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天局部中到大雨,元宵節能幹爽度過嗎?
陽光僅在周末現身一天,又被雨水接檔。今天,上海開啟新一周工作日,同時迎來新一波雨水。這波雨水可不小,傍晚到夜裡局部地區可達中到大雨。
由於冷暖空氣交匯頻繁,上海這周陰雨天氣仍然比較多,差不多有6天都會下雨。除了今天,周四雨勢也較為明顯。
元宵節能幹爽度過嗎?目前來看,元宵節當天,上海以陰天為主,有時有弱降水出現。只是看到超級月亮的可能性很低。
氣溫方面較上周有所回升,最低在5℃至7℃,最高在10℃附近。
去年12月至今,上海陰雨天氣居多,雖然期間也有階段性晴好天氣,但無論從總雨日還是從累積雨量來看,在歷史同期上如此程度的連陰雨天氣實屬少見。
有網友調侃,上海的太陽一定是去流浪了。其實,太陽可不止這一點點任性。相比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里的吞噬地球,這些太陽小脾氣離人類更近——
太陽老化後,真的會膨脹嗎?太陽目前47億歲,正值青壯年,但距離其誕生之時,現在的太陽已經緩慢膨脹大約10%。
為何太陽越老越大?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工程師韓大洋表示,決定太陽身材的不光是自身重量,還有高溫高壓所產生的膨脹效應。目前太陽上75%是氫,剩下的25%不到是氦。隨著核聚變不斷進行,更多的氫轉變為氦,太陽重量的流失導致太陽自身引力減弱。氦匯聚在太陽核心區域,將產生比氫燃燒更高的溫度和壓力,使得內部向外膨脹的力量越來越大。
隨著太陽的不斷「燃燒」,其自身重量減輕,引力減小,而內部的燃燒會越發劇烈,向外膨脹力量不斷增強,直到有一天燃料耗盡。暮年太陽可能膨脹為直徑28000萬公里的紅巨星,早已「吞噬」目前距離它只有15000萬公里的地球了。
但是地球人不用擔心。韓大洋表示,太陽大約還有50億年的燃料可燒,即便再保守一些也差不多還有35億年。
不過,現在的太陽依然會耍些小脾氣,比如大耀斑、太陽海嘯。1859年,人類遭遇最強空間內天氣太陽風暴,後來被稱為「卡林頓事件」。當時受太陽風暴影響,全球多地電報台站發報機閃著火花,電線發熱甚至融化。平常在地球兩極區域出現的極光一直延伸到了古巴和夏威夷。
韓大洋表示,如果「卡林頓事件」級別的太陽風暴再爆發一次,可能會導致全球衛星報廢、通信中斷、電網癱瘓,靠儀錶、無線電通訊、GPS導航的飛機、船隻一下子變成了「瞎子」和「聾子」,地球電離層結構被破壞,喪失反射無線電波的能力……2003年10月底至11月初,發生了著名的「萬聖節太陽風暴事件」,爆發了史上有記錄以來最強大的耀斑。當時,約半數衛星出現故障,全球範圍內的通訊受到干擾,全球定位系統精度降低。
圖片來源: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
太陽活動多(左)與太陽活動少(右)的對比 圖片來源:SDO衛星監測
「目前,太陽活動正處於低年。」韓大洋說,最近的一次太陽活動高峰出現在2013年,黑子數出現數量大、頻率高,可以推測下一次太陽活動高峰可能會出現在2024年左右。


※英國女王的童年:這些珍貴老照片記錄了伊麗莎白女王的童年
※早年女性如何秒變「人間胸器」 網友:拽到讓人臉紅!
TAG:辦公室司馬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