中國式的父子。


  劉培強和兒子小時候在海邊互動玩耍,真的非常溫馨,「兒子,想爸爸的時候抬頭看天上的星星」劉培強善意的謊言安慰兒子,其實根本看不到。終於,他要退休了,可以回家和兒子團聚了,卻遭遇木星引力危機,地球危在旦夕,想到在地球上的兒子,心急如焚。計劃失敗,moss要帶著空間站叛逃,劉培強阻止了。後來劉啟等人提出點燃木星計劃,哪知行星發動機噴射的火焰高度不夠,要點燃木星還差幾千米。


  眼看就要功虧一簣時,劉培強這個人民的好兒子,毅然決然挺身而出,要駕駛空間站自爆點燃木星,犧牲自己換來地球35億人的希望!做出這個決定,最對不起最不舍的還是兒子劉啟。回憶起兒子小時候的可愛模樣,一起在海邊玩耍,一起用望遠鏡看星星……離開兒子17年了,兒子早已長大成人,他印象中兒子還是小時侯的樣子,要退役了,終於可以團聚了又遇到這種情況……


  劉培強決定好了,雙眼含淚和兒子最後一次通話:這次爸爸又要執行任務去了!這次你一定能看到爸爸,來,三,二,一,抬頭!前進三!劉培強啟動空間站,向木星駛去……

劉啟知道爸爸要幹什麼了,對著天空大喊:「劉培強你要幹什麼?你這個混蛋!李一一快關閉發動機!王磊,快鬆手!」劉啟眼淚止不住的流下來……劉培強,我恨你!因為你不是一個好爸爸,十幾年來只有姥爺陪著我,你去哪了?你說抬頭就能看到你,我按你說的做了,卻看不到你,你這個騙子……爸,我離不開你!姥爺走了,現在我只有你一個親人了,你怎麼能說走就走呢?17年不見,你不該好好補償一下我嗎?爸,你憑什麼替我做決定,讓我以後過沒有你的日子!?17年前你說走就走,現在又是……爸,我不要你死……

作為有兒子的父親看這段一定會有感觸,我是眼淚止不住,發現旁邊的觀眾也在拿紙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篇美文 的精彩文章:

小操場,我青春期里的第一枚鄉愁
寫給四季

TAG:美篇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