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中國人的焦慮是買不起房,美國人的焦慮是擔心殭屍圍城

中國人的焦慮是買不起房,美國人的焦慮是擔心殭屍圍城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特工思維訓練營 火器酷得到授權轉發此文

所謂生存狂或者生存主義者的英文原名稱為Survivalism,是誕生於美國的一種民間活動。生存主義者被認為是一群積極準備應對緊急情況,包括社會秩序崩潰和核戰等極端情況。

生存主義還包括準備個人緊急情況,例如失業或被困在野外或惡劣天氣條件下如何自救。生存主義者們強調個人自力更生,儲備物資,以及學習鍛煉生存知識和技能。

由於一切靠自己,所以他們經常要練習緊急醫療和自衛方法,儲存食物和水,準備自給自足,並建立生存撤退點或可以幫助他們度過災難的地下避難所。我詳細的了解了生存主義者的內涵後,對這個群體產生了非常大的興趣,於是在過去十年中一直在學習生存主義方面的知識,其中殭屍生存主義成為最讓我著迷的一個議題。

殭屍生存主義提供了一套新方法論

2010年被視為全球殭屍文化的起點,或者被稱為前殭屍創世紀,因為在這一年經典美劇IP《行屍走肉》第一季開播,至今這部描寫殭屍大爆發後末日社會的美劇仍在更新,而且令全球殭屍愛好者沉醉其中。

所謂殭屍生存主義者實際上就是指研究如何在殭屍病毒大爆發情況下生存的特定場景生存主義者,這是生存狂群體一次最有趣的裂變和細分。在過去,生存主義群體主要幻想的威脅是現實中極可能出現的威脅,事實上這個概念就是因為冷戰中核威脅情況下,平民教育和準備在世界大戰的情況下如何自救和生存的問題。

美國電視劇《行屍走肉》持續流行

比如,冷戰中美國政府的民防計劃中所興建的公共原子彈掩體,個人防空洞以及兒童和家庭求生訓練。一些社區組織則長期指示其成員,為自己和家人儲存一年的食物,挖掘家庭避難所和核戰的這種可能性做準備等。美國政府所編寫和免費派發的《核戰民防手冊》被視為最早的生存狂教材之一。

《核戰民防手冊》教材封面

1970年代正式出現Survivalism這個名詞的時候,是因為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美國社會正在面臨嚴重的通貨膨脹和經濟危機困擾,一個名為Howard Joseph Ruff的財務諮詢師於1974年寫了本名為《饑荒與生存在美國》的書,書中除了講述經濟危機條件下的投資和財務建議之外,還提出了生存主義這個概念。

他在1979年又寫了一本《如何在即將來臨的歲月中繁榮》,書中重點推薦了生存主義策略和生活方式,如儲存一年的食物供應以及囤積貴重金屬等等。除了奠定生存主義的理論基礎之外,此人還是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精神領袖,早在1970年代他就宣稱華爾街的金融精英是一群騙子,建議民眾不要依賴也不需要依賴華爾街經紀人或分析師的建議,應該自己做出符合自身利益的投資決策。

這就是殭屍教主max brooks

可以說Howard Joseph等基於經濟危機背景的生存主義者,真正讓生存狂運動從政府倡導的戰爭輔助行為,變成普通民眾參與的一場自救運動。他們所強調的生存策略是基於經濟危機背景下的嘗試,除了應對社會秩序崩潰之外,還有如何在經濟大蕭條下保護財富和資產的方法論,這對於任何普通人都是很有吸引力的。

比如Howard Joseph除了建議囤積武器藥品和食物之外,還建議投資貴重金屬、大豆和石油相關金融產品,而在80年代這種投資建議確實能讓不少普通民眾獲利,所以他的生存建議受到更為廣泛的支持。

殭屍生存主義則是另外一個問題,被稱為殭屍生存主義聖經的著作《殭屍生存手冊》,書中詳細介紹了如何在殭屍病毒大爆發後生存和戰鬥。作者也非常細化的介紹了應該準備哪些工具,應該儲備多少糧食和武器,如何發現殭屍病毒即將大爆發的徵兆。

這本書從寫作內容上來看和大部分戶外生存手冊並無本質區別,在美國圖書分類中卻被列為幽默、科幻或恐怖類作品。因為這本書的作者馬克思.布魯克(Max Brooks)的職業是一名編劇,他希望通過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來緩解大家對現實生活的焦慮。

《殭屍生存手冊》

Max本人曾在媒體談起他為什麼要寫作這本書,以及後來為何一直寫殭屍橫行世界的小說和劇本。他認為2001年以來,世界發生了很多不可預測的災難和禍害,比如911事件、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卡特里娜颶風災害、全球變暖、全球金融危機、禽流感、SARS。

尤其是卡特里娜颶風過後,當地社會秩序混亂警方基本停擺,發生了鄰居互相敵對、女性被強姦、到處是飢餓和搶掠等等。Max覺得許多人包括他自己都無法應對現實生活中的危險,只能通過科幻小說來緩解焦慮。

他喜歡創作殭屍題材作品是因為,如果把這一切不幸都歸咎於殭屍瘟疫大爆發,人們反而會變得輕鬆。因為讀者會認為那永遠不會發生,世界上根本沒有殭屍這種東西!

Max的著作帶來了一個新的理念,就是利用殭屍圍城作為分析視角,來重新審視現實世界的複雜性和脆弱性。作為殭屍生存主義的奠基者,Max並非僅靠一本生存手冊就能獲得教主的地位,他也是《殭屍世界大戰》這部小說的作者,這部小說同樣以殭屍病毒大爆發作為背景,闡述了很多國際政治和地緣政治中的現實問題。

比如,在描寫以色列如何應對殭屍爆發危機時,就詳細了講述了以色列國家決策層面的「魔鬼代言人」制度,事實上以色列軍隊和政府中一直存在「魔鬼代言人辦公室」(devil』s advocate office),其目的就是跟大多數意見唱反調,從而避免避免陷入集體思維陷阱。

(註:魔鬼代言人制度最早出現於羅馬天主教教廷,在封聖過程中,對聖人資格進行審查與認定的教會律師,稱為助信者(英語:Promoter of the Faith,拉丁語:promotor fidei),俗稱魔鬼代言人(英語:devil"s advocate,拉丁語:advocatus diaboli)

他們的職責是對於封聖候選人的資格進行質疑,挑戰他所行使的神跡。跟魔鬼代言人進行辯論的另一方,稱為上帝代言人(英語:God"s advocate,拉丁語:advocatus Dei,也稱為英語:Promoter of the Cause),他們負責支持封聖候選人,提出對他有利的理由。

對這場辯論進行仲裁與做出決定的,稱為推動正義者。這套制度也被視為西方法庭辯論的起源之一,現在也被一些機構用於戰略決策。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專門唱反調以糾正集體決策中存在的思維固化問題)。這本書的有趣之處在於,通過殭屍大爆發設定背景探討現實國際政治中各種現象和問題。生存手冊和世界大戰一經出版,迅速成為美國暢銷書中的榜首作品,而作者本人自然也迅速成為家喻戶曉的殭屍教主。

Howard Joseph所開創的生存主義儘管在美國民間社會落地,卻仍舊只是紅脖子群體和保守主義者的小眾活動,而Max Brooks所開創的殭屍創世紀則開創了一套分析世界的全新方法論,並且開發了一個頗為有趣的文化IP市場,殭屍類題材開始出現於各種影視作品和遊戲中。

馬克思的《殭屍世界大戰》更於2013年被搬上大銀幕,主角更是好萊塢實力派男明星布拉德.皮特。此前提到《行屍走肉》自然是這股殭屍生存風潮下的產物,殭屍生存文化一下子進入了美國主流文化圈子,因此而衍生的各種文娛產品不計其數。

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電影《殭屍世界大戰》(2013)

政府和軍隊也愛殭屍

此外,Max還被美國戰爭學院聘為特約講師,為軍官們講述如何準備應對殭屍危機。我曾經和一位美軍特種部隊成員聊過他所聽到的殭屍準備課程,他認為雖然殭屍圍城這種事情聽起來荒誕不羈,然而這些課程的本質並不是對付行屍走肉,而是在一個失序的社會中如何自保和重新建立秩序的問題,這和他們在中東反恐戰爭中所遇到的很多情況非常像。所以儘管設定背景聽起來天馬行空,卻能從中學到不少有價值的東西。

關鍵的問題在於,這種帶有科幻背景的課程更容易讓學員接受和參與,並且有主意啟發創造性思維。

美國關於病毒問題的主管機構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CDC)在2011年也開始發布殭屍災難準備手冊並且舉辦了相關的演習,在CDC的官網上他們如此介紹發動殭屍爆發準備的原因:

流行文化中殭屍的崛起使人們相信殭屍大災難可能會發生。在這種情況下,殭屍將佔領整個國家,漫遊城市街道,吃任何生活中阻礙他們的東西。

美國疾病控制中心關於殭屍大爆發的宣傳海報

這個想法的激增導致許多人想知道「我如何為殭屍大災難做準備?」而CDC負責預警發布的公關負責人Dave Daigle曾經在媒體上如此解釋發布殭屍警告的原因,他認為每年CDC在6月都會發布颶風侵襲警示和相關準備方案,然而CDC負責數據分析人員卻發現這些警告只被很少人看到,並且幾乎沒有什麼社交傳播力度。

Daigle表示,殭屍帖子標誌著CDC打算換一個套路行事,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殭屍爆發警示和準備方案,而不是與任何特定災難聯繫起來(如地震、颶風、洪澇和海嘯等)。儘管殭屍預警的災難本身是虛擬的,然而所有準備工作卻是參照現實中的自然災難而設置的,比如CDC提供的準備方案:

(每人每天1加侖)

食物(定期食用不易腐爛的食物)

藥物(包括處方葯和非處方葯)

工具和用品(美工刀,膠帶,電池供電的收音機等)

衛生和衛生(家用漂白劑,肥皂,毛巾等)

服裝和床上用品(每個家庭成員和毯子換衣服)

重要文件(駕駛執照複印件,護照和出生證明等)

急救用品(你可以使用這些用品來治療你基本割傷和撕裂)

這些方案在日常的自然災害中同樣是適用的,甚至可以說就是普通自然災害的準備。當然有些殭屍文化的愛好者對此並不買賬,因為CDC只告訴了大家如何儲存藥品和食物,並沒有提出如何與殭屍戰鬥的解決方案。為此CDC特意對媒體強調他們是一個公共衛生中心,所以CDC不打算推薦武器和戰鬥方案。

當然,CDC並不是一個執法或者軍事機構,所以他們不會告訴你如何和殭屍戰鬥。但是美國軍方卻也開始參與到了殭屍的預備工作中,五角大樓在2011年撰寫了一份CONPLAN 的文件,被稱為《反殭屍統治戰鬥計劃》

這份長達31頁的計劃模擬了大量末日殭屍突然出現襲擊人類,很多人被殭屍咬傷後迅速感染。此事美軍士兵應該如何應對這種情況來確保民眾安全。這份計劃的撰寫聲明中強調:你現在看到的絕對不是一個玩笑,雖然這聽起來很可笑,但如果殭屍一旦出現,這是唯一有效的應對方法。

這聽起來確實有點嚇人,畢竟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對公眾發布一份與殭屍戰鬥的官方文件似乎意味著殭屍威脅確實存在。參與撰寫計劃的美軍軍官後來對媒體解釋:如果他們要使用特定的命名敵人撰寫計劃並進行訓練,可能發生破壞性的政治後果。

而使用殭屍作為敵人,規劃者避免了公眾假設當前存在真正威脅的風險,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開啟了一種新的思維水平 ——虛構的性質允許規劃者擺脫他們的舊思維模式。

除了政府和軍隊之外,研究機構也越來越喜歡殭屍這個概念。英國萊斯特大學學報於2016年發表一篇關於流行病學研究的論文,文章假設現實中出現了高度傳染性且不可治癒的殭屍病毒傳播,經過模擬計算後得出100天左右可以傳遍全球的結論。這篇文章在醫學界和公眾中都引起了非常廣泛的討論,這是通過一次有趣的科學傳播嘗試。

殭屍病毒的傳播速度讓許多人對世界末日的景象進行了重新構思

為什麼我迷戀殭屍生存主義

殭屍生存主義看似是天馬行空的構想,但實質上是一種開放性的議題,包含各種可以提供思考的空間和思維方法提升的可能性,這也是我為何迷戀殭屍生存主義的原因。

比如在上課的時候,我經常引入殭屍爆發作為公共安全脆弱性的分析方法。在建築物和社區的安全設置中,我們必須考慮如殭屍爆發一樣的大規模人員流動可能造成的嚴重公共安全威脅。因此,必須設置足夠的人流疏導和減速裝置,以避免出現踩踏或其他公共危機。

2015年跨年夜發生在上海外灘的踩踏事故

在生活中,我同樣會通過是殭屍生存的思考模型來做出決策分析。比如買房或者選取居住地點的時候,我會盡量選擇擁有更好的安保和進出控制系統的社區,這有利於阻隔殭屍進攻,同時也會是非常適合居住的社區。

除此之外,如果社區擁有獨立的供電和供水系統,當然更有利於在殭屍圍城時的生存。儘管這聽起來很荒誕,但是在一次街區供水線路故障中,我家仍舊能正常生活而周邊的小區無法供水。

在投資策略上我也保持著濃厚的生存主義態度,更傾向於投資那些相當保守的項目,而對新興的一些熱門投資項目保持觀察不盲目進入。這無疑讓我躲過了一些投資陷阱,如此前曾經紅極一時的P2P項目等。儘管我曾經在早期投資比特幣,然而出發點僅僅是因為避免因為現實秩序崩潰,各國貨幣政策失效後的補充手段,因此我躲過了區塊鏈概念崩潰後造成的損失。

《殭屍經濟學》

如果你問我到底殭屍生存主義到底為何讓人如此著迷?我的答案是:這種理念在用於投資和決策上更為保守,以避免風險為主但保持對新鮮事物的觀察和關注。

除此之外,通過殭屍生存主義視角進行討論時,你可以避免很多因為政治正確性而不得不規避的問題,可以更為天馬行空的去探討真正的公共及個人安全問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器酷 的精彩文章:

毛熊家生產的那些兇悍的玩意兒

TAG:火器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