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出現這3個信號,寶寶就可以斷奶啦!

出現這3個信號,寶寶就可以斷奶啦!

一邊感受著媽媽的體溫,一邊吸吮著香香的乳汁,這是媽媽和寶寶間最親密的親子交流。但對寶寶來說,斷奶是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必經之路。這需要媽媽有正確果斷的斷奶意識,認清的是寶寶不再是小嬰兒了。

出現這3個信號,寶寶就可以斷奶啦!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其實到了斷奶期寶寶的興趣早已經擴大了,除了媽媽的乳房,應該還有其他可以讓寶寶感到安心和喜悅的東西。乳房之外的世界多姿多彩,用心觀察自己的寶寶,發現TA正在向媽媽發出「斷奶的信號」。

【細心發現寶寶斷奶的信號】

1、寶寶能順利適應輔食

寶寶從4~6個月起胃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逐漸成熟,此時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了,讓寶寶對飲食和消化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漸漸認識到除了媽媽乳汁外還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這樣寶寶到了8~12個月時,不僅已經充分鍛煉了咀嚼功能,而且養成了用勺、杯、碗等器皿進食的習慣,能適應以離乳食品為主的進食方式了。能很好地吃母乳以外的其他食物,給寶貝斷奶才不會影響生長發育。給寶寶斷奶,媽媽不要心急,可以多給寶貝一些時間,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最好選擇含鐵米粉,利於寶寶消化吸收。

2、寶寶生長發育良好,寶寶抵抗能力比較強

即使因為斷奶不吃奶粉等情況哭鬧不止,睡眠不好也不容易出現疾病,因為寶寶若狀態不好,斷奶就很容易生病甚至是加重病情。如果1歲後,寶貝日常飲食都很好,而且不會主動找媽媽奶喝,媽媽就可以放心給寶寶斷奶了。

3、寶寶可以用吸管或者杯子

即使停止喝母乳,但是用奶瓶喝配方奶的話還是不能稱為「斷奶」。在喝過渡奶的時候,使用吸管或者杯子喝奶是斷奶的必要條件之一。

【採用科學的方法斷奶】

常用的方法是逐漸減少餵奶次數,由每日3次減到2次、1次,多餘的乳汁,不要積聚在乳房內,應該擠出直至乳房鬆軟沒有脹痛的感覺,這樣通過泌乳量減少逐步回奶。

斷奶最好錯過炎夏和寒冬以涼爽的春秋兩季為宜。對於媽咪來說,在春秋兩季斷奶回奶,對身體的恢復是最好的選擇。夏冬兩季,天氣變化不穩定,斷奶回奶前後容易風寒感冒,這樣對於寶貝和媽咪的健康都存在隱患。而在春秋兩季,涼爽舒適的天氣不僅會讓寶貝和媽咪感覺愉悅舒適,而且適宜在回奶前後幫助調節好飲食,更好地適應回奶。

【寶貝斷奶避免4個誤區】

1.斷奶就是斷掉奶製品

一般認為寶貝10~12個月就可以斷奶了,這裡所說的斷奶是指斷母乳,不是指一切乳製品,對3歲以前的寶貝來說,奶製品還是重要的食物。寶貝在1~3歲之間,咀嚼和消化能力還是比不上成年人,特別需要一些營養價值高、消化吸收容易的食品,而奶製品就是這樣的食品。如果斷了所有奶製品,寶貝很難得到足夠多的鈣、維生素B2和維生素A。所以,寶貝斷掉母乳,卻還要繼續食用奶製品,包括了配方奶、酸奶、乳酪等各種營養價值很高的奶製品。

2.心軟反覆斷奶

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咪既要讓寶貝逐步適應飲食的改變,又要態度果斷堅決。媽咪不要因寶貝一時哭鬧,就心軟了讓寶貝吃奶,然後又要斷奶。來回反覆帶給寶貝不良的情緒刺激,會對寶貝的心理健康帶來危害,容易造成寶貝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後患心理疾病留下隱患。給寶貝斷奶最好一次性斷掉比較好,否則寶貝辛苦,媽咪更辛苦。

3.回奶方法粗暴、簡單

為了順利回奶,有的媽咪採取節食的方法,想將奶水憋回去。這樣顯然違背了生理規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脹痛,嚴重的話還會引起乳腺炎症。斷奶中會有不同程度的脹奶,實在脹的時候可用吸奶器將奶吸出一些。斷奶應該循序漸進,有計劃性,有步驟地進行,先慢慢斷掉白天的奶,然後再慢慢斷掉夜裡的奶,寶貝接受起來也更容易一些。

出現這3個信號,寶寶就可以斷奶啦!

4和媽咪分開,才能斷奶

有的媽咪為了順利斷奶,幾天甚至好多天不見寶貝。其實正確的斷奶方法,不應該是這樣的,也不需要母嬰分離。對小寶貝來說,沒有了媽咪的母乳,再見不到媽咪,這是多麼沒有安全感的事情啊!長時間的母嬰分離,還會使寶貝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對母乳依賴較強的寶貝,還可能產生強烈的焦慮情緒,不願吃東西,煩躁不安,哭鬧劇烈,睡眠不好,甚至還會生病。其實,斷奶時可以發揮下爸爸的角色,有意識地減少媽咪與寶貝相處的時間,增加爸爸照料寶貝的時間,給寶貝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讓寶貝明白爸爸一樣會照顧他,對爸爸的信任,會使寶貝減少對媽咪的依賴。

來源:媽咪寶貝傳媒

凡本號註明「來源:媽咪寶貝傳媒」的所有作品,均為我方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我方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我方授權使用的作品的,應在協議授權範圍內使用並署名。違反上述聲明者,我方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寶貝傳媒 的精彩文章:

寶寶出生,別著急報喜,這3件事更重要!
分娩時誰進產房陪產合適?可不是老公

TAG:媽咪寶貝傳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