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法義文摘:念佛才是真正的善,念佛的功德超過世福、戒福、行福

法義文摘:念佛才是真正的善,念佛的功德超過世福、戒福、行福

「大利無上」這句話是從《大經》來的,在《大經》「流通分」,釋迦牟尼佛付囑彌勒菩薩,將來成佛,在龍華三會的時候,要把阿彌陀佛救度眾生的念佛法門宣揚出去,來救度所有的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因為念佛是無上大利功德。所以釋迦牟尼佛就付囑彌勒菩薩說:

佛告彌勒:

其有得聞彼佛名號,歡喜踴躍乃至一念;

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

由這一段經文我們可以知道,所謂的大利無上功德,就是要念佛才可以得到的。這句彌陀名號具足萬德,有大利的功能,有成佛的無上功能,所以說「大利無上」。後來的凈土宗祖師,蓮池大師也好,蕅益大師也好,印光大師也好,都有相同的說法。蓮池大師說:

彌陀乃萬德名號,一名才舉,萬德齊圓。

蕅益大師也說:

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

以名召德,罄無不盡。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須方便自橫超。

印光大師也說:

阿彌陀佛所證之菩提覺道,

即阿彌陀佛一句萬德洪名,包攝凈盡。

阿彌陀佛是法界藏身,所有十方法界諸佛功德,阿彌陀佛一佛全體具足。如帝網珠,千珠攝於一珠,一珠遍於千珠。舉一全收,無欠無餘。

莫訝一稱超十地,須知六字括三乘。

所謂「大利無上」,「大利」和「小利」是相對的,「無上」和「有上」是相對的。大利是指真實之利、成佛之利。如果不是成佛之利,不是真實之利,就不是大利。《大經》說:

如來以無盡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興於世,光闡道教,

欲拯濟群萌,惠以「真實之利」。

「真實之利」就是這裡所講的「大利」。

《小經》也說:

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若有眾生聞是說者,應當發願,生彼國土。

「我見是利」是一般的利益嗎?是小小的利益嗎?不是,是大利,是能夠讓我們當下離開三界六道輪迴的法,能夠往生彌陀凈土的法,能夠快速成就佛果的 法,能夠快速廣度眾生的法,這種法、這種利益才是大利。如果不是這樣的利益,就稱不上是大利,而是小利;就不是真實之利,而是方便之利了。

「無上」是指什麼呢?是指成佛,也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無上正等正覺」。佛是最高的,如果不是佛的話,那就還是「有上」,而不是「無上」。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萬德洪名,是大利無上的功德,超越《觀經》所講的十三種定觀的定善功德,也超越三福的散善功德。為什麼?從下品下生這段經文就能顯現出來。

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惡的人,他臨命終雖然一隻腳還在人間,可是另一隻腳已經踏進地獄了,這樣的眾生,有什麼法可以救他呢?定善、散善(就是六度萬行的 總稱,六度萬行的功德歸納起來,離不開定善跟散善),定善是難行中的難行,即使上根利器也未必修得成,何況下品下生的根機,更不用說。就散善來看,下品下 生的根機是否修得來?散善即是三福,即世福、戒福、行福。

一、「世福」:「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世間的善事,這世間的善事功德能救下品下生的罪人嗎?不能,因為他造的是五逆十惡的罪業。但是他念佛,不但能消這個業,而且能脫離輪迴、往生極樂,顯示念佛比三福中的世福超越。

二、「戒福」:「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戒福的功德能救得了他嗎?不能,因為他犯的是五逆十惡。何況戒行圓滿並非易事,大家都有受過三皈依,有的也受過五戒、菩薩戒,雖然受了戒,但是持戒不易,根本都沒有具足。可是念佛就能救度他,可見念佛的功德超越戒福。

而且下品下生這種五逆十惡的根機,在臨終的時候,他能夠修世間的福嗎?能夠修五戒十善嗎?修不來,他根本沒有時間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 十善業、具足眾戒,何況這種根機,即使有時間也做不好這些。所以,就方法來講,這種方法他是做不來的;就功德來講,要消五逆十惡的罪,也沒辦法消,只有靠 念南無阿彌陀佛,因為念佛的功德超越五戒,超越十善。

三、「行福」:「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能夠消他五逆十惡的罪嗎?也不能。為什麼?發菩提心是因地所發的,必須要實踐菩薩 道;讀誦大乘經典,如《法華經》《華嚴經》《金剛經》《地藏經》……要讀這些經典,一方面他已沒有時間了,即使有時間,他也不一定能夠讀誦,何況讀誦經典 頂多能夠消一千劫的罪業,可是他所犯的是五逆十惡,是八十億劫的生死之罪,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的功德也不能消他這樣的罪業,沒有辦法度他脫離六 道生死輪迴。只有念佛,不但能滅除他地獄的果報,而且救拔他遠離六道輪迴,讓他往生極樂世界。如果不是念佛的話,這個人就墮落地獄了。

如《大智度論》說:

有諸菩薩,自念謗大般若,墮惡道中,

歷無量劫,雖修余行,不能滅罪;

後遇知識,教念阿彌陀佛,

乃得滅罪,超生凈土。

菩薩是上等根機,雖修種種法門,還不能滅除重罪。唯有專念彌陀,不但能滅重罪,還能超生凈土;何況下品下生是鈍根臨終苦逼,更需專念彌陀佛名。可知:

但念彌陀,重罪尚滅,何況輕罪;

若不念佛,輕罪難滅,何況重罪。

一沙雖輕,直沉海底;

重石乘船,可達彼岸。

這豈不是顯明念佛的功德超過世福、戒福、行福嗎?也顯現出念佛才是真正的善,超越十三種定觀的定善,也超越三福的散善

由此可知,念佛方法很簡單,簡單到連這樣一個五逆十惡的人,在臨終極端痛苦的時候也都能念得來,所以這句南無阿彌陀佛才被尊稱為萬德洪名。

在經典上,我們看過哪一句佛號或者咒語被尊稱為萬德洪名的呢?沒有,只要說萬德洪名,都是指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佛名。因為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字佛名包 含了十方三世諸佛的功德,包含了一切諸菩薩的功德,也包含了八萬四千救度眾生的法門的功德,因此這六字南無阿彌陀佛才會被尊稱為萬德洪名,其他的佛菩薩的 名號,其他的咒語,通通不堪稱為萬德洪名。

因此,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專念彌陀一佛,就等同稱念恆河沙數諸佛。我們誦八十八佛,念千佛,拜萬佛,都不如念念稱念南無阿彌陀佛,只要專一稱念 南無阿彌陀佛,八十八佛也念到了,千佛、萬佛、十方恆河沙諸佛通通念到了。如果不專念南無阿彌陀佛,十方諸佛很多,盡一輩子也念不完。

同時,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能夠蒙受十方諸佛的護念;我們念其他的佛,能夠蒙受十方諸佛的護念嗎?不能。所以,我們只要專稱彌陀佛名,雖然沒有念十方諸佛的佛名,等同念了十方諸佛的佛名,等同具足了十方諸佛的功德,蒙受十方諸佛的護念。如果不專念彌陀佛名的話,這一切功能、功德、力用就完全沒有,所 以善導大師說:

自餘眾行,雖名是善;

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較也。

比較是互相差不多的才能比較,如果太過懸殊,當然就不能比較了。就像地面上最高的山是喜馬拉雅山,可是即使喜馬拉雅山,都還可以攀登上去,但是天的 高度能夠攀登上去嗎?不能。所以山的高度和天的高度是不能比較的。善導大師就說,念佛以外的種種法門,三福也好,十三種定觀也好,六度萬行也好,或稱念、 觀想其他諸佛菩薩的名號或咒語也好,這些都是修行,也都有功德,但是如果跟念佛比較的話,就根本不能比較了。不能救的法和能救的法,怎能比較呢?當然不 能。

——摘自 慧凈法師 《無條件的救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中芬陀利花 的精彩文章:

學佛分享:幾次勸附體仙家念佛的經歷
法義文摘:一切眾生,只要念佛,不論罪福多少、功夫有無,都能往生

TAG:人中芬陀利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