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體檢正常 半年後確診腸癌晚期 篩查癌症 到底該怎麼做?

體檢正常 半年後確診腸癌晚期 篩查癌症 到底該怎麼做?

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中國最新癌症數據《2017中國腫瘤登記年報》顯示:在中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達429萬,佔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也就是說,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

如果說,一個人活到85歲,那麼他的累計患癌風險高達36%;大多數人在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快速提升,80歲達到高峰。

因此在體檢中,越來越多人重視癌症篩查,但是,如何正確進行癌症篩查,仍是很多人面臨的難題。.

半年前體檢沒問題

半年後查出腸癌晚期

體檢正常 半年後確診腸癌晚期 篩查癌症 到底該怎麼做?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王先生是一家國企的中層領導,身材削瘦的他工作很忙,不過王先生很注重每天的飲食,工作再忙也要保證按時的一日三餐。

半年前,單位組織了體檢,已經步入中年的王先生把每年的體檢當做一次大考,而這次的考試成績很不錯,除了肺部有些結節需要進一步檢查外,同齡人開始出現的毛病在他身上一點都沒有。

這其中,就包括腫瘤標誌物,王先生檢測的腫瘤標誌物共有5項,這些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

這樣的體檢結果,讓王先生放心了大半年,直到一個月前,王先生出現了頻繁腹痛,以為是胃部毛病的他,吃了幾天胃藥都不見好,這才想到上醫院做檢查。

直到做了腸鏡後,醫生才在王先生的腸子里發現了腫瘤,活檢顯示這已經是惡性腫瘤了。

「半年前體檢完全沒問題,怎麼突然就有了腸癌?」看到結果的王先生傻了眼,再翻出體檢報告仔細看了一遍,腫瘤標誌物正常,指檢也正常,腸癌到底是怎麼來的?

原來王先生的父親就是一位腸癌病人,翻出他的病理報告,發現兩人的腫瘤細胞位置都出奇一致。

「王先生有腸癌家族史,體檢時更應該關注這個毛病,比如加上腸鏡檢查項目。」不幸的是,王先生屬於腫瘤標誌物不敏感的人群,這項檢測沒法反映出體內的腫瘤情況,半年前的體檢報告單看上去很健康,其實已經埋下了隱患。

為什麼體檢正常,還是會得癌症?以後還有必要去檢測腫瘤標誌物嗎?

腫瘤標誌物包含哪些?

體檢正常 半年後確診腸癌晚期 篩查癌症 到底該怎麼做?

腫瘤標誌物是指能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

腫瘤標誌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糖類抗原,包括CA125、CA153、CA199、CA724、CA242、CA50、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狀腺球蛋白(TG)、血清鐵蛋白(SF)、β2-微球蛋白(β2-MG)。

此外,針對男性前列腺癌,還有特定的標誌物—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隨著研究的深入,腫瘤標誌物還會越來越多。

為什麼體檢正常,後來卻查出癌症?

其實依靠腫瘤標誌物篩查腫瘤,的確存在漏檢的情況。

一、不是廣譜的。例如甲胎蛋白主要是用於發現肝癌,而且不是所有的肝癌患者AFP都呈陽性。

二、陽性率有限。以癌胚抗原為例,胃癌早期,陽性率僅為5%~10%,而晚期的陽性率也只有53%。這就意味著早期胃癌患者,如果只通過CEA這一個指標,只有非常少的一部分患者能夠被發現,而對於胃癌晚期患者,依然有一半的患者會漏檢。

有必要去檢測腫瘤標誌物嗎?

答案是肯定的。

一、有利於早期發現

提高腫瘤治療效果的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

其中早期發現是首要環節,而這些腫瘤標誌物是「信號兵」,當腫瘤還很微小,患者沒有出現臨床癥狀,影像學解析度也達不到的情況下,通過腫瘤標誌物早期發現腫瘤細胞生長、代謝、分泌及細胞碎片信號中的蛛絲馬跡,對於一個具體的患者而言,很可能意味著早期診斷及治療後的痊癒。

因此定期做腫瘤標誌物檢測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而言。

每一個具體的腫瘤都有對應的高危人群,一般而言,包括:腫瘤家族史、不良嗜好(吸煙、長期飲酒)、腫瘤相關病原體感染(HPV、HBV、幽門螺旋桿菌)、中老年(45歲以上)、存在癌前病變。

二、腫瘤標誌物間可以組合檢測,提高檢出率

1個指標相當於一個點,而多個指標則像一張網,適當組合,有助於減少遺漏。

常見組合包括:

肺癌:CEA+CYFRA21-1+SCC+NSE;肺鱗癌通常有SCC和CYFRA21-1升高;肺腺癌通常有CEA和CYFRA21-1升高;小細胞肺癌通常NSE顯著升高。

消化道腫瘤:CEA+CA242+CA199+CA724。

胃癌:CEA+CA199+CA724。

結腸癌:CEA+CA724。

胰腺癌:CEA+CA199+CA125+CA242。

膽管癌:CEA+CA199。

乳腺癌:CEA+CA125+CA153。

宮頸癌:CEA+CA125。

卵巢癌:CEA+CA125+AFP+HCG。

三、腫瘤標誌物搭配常規體檢、影像學檢查及針對性檢查手段,同時結合臨床癥狀和體征

例如:

1、肺癌檢測可以結合低劑量螺旋CT。

2、乳腺癌檢測結合臨床乳腺檢查+影像學檢查(乳腺鉬靶、B超、MRI)。

3、胃癌檢測結合胃鏡+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4、肝癌檢測結合肝臟B超+HBV檢測。

5、結腸癌檢測結合結直腸鏡檢+腹部B超。

6、宮頸癌檢測結合宮頸拭子HPV檢測及TCT檢測(宮頸脫落細胞的液基薄層細胞檢測)。

怎樣的體檢,才能保證健康?

體檢正常 半年後確診腸癌晚期 篩查癌症 到底該怎麼做?

日本人現在的平均壽命是84歲,其中男性約81歲,女性約87歲;而且,目前日本已經進入4位男性當中有1人,2位女性當中有1人能活到90歲的時代。關於日本人長壽的原因,除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外,也離不開它們不斷進步的醫療水平。

在日本,大概80%的癌症發現處於早初期,其中80%的人可以得到治癒。在中國,約80%的癌症發現於中晚期,只有20%的人可以得到治癒。

可以說,癌症如果是在早期甚至原位癌時期發現,體檢者就等於撿回一條命,且有很大幾率通過規範治療重獲健康;相反若是在中晚期發現,預後會是天壤之別。

比如,中晚期癌症的根治手術機會將大大降低,尤其是晚期,基本不可能手術。而且患者不得不接受抗癌藥物治療,放射治療等,因而遭遇令人痛苦的副作用,同時也意味著更高昂的費用,令家庭不堪重負,甚至因病返貧。

想了解更多知識內容可以點擊下方了解更多關注我們的陽光小店店鋪,裡邊有各種健康類書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放屁時若有這種現象 或許是大腸癌在「警告」你 早看早收益
腸息肉是腸癌的「前身」 這3個病因 讓腸道長了息肉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