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胤禛能成為雍正帝,得益於這一點,其他皇子都不如他

胤禛能成為雍正帝,得益於這一點,其他皇子都不如他

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康熙帝第四子,乾隆帝的父親。

我們常說大清朝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但書生認為不應該說又,應該就是康雍乾盛世,沒有雍正帝的承上啟下,也就談不上什麼康乾盛世了,真要談,那也是康熙盛世、乾隆盛世。

康熙盛世那是肯定的了,沒有雍正帝的勤政和巨大的貢獻,乾隆帝還真不一定能搞出盛世來。

對於雍正帝,史學家們的評價不一,爭議也非常大。

別說史學家,就連對歷史不是那麼熟悉的普通人對這位皇帝的爭議也大。

爭議主要是他繼位是否存在篡改康熙遺詔、殺兄弟、腹黑等等。

書生本文不想來評價爭議雙方誰正確,也不想所謂的替雍正帝洗白,而是想說說康熙帝為何選擇了皇四子胤禛。

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書生認同雍正帝沒有篡改康熙遺詔,這一點是書生的觀點,所以不需要多做解釋了。

熟悉雍正帝的朋友其實都清楚他是一個扮豬吃老虎的人,從不參與爭儲,卻也沒有停止過爭儲,只是秘密進行。

胤禛與其他皇子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此,他屬於不爭而爭,他的爭大有不同。

不同在哪呢?沒有把全部精力放在拉幫結派的去為了皇位而爭,而是與那些忠臣們一起一心為國,一心為民,爭儲更像是順帶,這是他與大部分參與爭儲的皇子最大的區別。

古裝劇雖然杜撰的成分居多,大家最熟悉的二月河老師的《雍正王朝》雖然是小說,但也都有正史的影子,我們也都能看到其他皇帝拉攏的是朝臣和外臣,貪官污吏居多,這些個官員沒怎麼為民做事,整天想著怎麼往上爬,看到誰得勢就投靠誰,牆頭草多。

胤禛就不一樣,他不通過自己的地位和能力拉攏大臣,而是通過自己一心為國,一心為民去與大臣們接近。

目標一致,胤禛的奪嫡陣營成員自然會很龐大,忠臣們沒有明確表示支持胤禛,但他們都支持一心為國,一心為民的皇帝,所有皇子之中,也就胤禛了,所以不需要表態,事實就在那裡。

當然,其他皇子也不是沒有為國為民,只是在這方面不如胤禛突出。

胤禛的做法是計謀,也可以說是腹黑。

但書生不贊同「腹黑」這一說法,一心為國,一心為民還被說成腹黑,請問是雍正帝腹黑,還是這樣評價的人腹黑呢?答案一目了然。

書生承認,雍正帝為了儲君之位或明或暗的打擊過其他皇子,但前提是其他皇子不走正道,才有了被雍正帝打擊的機會。

胤禛能成為雍正帝,一是他的能力和手段,二是遇到了一個好父皇。

康熙帝晚年,大清朝弊病很多,康熙帝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是不想去解決,而是沒有那麼多精力,況且有胤禛為首的大量一心為國,一心為民的官與貪官污吏周旋,康熙帝也明白就算是亂,也亂不到哪裡去,只要儲君選好就可以了。

書生認為,康熙帝並不是十分喜歡自己這個沉穩老成的皇四子胤禛,但為了大清朝,他必須把皇位給他。

康熙帝是皇帝,是明君,是千古一帝,他有家,但更重要的是他有國,是一國之君,一國之君可以有對兒子的偏袒,但在選擇後繼之君的問題上,他不能對喜歡的兒子偏袒,一旦一國之君成為普通老百姓那樣的父親,大清國離滅亡只會越來越近。

因此,他不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皇子繼承皇位,只能選擇能讓大清國延續下去,一心為國,一心為民的皇子。

在他所有可以成為儲君的皇子之中,胤禛最為符合他的擇儲標準。

「一心為國,一心為民」,這就是康熙帝選擇雍正帝的原因。

康熙帝清楚胤禛的腹黑,可他認同這種腹黑。

腹黑的不止是胤禛,其他皇子也一樣,為了爭奪儲君而腹黑,康熙帝認同,可其他皇子只剩下腹黑了,把自己最該做的為國為民的事忘記了,認為坐上皇位再說,這樣的想法便是他們失敗的真正原因。

假如在為國為民、打擊朝廷弊病等問題上,其他皇子與胤禛一樣,那胤禛再腹黑也不可能成為儲君。

不擇手段的爭奪儲君,同時為國為民,這是很難得的,所以老四能成事,其他不行。

本文所用圖片來自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萌書生 的精彩文章:

是時候以山東人的身份說說女人不上桌的問題了,歧視有沒有?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