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如果民間獎光大,能和國家獎比么?

如果民間獎光大,能和國家獎比么?

1月19日,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舉辦一年一度的頒獎大會

撰文 | 邸利會(《知識分子》主筆)

責編 | 青蘋末

「如果是國家獎和學會的獎,只能接受一個,你要哪一個?」

當我把這個略帶「刻薄」的提問拋給劉譞哲時,他沉吟片刻說:「兩個獎項的性質還是很不一樣的,單純從個人角度,我應該更在乎(小)同行的評價吧」。言罷,我們兩人不約而同大笑起來。

不得不說,這是個很聰明的回答,沒有人和拿獎過不去。

劉譞哲是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去年10月他獲得CCF(中國計算機學會)和 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合頒的青年科學家獎;而在今年1月8日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他作為完成人之一獲得了 「2018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

與英美等發達國家的科技獎勵比較,中國的科技獎勵歷來以財政出資的政府獎佔主導,像學會獎這樣的社會獎勵,大多籍籍無名。然而,最近這些年,事情正悄然發生變化。

三年前設立的未來科學大獎,被稱為中國大陸民間第一大獎,獎金額達到100萬美金,影響力與日俱增。而最近一項值得關注的民間獎勵,則是騰訊基金會首期斥資10億元設立的科學探索獎,每年遴選50名青年科學家,連續5年、每年給予60萬元的資助(該獎已於今年1月23日啟動報名)。

從1999年國務院頒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算起,以國家五大獎為主,省部級和社會獎為輔的獎勵體系已近20載,也許目前是一個恰當的時機討論——將來,社會獎是否會逐漸光大,成為重要的一極?


民間新勢力

今年1月4日,距離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4天之時,科技部、財政部將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獎金標準由每人500萬元調整為800萬元,且歸獲獎人個人所得(之前是50萬元個人所得、450萬元用作科研經費)。這一調整力度之大,為該獎設立20年來所罕見。有評論認為,此舉是為了向諾獎和國內的未來大獎看齊。

當然,一些民間獎的獎金額度早已超越了國獎,如1994年設立的求是獎,獲獎人可獲得100萬元(第一屆的數學獎得主吳文俊先生曾不敢相信這一數字,因為他當時的月薪只數百元);後來2002年設立的邵逸夫獎每項獎金也達到了120萬美金。

不僅是獎金額度,在具體的架構和運行機制上,一些社會獎也早已領先於國獎,其中一個特徵是「不折騰」。

談起此次獲得青年科學家獎的經歷,劉譞哲一臉輕鬆:「這個獎不接受個人自薦申報,當時一位資深教授推薦我。填表也很簡單,沒有長篇大論,幾百個字介紹下做了哪些事,然後也不需要說發表了多少篇論文,而是選了5篇代表作,大概一個小時就完成了」。

在具體的操作層面,許多國內外的社會獎,早已是提名制,如上文提及的求是獎、何梁何利基金獎(1994年)。而在國際化程度上,不少獎的提名和評審也走在前面,如邵逸夫獎的評審會以及其下設立的數學、天文、生物的獎的遴選委員大多為國際專家。

未來大獎2017年的提名工作則邀請了「國內外相關學科學者、大學專業學院院長、研究所負責人等約800人」,在產生候選人後,科學家委員根據候選人的學科,邀請「同領域的世界級專家來寫同行評議信,每個(候選)人接受不少於5位的世界級專家的評議,這些人包括他們的老師、同事、競爭對手。」

當然,從1999年算起,國家獎也在調整,尤其是在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的方案》,改變很大,如實行提名制、進一步縮小獎項數量(三大獎總數不超過300項),落選的一等獎不再降級入選二等獎等。

應該說,改革初見成效,如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獎和國家技術發明獎受理項目中,專家個人推薦的比例分別是39.5%和30.4%,較之前有了大幅提高。

但另一方面,從現有的規章看,國家獎的提名和評審國際化程度都還較低,國獎三大獎的提名專家局限在已獲國家獎的人士以及兩院院士。從201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獲獎項目目錄及簡介》看,提名專家和單位均屬國內;而這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會議評審專家,從工作單位看,也極少國外專家。這與很多國際獎的差距明顯,如英國的女王工程獎,任何國家的任何人、任何單位均可提名,評審委員會由9個國家的15名不同領域的知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組成。

反觀 CCF 的獎勵,國際化程度有所提升。從劉譞哲獲得的本屆青年科學家獎評獎委員會看,雖然均為華人,但包含多位國外單位就職的科學家,很多還是ACM(國際計算機協會)會士、IEEE會士,如主席裴健、委員謝濤、翟成祥、陳怡然。

現任京東集團副總裁的裴健告訴我,因為這個獎是CCF跟IEEE聯合頒發,請的大量評委都是IEEE會士;劉譞哲也認為,由於和IEEE一起頒發,使得該獎也具有了國際影響力。


根植於學術共同體

相對於大而全的國獎,聚焦於某一特定領域的獎項,比如學會獎的評審,避免了不同學科之間的橫向比較,更凸顯了小同行評價作用。

「同行評議是國際上通行的法則,但很多時候,一些獎項的評議可能屬於大同行,比如都是信息類的,但其實計算機行當的不太懂電子,電子的也看不太懂計算機。」 劉譞哲說。

2015年,「透明計算」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引起爭議,CCF 曾建議政府退出國家級科技獎勵評審,其中提到「儘管在國家科技獎評審過程中,有關部門會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作為評委,但涉及的專業領域非常廣泛,在當今科技日新月異的情況下,政府部門難以把握各個科技領域的發展趨勢,也並不了解哪些專家在哪個領域具有真正的學術判斷力,所以評獎過程容易出現誤判、錯判。」

從這點來看,學會獎根植於本專業學術共同體的判斷,評獎出錯的概率較低。「 我覺得至少CCF樹立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知道說請同行去評價,而且是第三方獨立的評價,把這個事情交給學會去組織,更容易產生讓同行基本認可的結果。」 劉譞哲說,過去有的獎或多或少地產生了一些爭議,但他還從來沒有發現,對CCF評出的獎項有什麼異議。

除了技術層面合理設計提名、評審以保證獎項的公平、高質量,在中國,決定獎項影響力的另外一個因素是,獲獎能否帶來「派生待遇」。有研究指出,所謂派生待遇常見的有「住房分配、工資晉級、職稱評定、更多科學資源的獲取乃至配偶工作安排、子女入學等一系列問題上享受優惠待遇……科技人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後,很可能被所在省、市、單位選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或各種先進、標兵等。」(見參考資料15)

當然,社會獎也並非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效益,但劉譞哲認為,獲得學會的獎,更多的是一種精神鼓勵,是同行對其多年來所做工作的肯定。從世界範圍來看,大多數的學會獎勵也側重於榮譽,以少量的一次性獎勵為主,並不會對獲獎人科研或者個人生活帶來多大直接好處。

「對我們科研人員,就兩個評價,一個是學術共同體的評價,就是同行的評價;還有一個就是用戶的評價,用戶評價很直接,買不買、用不用你的產品。」 龍芯首席科學家胡偉武告訴我,在中國的學術界,學會應該做一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學術共同體的評價,因為沒有功利性,更加純粹。胡偉武剛獲得 CCF 頒發的王選獎。

香港科技大學物理學系講座教授戴希介紹說,國外物理學會的獎,獎金都很低,主要是一種榮譽。「就像我今年得的美國物理學會的獎,獎金才3000美元,但公信力很高。」

從短期來看,缺少了 「派生待遇」 的社會獎勵似乎是一個缺點,但正因其純粹性,或許長遠來看,更能觸及獎勵的本質——體現的更多的是同行對其學術能力的承認,是一種榮譽。

「這個可能是中國一個國情,在國外基本上學術界都是民間組織來做學術評價,政府通常不介入,比如說ACM的圖靈獎,它不是由政府評出來的。CCF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在政府正確的引導底下,這種民辦的行業機構能夠逐步成長起來,能夠發揮很大的作用。」 裴健說。


民間獎博取影響力挑戰重重

在現有的獎勵體系中,國家獎的地位依然難以撼動,而社會力量設立的獎項,雖然漸漸聲名鵲起,但要獲得長久的影響力,還需時間的檢驗——從上世紀80年代社會獎發端,有的是曇花一現,有的出現了中斷,更多的是「不溫不火」。

從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的「社會科技獎勵名錄」看,現存登記的社會獎共有269個,大多數獎項只為國內業界的人知曉,與國際上同領域的獎差距頗大。比如,早在1987年中國物理學會便設立了胡復剛、饒毓泰、葉企孫、吳有訓物理獎,但影響力一直局限於國內。

「坦率地講,比起美國和歐洲物理學會的獎,中國物理學會的幾個獎的影響力主要局限於國內,國際同行並不是特別看重」,戴希告訴我,主要的原因是評獎過程過於封閉,過於強調獲獎人必須是中國籍,並且工作主要在國內完成,而國際物理學界比較大的獎,如美國和歐洲物理學會的獎,或者狄拉克獎、馬蒂斯獎等都對本地區以外的獲獎者開放,所以才能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

事實上,除了獲獎人,大多數國內的社會獎,從提名到評審都局限於國內。而CCF嘗試與權威國際組織IEEE合作授獎也是一個思路,但從更深的層面看,獎項影響力的大小也取決於授獎機構的影響力。「我們也要看到學會所處的發展階段,IEEE、ACM的確要比CCF相對更成熟。」 裴健告訴我,CCF只覆蓋國內,而 IEEE 是個全球性的組織,評選的池子就不一樣。

走出去和這些已經在國際上獲得聲譽的獎項 「硬拼」 並非易事,找準定位可能更為明智,如即使相對國際化的「邵逸夫獎」,也只獎勵數學、天文、生物,似有意避開諾獎;而新設立的未來大獎目前則只獎勵在大中華區做出貢獻的學者。

不過,對中國科學良性發展來說,暫時沒有國際影響力的社會獎,在戴希看來,並不是太急迫的事,可以慢慢來,反而是要注意 「不要亂獎一氣」。

他觀察到,國內的一些獎,比如「未來大獎」的頒獎禮和央視的「科技盛典」都存在科技獎勵娛樂化的問題,且愈演愈烈——

「這兩個活動有個重要特徵,就是注重舞台效果,通過炫目的燈光秀、誇張的舞台設計來突出『科技感』,獲獎人穿著所謂的燕尾服從光影中走上舞台,簡直不忍直視。的確,科學家不應該孤芳自賞,更需要走向大眾,但應該通過扎紮實實的科普,而不是通過這種C位出道的方式。」 他說。

戴希還批評網上的評選科技新星,誘使那些可憐的候選人拚命在各種朋友圈、同學群里替自己拉票,「我想問問組織這種評選的網路媒體,這到底是科技獎勵還是超女海選?」

他還提到,「未來大獎」對中國科技促進的效果也是很一般的,因為獲獎人都是「國內拿獎拿到手軟的大佬,獎金的邊際效應堪憂。」他認為更加有效的方式是用資金去支持一些科學上特別大膽,特別有創意的項目,或者是資助中國學者去國外開展合作研究等。好在,今年啟動的騰訊科學探索獎,沒有再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放眼望去,國內外科技獎勵愈加繁多,其中不乏風頭正盛者,如俄羅斯人尤里·米爾納(Yuri Milne)設立的科學突破獎,由谷歌、Facebook、騰訊、阿里巴巴、23andMe等公司創始人贊助,單項獎金達到了驚人的300萬美金。此種情形下,新獎項要想立足更難,如何差異化競爭,建立長久聲譽值得考量——即使是最具聲譽的諾貝爾獎,也有評論認為其很多方面已落後於現代科學的發展。

那一天,當我向劉譞哲「發難」,逼迫他必須做出選擇的時候,除了強調同行評價外,實際上他的回答還沒有結束。他略為停頓後,說了下面一段話——

「獎是積累到了一個階段,水到渠成的一個東西。一個真正的讀書人,應該不會因為沒有拿到什麼頭銜,就停止做研究,停止教書,停止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如果我沒有拿到任何獎,就停止做研究,不做教師了嗎?我相信肯定不會的,因為這是我對(計算機)這個學科有興趣,我也從內心熱愛教師這個職業,喜歡學者這個身份。

」對於民間的科學獎而言,何嘗不是如此,唯有植根學者本位,尊重同行評價,經歷時間考驗,終會玉汝於成。

參考資料

1.《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1993年7月

2.《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1999年5月23日

3.《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科技獎勵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2017年5月31日

4.《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制實施辦法(試行)》,2017年10月30日

5.《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1999年12月26日

6.《關於修改〈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管理辦法〉的決定》,2006年2月5日

7.《科技部關於進一步鼓勵和規範社會力量設立科學技術獎的指導意見》,2017年07月07日

8.Why Nobelprizes fail 21st-century science, The Guardian,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8/sep/30/nobel-prize-fails-modern-science

9.獎金超諾獎,最高科技獎更有「分量」,新京報,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9/01/08/537509.html

10.未來論壇秘書長武紅:諾貝爾獎給我的啟發,知識分子,http://zhishifenzi.com/depth/character/1009.html

11.查懋聲:曾帶淚的中國科學獎,賽先生,http://www.qiushi.org/html/2014/news_0919/371.html

12.2018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會議評審專家名單,科學網,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8/6/414976.shtm

13.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關於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提名工作的通知,http://www.most.gov.cn/tztg/201811/t20181130_143921.htm

14.中國計算機學會:建議政府退出國家級科技獎勵評審,中國青年報,2015年1月22日,http://zqb.cyol.com/html/2015-01/22/nw.D110000zgqnb_20150122_1-04.htm

15.吳愷,我國科技獎勵制度研究,武漢大學,2010年

16.王學評、陳楊、蘭曉雙,中美兩國科技獎勵評審制度的比較與思考,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8,50(03),76-81

17.馬慧勤,英國科技獎勵剖析,管理,2018年10月,總第232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識分子 的精彩文章:

新年與豬同行:家豬的文化
為何我們生病時想睡覺?

TAG:知識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