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美債市場還有多大吸引力?

全球經濟增長預期放緩,美債市場還有多大吸引力?

在美國債務不斷創下新高的情況下,美國國債的吸引力也不斷下降。

延續此前數月的頹勢,美國財政部近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去年12月,海外持有者拋售美國國債創1978年1月有記錄以來最高單月拋售紀錄。

同時,美債市場最近的交易也與美股的「春風得意」截然相反,交易邏輯集中在對經濟增長預期放緩之上。

TIC報告:海外持有者單月拋售美國債規模創1978年以來最高

TIC報告顯示,去年12月,海外持有者拋售美國國債規模達773.5億美元,為去年11月拋售額的5.8倍多,創下1978年1月有記錄以來最高單月拋售紀錄。

其中,法國持有美國國債劇減207億美元至1109億美元,在TIC報告列出的主要海外持有者中拋售力度最大,排名從去年11月的第14位降至第16位。當時,法國曾增持220億美元的美債,月度增持規模及當月持倉均創其歷史新高。

不過,主要美債持有者在去年12月大多增持。

其中,中國內地所持美債規模環比增加21億美元,增至1.1235萬億美元,穩坐美債最大海外持有者寶座。此前,中國內地曾連續6個月減持美債。去年11月,中國內地曾環比減持175億美元,為當月美債最大賣家,總持有規模一度降至1.1214萬億美元,為2017年5月以來新低。

美債第二大海外持有者——日本在去年12月的美債持倉環比也增加了57億美元至1.0423萬億美元,已連續兩個月增持。去年11月時,日本所持美債就環比增加181億美元至1.04萬億美元,並脫離近七年持倉最低。此前,日本曾連續三個月削減持倉。

在其他十大美債海外持有者中,僅巴西去年12月持倉環比下降,當月減持83億美元,並已連續4個月減持。不過,其總持倉排名仍保持第三位。

其他前十大美債海外持有者排名也均與去年11月相同,排名第4至第10位分別為愛爾蘭、英國、瑞士、盧森堡、開曼群島、中國香港地區和比利時。英國去年12月增持140億美元,比利時增持127億美元,為連續4個月增持。

除了美國國債遭40多年最大規模拋售外,TIC報告還顯示,去年12月,從美國長期證券、短期證券和銀行中總共凈流出331億美元。其中,外國私人資本凈流出額為23億美元,外國官方資本凈流出額為307億美元。

報告稱,去年12月,外國居民減持了長期美國證券,凈拋售額為914億美元。其中,私人外國投資者的凈銷售額為687億美元,外國官方機構的凈拋售額為227億美元。與此同時,美國居民也減少了對長期海外證券的持有,凈拋售額度為431億美元。

不過,外國居民增持了21億美元美國短期國庫券(T-Bills),其對以美元計價的短期美國證券和其他託管債務的持有量也增加了1032億美元。

對美債的創歷史拋售背後無疑是對美國債務不可持續的擔心。就在TIC報告發布前三天,同樣是美國財政部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國債達到22.012萬億美元,為歷史上首次突破22萬億美元。並且,在過去的11個月中,債務增加了超過1萬億美元。

彼得·彼得森基金會CEO邁克爾·彼得森(Michael Peterson)表示:「我們平均每天支付10億美元的債務利息,並將在未來10年花費驚人的7萬億美元的利息成本。我們必須整頓我們的財政機構,並開始管理我們的國債。」他還將國債不斷增長的原因歸結為「支出與收入之間的結構性不匹配」。在他看來,「最大的推動債務上升的因素是人口老齡化,醫療保健費用高,利息支出增加,加上稅法無法產生足夠的收入。」

經濟增長或難趨穩

美國國債市場近來的交易邏輯則與美股市場截然相反。美股最近的走勢主要反映出對貿易局勢利好前景的樂觀情緒,而美債最近的交易則主要體現出對經濟放緩的擔憂。

「美股已從去年12月24日暴跌後的低點上漲了18%,但當審視債券市場時,國債收益率仍然低得驚人,這反映出債券市場投資者對經濟疲軟以及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性的擔憂。10年期國債收益率至今還未重新測試過其去年聖誕節期間的2.82%的高位,上周五依舊徘徊在2.66%左右。」國家證券首席市場策略師霍根(Art Hogan)表示,「債券市場交易者近來的邏輯是經濟增長無法趨穩,會持續受到全球貿易局勢的拖累。」

目前,尚難判斷美股和美債哪個市場的邏輯是正確的。截至第一財經記者18日截稿時,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2.664%。

上周,美國公布的多項經濟數據確實喜憂參半。美國1月進口價格指數連續第三個月走低,同比下跌1.7%,創近2015年11月來最大同比跌幅。美國1月出口價格同比也下跌0.2%,創2016年1月來最大同比跌幅。此外,美國1月工業產出環比下降0.6%,大幅低於預期的增加 0.1%。美國1月製造業產出環比下降0.9%,創2018年5月份以來最大單月降幅。其中,1月汽車和零部件產出大幅下挫8.8%,為2009年5月以來最大降幅。

不過,美國2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好於預期,並脫離了兩年多低位。但消費者對一年和五年期通脹的預期又均下滑,其中,對長期通脹預期跌至有紀錄以來最低。

瑞銀全球財富管理交易策略師潘迪(Vinay Pande)稱,「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認為經濟增速在放緩,但我們不知道將放緩到何種程度。而債券市場對疲軟經濟數據的反映彷彿其已經預計到了一場經濟風暴或一次衰退。」他指出,債券市場所預計的衰退不一定會出現,「這背後存在著一種類似肌肉記憶一般的邏輯。」

花旗銀行個人金融銀行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部主管吳晶晶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花旗預計美國經濟一季度增長可能放緩,但二季度或將重回增長軌道。

「美國一季度經濟增長或被政府部分關門拖累0.5個百分點,但目前市場已計入這一因素。而接下來,受強勁的增長勢頭、政府停擺影響逐漸消散以及高於預期的稅收返還推動,我們認為,美國經濟或在二季度企穩反彈,且增長動力源可能更多來自於消費,而非投資。」她稱,鑒於對美國經濟繼續保持擴張的判斷,將繼續看好美國國債。

此外,在其他債券方面,她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投資級別債券收益率處在多年以來高位,同時利差拓闊,企業槓桿上升趨向溫和,建議增持,花旗尤其偏好美國短期至中期投資級別債券。

而高收益債券,或垃圾債,在她看來,雖然1月表現優異,但價格快速上漲或難以持續。此外,美股持續上行雖然會帶動高收益債價格上漲,但也會增加其波動。「整體來說,高收益債投資者今年主要獲利可能來自於票息收益。」她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財經 的精彩文章:

三全水餃連續暴雷,速凍食品行業進貨查驗制度形同虛設
萬里之外的智利車厘子成中國年貨爆款

TAG: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