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黃葯子:名字像種子類藥材,實際上是塊根?

黃葯子:名字像種子類藥材,實際上是塊根?

黃葯子也是屬於清化熱痰葯,它除了能治療吐血、咳嗽、百日咳以外,還可以治療癭瘤,是化痰消癭的主要藥物之一。聽名字,它好像是某些種子類藥材,其實不然,它是植物的塊根類藥材。而且,在古時候,這個藥物的原產地就在嶺南地區。

黃葯子治病的故事

《本草綱目》記載,孫思邈千金月令方:療忽生癭疾一二年者,以萬州黃葯子半斤,須緊重者為上。如輕虛,即是他州者,力慢,須用加倍。取無灰酒一斗,投藥入中,固濟瓶口,以糠火燒一復時,待酒冷乃開,時時飲一杯,不令絕酒氣。經三五日後,常把鏡自照,覺消即停飲,不爾便令人項細也。

劉禹錫《傳信方》亦著其效,雲得之邕州從事張岧。岧目擊有效,複試其驗如神。其方並同,惟小有異處,是燒酒候香氣出外,瓶頭有津出即止,不待一宿,火不可過猛耳。

故事講述了治療癭瘤的經過:用萬州的黃葯子半斤,(用質重緊實的為好,若是質地輕虛則用量加倍)。取無灰酒,投藥進之,密封瓶口。用糠火燒之,待酒冷後打開。不拘時飲一杯。三五日後,照鏡子感覺癭消後停止。劉禹錫在《傳言方》里說張岧見過其效果,只不過稍有不同罷了。

黃葯子的來源和作用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黃獨的塊莖。

產地:主產於湖北、湖南、江蘇等地。

性味:苦,寒,有毒;歸肺、肝經。

功效:化痰散結消癭,清熱解毒。

使用注意

本品有毒,不宜過量。如多服、久服可引起吐瀉腹痛等消化道反應,並對肝腎有一定損害,故脾胃虛弱及肝腎功能損害者慎用。

用法用量

1 煎服,5~15g;

2 研末服,1~2g。

3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調敷,或磨汁塗。

黃葯子的服用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無論古今,都認為黃葯子不可長期、大量服用。古時候都認為此葯有毒;現代藥理更是經過實驗和跟蹤,長期大量服用此葯會引起肝損傷。

《開寶本草》:「主惡腫瘡瘺,喉痹,蛇犬咬毒。」

《本草綱目》:「涼血,降火,消癭。解毒。」

因此,黃葯子可以治療:

1、癭瘤

本品能化痰軟堅,散結消癭,可與海藻、牡蠣等配伍同用。

2、瘡瘍腫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本品能清熱解毒,可單用或配其他清熱解毒藥同用。

此外,本品還有涼血止血作用,可用於血熱引起的吐血,衄血,咯血等;併兼有止咳平喘作用,亦可治咳嗽、氣喘、百日咳等。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胡博士說中醫 的精彩文章:

TAG:胡博士說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