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無線充電發展淺談,你想像中的Wifi式充電到底還有多遠?

無線充電發展淺談,你想像中的Wifi式充電到底還有多遠?

提到無線充電,許多不明真相的人都曾將它的使用方式腦補成WiFi那般。雖然一部分原因是其名字帶來的曲解,但這種想像也是許多人對遠距離無線充電的一種渴望。

眾所周知,無線充電分為兩大陣營,WPC和AirFuel,前者以磁感應為核心,後者更偏重磁共振。近年來,磁感應逐漸成為手機等小功率無線充電設備的市場主流選擇;磁共振由於技術實現難度更高,發展則相對緩慢。

雖然原理不同,發展進度也存在差異,但它們在遠距離方向上的研究卻也都沒落下。

磁感應無線充電在前幾年還拘泥於最遠8mm的間隔距離,國內技術公司微鵝科技看到了這種局限,推出兼容Qi的桌下版無線充電,將充電距離延長至45mm,讓磁感應也進入遠距離探索的行列。

而磁共振基於磁場諧振原理,在充電距離方向上本身就具有一些優勢,為手機充電時它甚至能達到50-100mm。只是它無法與Qi通用,手機也就難以享受到這種程度的遠距離充電體驗。

更遠距離的無線充電則存在於部分實驗室中,但考慮到安全和效率等問題,目前還看不到它商用的可能。

根據我國電磁輻射防護標準,電子產品輻射須低於40μW/cm2。現階段磁感應無線充電輻射約為7-11μW/cm2,隨著距離拉大,輻射也會不斷增加,容易對人體產生危害。再者,距離越大,充電效率越低,當它無法滿足最低使用需求時,距離再遠也無濟於事。

當然這並不代表無線充電不能發展出WiFi式這種形態,畢竟遠距離也是這項技術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只是在解決許多關鍵問題前,我們還不能操之過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驅動網 的精彩文章:

招商集團試點敏捷IT,提升IT對業務的響應速度
春節觀察:手機支付成主流,電視機成擺設,人們不再崇拜蘋果

TAG:驅動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