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變法失敗後,譚嗣同原本可以逃到海外,看過其日記明白其赴死動機

變法失敗後,譚嗣同原本可以逃到海外,看過其日記明白其赴死動機

晚晴政府腐敗無能,導致外國列強不斷入侵,中國被迫簽訂各種不平等條約,割地賠償,眼看國家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這時,一批改革者站了出來,他們就是以康有為為首的維新派變法志士,他們一起上書光緒,鼓勵他發動維新變法,主要是學習西方的一些政策和思想,但是,這也觸及了以慈禧為首的保守派的利益。於是在1898年9月21日,慈禧正式對維新派發動血腥政變,一時間,戊戌六公子成為全國通緝的對象,而光緒也是被軟禁起來。

眾所周知,康有為、梁啟超在變法失敗後,早已逃走,但是,唯獨譚嗣同,他明明有機會逃跑,可最後竟然甘願留下來赴死,當時,他完全可以跟隨康有為一同逃到日本的,而譚嗣同也成為了我國近代變法者中第一批犧牲之人,那為什麼譚嗣同當初不逃走呢?其實,這一切,在譚嗣同所寫的日記中,我們就能清楚知道了其中大概緣由了,看到後的人無不表示對譚嗣同的尊敬之情。

原來,後來看到譚嗣同的日誌後,發現,譚嗣同原來是我國的革命先驅者,是真正的革命派,他所做的事情是偉大的,原因就是他其實非常痛恨清朝,他在日誌中寫了一段話,大概內容就是描寫清朝政府的種種腐敗行為,欺壓百姓,把中國帶向滅亡等等,雖然只有一段話,但文筆中,無不透露出譚嗣同對清朝的憎恨之心,可想而知,譚嗣同是不可能成為清朝的擁戴者,也不可能用變法讓清朝更加穩固的,他更想推翻清朝。

而讓一個這樣有革命之心的人,肯追隨康有為的可能就只有一個,那就是康有為也是一個革命派,其實,從康有為早年的一個口號「保中國不保大清」,就可以看出,其實康有為一直以來就想推翻清朝,變法只是幌子罷了,因此譚嗣同才想追隨康有為,只不過,事在人為,慈溪等封建一派勢力太大了,導致,變法失敗,康有為等人也被迫逃跑。

而此時的譚嗣同,非常不甘心,他認為,如果再沒有人站出來,那麼,國家永遠沒有人肯站出來革命,於是,他就慷慨赴死,希望自己的死,能影響世人,以此拯救中國,實在令人尊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父親貴為封疆大吏,為何一直不幫譚嗣同求情,這首絕命詩見端倪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