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圖畫書的中國氣象

圖畫書的中國氣象

一個民族能夠實現5000年的發展延續,始終有一種強有力的精神力量在支撐,這是一種文化的凝聚。而文化記憶同樣也是一種個人的情感歸宿,是現代化潮流裹挾之下,人們對傳統和本土性的深深懷念和不斷追尋。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種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的表現形式,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之「根」。同時,這種文化之根並不遙遠,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它們就在街頭巷尾,就在日用人倫和生活點滴之中。「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畫書大系」(明天出版社)中所呈現出的崑曲、皮影戲、風箏、蠟染、虎頭帽、虎頭鞋,這些曾在我們的文化生活中留下深刻印記的文化符號,通過書寫文化記憶中的那些具體事物,召喚出國人共有的精神原鄉和文化傳承。同時,也給當今的小讀者提供了一種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民俗感性的、深度的認識。

近年來,出於推介圖書的需要,筆者關注和閱讀了大量的原創圖畫書。而從表達內容來說,西方圖畫書不一定有太多的社會投影,這是原創圖畫書的很鮮明的文化特徵。然而,因為圖畫書作品大多是面對學齡前、或者小學中低年齡階段的讀者,由此對童心童趣、故事性的要求,也極大地超越童書的其他類別。如何將本土民俗的情感和記憶與圖畫書較為完美地結合,讓孩子們愛看和易於接受,在這方面,「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圖畫書大系」做出了非常有價值的探索。

可以看到的是,講好一個氣韻生動的飽滿故事,是該系列圖畫書的核心。每冊圖畫書往往先從兒童的生活故事講起,從兒童的感受和視角出發,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了這些「老物件」,再「故事」中有「故事」,實現民族傳統文化、現代生活內涵、兒童心理情感融為一體的成功的圖畫書表達。

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遊園》。不管是文字還是圖畫,都成功地實現了雙線結構。故事主要講述的是,爸爸媽媽帶「我」到蘇州看戲,一家人度過了愉快的一天;複線是,通過爸爸的講述,「我」聽完了一個奇妙美麗的故事。當然,圖畫書與其他圖書形態最大的不同,就是文字與圖畫兩個敘事主體的出現。如何通過圖畫的設計,來增強故事的表現力和內涵表達,是一本圖畫書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遊園》的雙線圖畫設計,即現實中的父母帶「我」遊園,和「我」想像中的戲曲故事脈絡,水乳交融,無懈可擊。其中的幾個大跨頁的設計,包括創新性的窗欞格設計,讓人驚艷。

(作者系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

《中國教育報》2019年02月18日第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他們因在線學習改變人生走向
來了北京「親戚」 靚了太行教育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