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服務業務對硬體業務依賴高,蘋果難靠這項業務撐起

服務業務對硬體業務依賴高,蘋果難靠這項業務撐起

蘋果公布的2019財年Q1的營收預計為840億美元,較此前的890億-930億美元大幅降低,主要是因為iPhone的銷售不佳所影響,其正寄望服務業務持續快速增長,希望服務業務成為營收增長引擎,不過柏穎科技認為這並不現實。

服務業務對硬體業務依賴高

蘋果公布的2018財年數據顯示,服務業務營收達到371.9億美元,這筆收入如果單獨拿出來已位居全球互聯網企業前十,可見其服務業務收入之高,從這個方面來說其服務業務確實是相當龐大的。

蘋果每年銷售的iPhone超過兩億部,加上iPad、Mac等產品每年為它帶來了數億的用戶數,依託於其封閉的iOS系統和MAC OS系統建立了Apple Music和App Store等應用市場,據悉2018年這些硬體業務為它帶來了3.3億用戶。相比起安卓等移動操作系統,蘋果的用戶普遍為高端消費群體,用戶付費購買應用的意願較高,正是依託於這巨量的用戶,蘋果獲得了巨額的服務收入。

蘋果互聯網業務的模式是,硬體業務圈來巨量的用戶,同時吸引應用開發者為它開發應用,它為此向用戶收費而嚮應用開發者支付相應的收入,它由此成為連接消費者和應用開發者的紐帶,從中獲得提成收入。

由此可以看出,蘋果的服務業務高度依賴硬體如iPhone、iPad等產品,顯然這與Facebook、谷歌等互聯網企業有很大的不同,其巨量用戶都依託於硬體業務帶來,一旦硬體業務出現衰退,其用戶也將很可能因此流失。

服務業務難撐起蘋果

2018財年,蘋果的營收高達2660億美元,凈利潤達到595億美元,其中iPhone的營收達到1670億美元,iPhone貢獻的營收占其整體營收的比例高達62.8%,可見其對iPhone的依賴性是非常高的。

對比起來,服務業務占其營收的比例僅為14.0%,占其整體營收的比例過低,即使未來服務業務高速增長,在可預見的未來也難以取代iPhone的地位,其寄望於服務業務的快速增長彌補iPhone等硬體業務可能出現的下滑並不現實。

柏穎科技認為對於蘋果來說,硬體業務衰退可能導致其服務業務收入的下滑,蘋果似乎已意識到這種危險,在去年底開始對iPhone進行大舉降價促銷,在中國市場iPhone的降價幅度最高達到2000元,意圖促進iPhone銷量的反彈,其似乎是希望通過拉動硬體的銷售確保用戶數量的增長,以取得服務業務收入的增長。

這有點類似於中國手機企業提出的理論,那就是以互聯網服務收入的利潤彌補手機等硬體業務的低利潤,不過考慮到iPhone等硬體業務貢獻的利潤極高,依靠現有的互聯網服務收入恐怕無法彌補硬體業務的利潤損失,畢竟它佔有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利潤超過六成。

其實蘋果也早已預見到隨著智能手機市場可能達到瓶頸,iPhone的銷量可能下滑的問題,近幾年來先後推出了Apple Watch、HomePod、AirPods等硬體產品,不過時至今日這些硬體產品貢獻的營收依然相當有限,2018財年數據顯示這些硬體業務貢獻的營收僅為174億美元。

柏穎科技認為,在這個時候蘋果發聲表示服務業務將成為它的利潤增長點,僅僅是為了安撫投資者,在過去一年時間裡其股價下跌幅度最高近四成,目前的股價也較最高點低近三成,這讓它急需利好提振股價,然而考慮上述種種因素,這並不現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移動的5G套餐定價親民,決心在5G時代爭先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