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素描學習中,如何解決畫麵灰、碎、浮、僵的問題?

素描學習中,如何解決畫麵灰、碎、浮、僵的問題?

對於不少學習素描的小夥伴來說,畫麵灰、碎、浮、僵是常見的四大問題,同時它也會給我們的素描作品帶來極大的影響。

小編這次來給大家好好解析一下這些問題的原因,以及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是素描學習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一幅素描畫得灰,是指畫面效果平淡,調子層次拉不開,顯得沒有精神。

造成畫麵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來自客觀對象,由於寫生的對象處於光線比較平均或微弱之處,影響了物體的立體感,缺少層次上的差異和節奏。

糾正的方法是:根據對物象結構的理解和分析,對明暗層次進行排隊,根據物體結構轉折的強弱,大膽的加強明暗對比關係,使物體的結構關係更加明確而強烈,這種主動的藝術處理在素描寫生中是非常必要的。

造成畫麵灰的第二個原因是:作畫者寫生方法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作局部觀察和局部表現時,缺乏整體明暗層次的比較,忽略大體,到處都畫得一樣,最後導致明暗層次拉不開。

糾正的方法是:把亮面、中間面及暗面反光幾大區域明確區別開來,同時在各明度區域進行更深入的比較和表現,這樣就能畫出結構分明、明暗層次豐富、結實響亮的素描作品。

我們從考生的作品中,經常會看到這種情形,畫面中的物象的比例、結構、特徵都不錯,但是物體的結構轉折關係及明暗層次畫得瑣碎、花亂。

這裡的王要問題是整體意識薄弱,缺乏歸納和概括處理能力。整體感在素描造型中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決不能輕視。

克服「碎」的弊病王要的方法是:加強對物象結構、明暗的整體 比較,加強歸納能力,善於概括,敢於忽略次要細節的微小變化,從而加強和突出重點關係。說到底,只有看得整體,才能畫得整體。

指畫面雖然表現了很多的明暗層次,也注意到了主次的明暗對比關係,但是給人感覺物象表現不結實,抓不住結構的具體關係,顯得很空泛。

這主要是對物體的結構理解不深刻,沒有真正的把握物象各部分結構的具體轉折起止、穿插關係,只是從明暗大塊面上表現了層次的差別,而沒能抓到具體的結構點上

解決方法則是:加強結構的理解和分析,搞懂各部分關係,並用明、暗體現這些結構關係,這樣,作品才能畫得結實和實在。

造成僵的毛病主要是對於物體結構的理解和表現過於機械,缺乏靈活性,對物象的形體摳得太死,太概念化,沒有表現出物體在空間中的虛實變化。

糾正的方法是:除了對結構與明暗關係應作理解性的分析外,還需要抓住物象在特定光源下的變化關係,同時,對那些關鍵性的「結構細節」的微妙變化也牢牢抓住。

灰、碎、浮、僵,是我們常會遇到的一種現象,所以我們一定要克服這些問題,才會完成一幅好的素描作品。大家在素描學習中還會遇到些哪樣的問題呢?快來告訴小編,讓小編為你解答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肯博美術 的精彩文章:

在素描中,深入刻畫的必須要掌握的技巧!
大家等候多時的「國產」小姐姐

TAG:肯博美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