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伊拉克和伊朗曾為勁敵,兩國為何現在卻化干戈為玉帛?

伊拉克和伊朗曾為勁敵,兩國為何現在卻化干戈為玉帛?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上,伊拉克所在的兩河流域曾是古巴比倫文明的重要發源地,而伊朗所在的波斯高原也是古波斯帝國的孕育之地,在沙漠廣布的中東地區,伊拉克和伊朗所在的地區算是中東地區最為優質的板塊。所以在歷史上,這一地區也是各方文明和勢力爭奪最為激烈的地區。

近代以來,伊拉克地區擺脫奧斯曼帝國統治以後成為英國的委任統治區,直到1932年才獲得完全獨立地位。而伊朗地區雖然延續了波斯人政權,但是近代遭受英國、俄國勢力的瓜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直到1925年巴列維王朝的建立,伊朗才得以步入現代國家。其後由於美國大力扶持伊朗的發展,再加上巴列維王朝推行世俗化的改革政策,使伊朗成為中東地區的強國。

在1979年以前,伊拉克和伊朗兩國可以相安無事,但是就在這一年伊朗爆發了伊斯蘭革命,宗教領袖霍梅尼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新政府,由於美國接收伊朗流亡的巴列維國王而進一步引發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事件,導致美伊關係惡化。

而在這一年,薩達姆接任總統職務上台執政,成為伊拉克和伊朗關係的轉折點。伊拉克隨著開採出口石油國家經濟實力得到大幅提升,而薩達姆不安心於伊拉克當時的現狀和地位,一心想做中東地區的老大。於是在1980年趁著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後局勢未穩之際,伊拉克在中東遜尼派阿拉伯國家的支持下借兩國領土糾紛挑起了兩伊戰爭。

薩達姆本想著可以很快就擊敗伊朗,這樣薩達姆就為自己稱霸中東掃除了最大的障礙。可是當戰爭真正的打起來以後,伊拉克才發現他們跟伊朗可謂是勢均力敵,誰也不能戰勝誰。結果這場戰爭前前後後打了八年,雙方各有攻守,兩國各種戰法都用上了,比如人海戰術、炮擊戰、拉鋸戰、襲城戰、襲船戰、破壞對方油田等等,但是都沒什麼用。

戰爭不但很燒錢,而且還會死人,兩國打了8年戰爭不但未分出勝負,而且國庫也打空了,而且欠下巨額外債,而且雙方造成的傷亡人數也是上百萬。兩伊戰爭對雙方造成的傷害是深入骨髓的,導致兩國經濟倒退三十年。

1988年雙方在聯合國的調停下才實現最終停火,停火以後兩國也長期保持敵對狀態。

兩伊戰爭結束後,急於改善財政狀況的薩達姆把目光看向了身邊的科威特,伊拉克之所以對科威特下手,是因為科威特不但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欠下800億美元的外債中科威特就佔了140億美元,伊拉克也想賴掉這筆欠款,所以一旦伊拉克吞併科威特,不但得到了科威特的石油資源,而且這140億美元的外債也就不用還了,可謂是一舉兩得。

但是對於伊拉克企圖吞併科威特的行為,美國作為中東秩序的主導者,自然不會讓伊拉克肆意妄為。於是美國糾集盟友一起發動了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史稱海灣戰爭。伊拉克雖然軍隊多,但是在英美軍事強國的空襲中也是無還手之力,最後不得不撤出科威特。

而在2003年美國發動了伊拉克戰爭推翻了薩達姆政權,這成為兩伊關係的又一個轉折點。

那麼,為何薩達姆政府垮台會成為兩伊關係的轉折點呢?銘蘇先生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伊拉克是一個伊斯蘭國家,伊斯蘭世界又分成遜尼派和什葉派兩大主要教派,而且這兩個教派存在長期的矛盾衝突。薩達姆家族屬於遜尼派,而伊拉克60%以上的國民信奉什葉派,所以長期以來薩達姆政府都是少數派統治多數派,這引起廣大的什葉派人士的不滿和抗爭,而薩達姆對於什葉派的反抗活動採取打壓政策。而伊朗是世界上什葉派的大本營,長期以來伊朗在支持伊拉克境內的什葉派武裝,這也是導致伊拉克和伊朗兩國關係長期不和的重要原因。

而在伊拉克薩達姆政府被推翻以後,伊拉克境內的各派政治勢力經過長期的博弈,在伊拉克政府內部形成新的權力分配格局。根據伊拉克戰後各方達成的政治默契,伊政府總理由人口占多數的什葉派擔任,議會議長由遜尼派擔任,總統由庫爾德人擔任。在去年新組建的伊拉克政府中,總統為庫爾德人巴爾哈姆·薩利赫,總理為什葉派人阿迪勒·阿卜杜勒-邁赫迪,議會議長為遜尼派人士穆罕默德·哈布希。

由於具有實權的伊拉克政府總理由伊拉克什葉派人士擔任,所以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伊拉克屬於什葉派政府。而伊拉克什葉派政府與鄰國伊朗同屬什葉派,這使兩國越走越近。在美國宣布對伊朗實施史上最嚴厲經濟制裁以後,伊拉克不但沒有像大多數中東阿拉伯國家一樣對伊朗避而遠之,而且反對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並拒絕美國要求伊拉克停止從伊朗進口天然氣的請求,同時積極加強同伊朗的合作。為了進一步深化雙邊關係和加強兩國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的合作,伊拉克總統薩利赫去年訪問了伊朗。薩利赫承諾改善與伊朗的關係,以「國家利益、民族和政府間合作」為依據,建議構建「新區域體系」。

對於伊朗而言,在被美國制裁的背景下加強同伊拉克的合作,不但有利於將美國制裁的危害性降低,而且有利於鞏固中東什葉派聯盟的地位(伊拉克、伊朗、敘利亞、黎巴嫩等)。這也是在美國推翻薩達姆政權以後,中東地區出現的新的區域新格局。

伊拉克和伊朗都是中東地區的大國,兩國在石油勘探和開採領域、電力、天然氣、石油產品和貿易領域合作潛力巨大。兩國加強在各方面的合作符合雙方的國家利益,這對於地區經濟發展也是非常有利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銘蘇先生 的精彩文章:

蘇聯協同德國瓜分波蘭,僅僅是為了報蘇波戰爭喪失領土之仇嗎?
未來有沒有國家可以超越美國?有,但是需要很久!

TAG:銘蘇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