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節氣,乍暖還寒,艾灸疏肝健脾祛濕效果桿桿的!
雨水,是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今年的雨水節氣時間為2月19號,我們一起來看看雨水節氣有什麼特點?
雨水氣候特點
01、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雨水節氣的涵義是降雨的開始,雨水之後雪漸少而雨量漸增,空氣也比較濕潤。
02、、氣溫回升、乍寒乍暖
雨水節氣後意味著進入氣象意義的春天,秋天時一層秋雨一層涼,春雨下一場暖一層。可事實上是,春寒依舊料峭,過完年這兩天還真是挺冷的,初春的寒氣也可以傷人,已經習慣暖氣的身體,也需要緩衝進入春天
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
雨水節氣一到,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過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在「潤物細無聲」的春雨中,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從此,大地漸漸開始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艾灸疏肝健脾祛濕
春季是陽長陰消的開始,萬物生髮,肝氣內應,養生之道在於以疏肝理氣為主。由於春天人體容易肝氣過旺,所以灸療的原則是「疏泄肝氣」,以免過旺之肝氣橫逆犯胃,造成胃痛胃脹腹瀉便秘等一系列肝脾不調的癥狀。同時,雨水節氣降雨增多,濕氣加重,濕邪易困擾脾胃,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
經過一個冬天已經沒有太多抵禦寒冷的陽氣,艾灸具有很好的補陽袪濕的作用,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手段,在相應的穴位進行艾灸,不僅能夠有效的去除身體之中的濕邪,同時還具有預防各種各樣疾病的功效。
雨水節氣艾灸可取章門、太沖等穴疏泄肝氣;艾灸天樞、三陰交、足三里、風市、陰陵泉、湧泉等穴以健脾祛濕,溫陽利水。
艾灸方法:點燃艾條,先取2-3個穴位,懸於施灸部位上方約3厘米處(具體以患者自覺皮膚有溫熱感而不至於灼痛為宜)。每穴灸15-20分鐘,灸至患者感覺舒適、局部皮膚潮紅為度。此外還可以用艾葉花椒煮水泡腳每日20分鐘,可溫經、散寒、通絡。
雨水節氣日常養生
01、起居養生
雨水時節尚屬早春,此時大氣乍暖還寒,氣溫尚低,且晝夜溫差變化大,濕度增加。故人們不應急於脫去冬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素有關節痛的人,更應重視肩、腰、腿等部位關節的保暖,以免寒濕之邪外侵而引發疾病。
02、飲食養生
孫思邈認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雨水節氣宜少吃酸、多吃甜味食物以養脾。如山藥、大棗、小米、桂圓、栗子等
03、運動養生
雨水早晚仍然較為寒冷,霧氣大,不宜於做過於激烈的運動,避免因為體內能量(中氣)消耗太過而失去對肝氣的控制,導致肝氣過剩而出現發熱、上火等癥狀。可做些散步、打太極拳等較輕鬆的運動,讓肝氣慢慢地上升。
04、情志養生
雨水節氣大氣變化不定,很容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使人出現精神抑鬱、憂思不斷等表現。雨水節氣情志養生至關重要,肝喜順暢而惡抑鬱,只有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才能使肝氣平穩,脾胃才得以安寧。
"湖北蘄艾廠」為您提供更多的健康知識。查經絡、查穴位在首頁的右下角有一個「中醫課堂」的工具,可以學到更多穴位知識。還有「您哪裡不舒服」等常見疾病的艾灸方法。了解更多的艾灸知識。
小編推薦:
針灸急救,被淡忘的最好急救術!
頸肩問題,久治不斷根,是這裡「寒氣」沒有化解!
寒和氣是養生保健的大敵!
春季是兒童增高黃金時間,快使用艾灸吧!


TAG:艾蓬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