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國家用機槍掃射逃兵?不是二戰的蘇聯 而是另一個西方大國
利刃/阿倫
在很多不是俄羅斯人拍的蘇聯戰爭電影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一個場景。一群年輕的士兵被送上戰場。面對敵人狂風驟雨般的打擊,大批大批的士兵向後撤退。而等待這些士兵的並不是堅固的戰壕和戰友的臂膀,而是機槍和手槍射出的子彈,以及政委一步不許後撤的命令。真實歷史上的蘇軍是這樣的嗎?他們的戰鬥意志難道是靠高壓恐怖維繫的嗎?
在1941年蘇德戰爭全面爆發之後,沒有做足準備且缺少可靠指揮官的蘇聯軍隊被養精蓄銳的德國軍隊追著打了數百公里。蘇聯紅軍相繼丟了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眼見著下一步就要丟掉莫斯科、聖彼得堡、斯大林格勒及高加索地區,這是一場輸了就亡國滅種的戰爭。
在這種緊急的情況下,斯大林簽署了被後世廣為詬病的227號命令。在講227號命令之前,我們先要講一下270號命令。1941年8月16日,面對德軍的攻勢,許多蘇軍投降或不戰而逃。為了防止蘇聯軍隊崩潰,斯大林簽署了270號命令。該命令的主要內容是,指揮員和政工人員如果蓄意隱瞞自己身份開小差或向敵人投降,就會被認為是叛逃人員。每一位指戰員如果不積極組織戰鬥,而是向敵人投降,其他人可以用一切辦法消滅這些後退的指戰人員。而這個命令被很多人認為是絕對不許投降,即使受傷被俘也被認為是主動投降,家人會被槍斃,其實你從戰俘營跑回來了,也會被槍斃。
然而這道命令起到的反作用要遠遠高過他的正面作用,270號命令直接帶來的副作用就是效忠於德軍的東方營。這些或是被俘或是主動投降的紅軍士兵知道回去橫豎都是死,只能無奈加入德軍。著名的第二突擊集團軍指揮官弗拉索夫中將,就是這些東方營即俄羅斯解放軍的領袖。
深知270號命令帶來副作用的斯大林,在1942年6月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打響的時候,簽署了227號命令。這道命令簡單理解就是軍隊在沒有上級命令的情況下,任何人不得擅自撤退,否則將被視為祖國的叛徒。而對於指揮人員擅自撤退,將被送予軍法處。而擅自撤退的逃兵,將被送往懲戒營用血洗刷恥辱。
由此可以看出,227號命令相比270號命令沒有那麼的死板和絕對。227號命令允許指揮進行戰略撤退和轉移,而不是一步不許後撤,允許軍隊在自行判斷的情況下保存實力。而士兵如果擅自逃離不會像是電影中那樣拿著機槍逼迫士兵衝鋒,畢竟還需要這些士兵去完成一些所謂的自殺任務,用他們的鮮血洗刷自己的恥辱。227號命令的發布成功挽回了蘇聯一潰千里的局勢。更加靈活且彈性的防禦和進攻,使得蘇聯人在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當中能夠與德軍鬥智斗勇。
另外一提,在電影中督戰隊拿著機槍掃射友軍士兵的情況在蘇聯並不存在。蘇聯的督戰隊一般由一些精明的老兵組成,主要是把那些潰逃的逃兵抓到懲戒營戴罪立功。而真正這種拿機槍掃射友軍士兵的,有記錄中只有一戰法軍才存在,正因為軍官與士兵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法軍才存在這種殘忍的督戰隊。而在二戰電影中,政委躲在層層保護之中指揮士兵作戰,這也是西方杜撰的。真正歷史中,蘇聯紅軍的政委和指導員都是帶頭衝鋒的,攔都攔不住。由於這些帶頭衝鋒的政委和指導員都受過較高等的教育,而帶頭衝鋒也帶來了極高的死亡率。因此在蘇德戰爭後期,有命令嚴令禁止政委和指導員帶頭衝鋒。很可惜,這些向來聽話的政委和指導員卻唯獨對這個命令嗤之以鼻。因此,真正的歷史上,都是這些政委和指導員一揮手槍高呼烏拉,左手一把鏟子,右手一把手槍,衝到敵陣與德軍肉搏的。


※狙擊手握著狙擊槍一打一個準 如果給我們普通人用結果會怎樣
※這場戰爭僅用了38分鐘就宣布結束 速度至今無人超越
TAG:利刃軍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