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據佛教典籍記載,彌勒同釋迦牟尼一樣,出生在古天竺國,他們在同一時期修行。最終釋迦牟尼證的如來佛位,為現世佛;彌勒成就菩薩果位,將會降生在未來,修成正果,為未來佛。

佛教在秦漢時期就傳入我國,當時東西方正是民族文化大融合時期,東部有秦朝一統六國;西部有亞歷山大建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帝國。由於各帝國版圖的融合,將遠在印度的佛教文化傳播到了中國,開啟了佛教的漢化之旅。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敦煌彌勒菩薩造像(北涼)

在我國彌勒信仰的流行也很早,西秦時就已出現了繪製的彌勒像。宋代以前的彌勒像,主要有菩薩形和如來形兩大類。菩薩形的彌勒像主要表現了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宮為諸天說法時的形象,這時的彌勒像是菩薩裝束,兩腳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腳下垂,右手扶臉頰的半迦思維形,表示彌勒在兜率天宮等待下生的情形。而如來形的彌勒像則是下生成佛後的形象,與釋迦佛的造像大同小異,只是在佛頭肉髻上略有不同。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樂山大佛(通高71米)

此佛立於四川樂山市岷江東岸凌雲山上,又稱「凌雲大佛」。大佛雙手撫膝臨江端坐,雕像相好莊嚴,比例勻稱,氣魄雄偉,排水設施隱而不見,設計巧妙。佛像開鑿於唐玄宗開元初年(公元713年),直至唐德宗貞元19年(公元803年)完工,歷時90年。 被詩人譽為「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萬福閣內供奉的邁達拉佛

萬福閣是雍和宮的第五進大殿,也是最後一正殿。閣中最令人矚目的是用整棵名貴的白檀香木雕成的彌勒像,全重約一百噸,是中國最大的獨木雕像。佛總高26米,地上18米,地下8米,直徑8米,立於漢白玉須彌座上,手持哈達,體態巍峨。據說乾隆帝為雕刻大佛,用銀達8萬餘兩。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西藏日喀則扎什倫布寺的強巴佛像

在西藏,強巴佛,是藏傳佛教三世佛(即過去佛燃燈古佛、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和未來佛彌勒佛)中的未來佛,主宰未來世界,因此倍受信徒膜拜。西藏札什倫布寺中的強巴佛像是世界上最高的銅坐佛,有26.7米高,也是巨型雕塑中的珍品。當時由110個工匠花費4年時間才完成,共耗用黃金6700兩,黃銅23萬多斤,其它珍貴裝飾則更多,是藏族工匠巧奪天工的傑作。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布袋 河南 1486年 大英博物館

大約在五代以後,寺院中開始出現大肚子笑口彌勒佛的塑像。其實這是按照一個名叫契此和尚的形象塑造的。據說唐朝時,明州奉化的龍溪上漂著一捆柴,柴上有一幼兒,有惻隱之心人將其救起,給他取名為"契此",由於長在長汀村,故號"長汀子"。 後來,這孩子長大剃度到香火鼎盛的岳林寺。出家後,他總隨身帶著一個大布袋雲遊四方,人稱"布袋和尚"。後人認為他是彌勒轉世,為他建塔供養。

彌勒佛造像歷史變遷(圖解)

宋代飛來峰彌勒佛造像

杭州靈隱寺前飛來峰上五代、宋元時所刻的各種佛教造像中,就有這樣一尊彌勒像,所雕的彌勒佛像倚坐于山崖上,光頭現比丘相,雙耳垂肩,臉上滿面笑容,笑口大張。身穿袈裟,袒胸露腹,一個按著一個大口袋,一手持著一串佛珠,樂呵呵地看著前來遊玩進香的人們,人們見此像,往往受他那坦蕩的笑容感染而忘卻自身的煩惱。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

圖文部分來源於網路,如有權益影響,請及時告知酌改,感謝!

堅持品質 價值收藏

信仰手工 倦勤禪雕

+

什麼樣的作品能取悅你

你就是什麼樣的人

用你的品味

定義你自己

+

匠人精神 手工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倦勤軒禪意雕刻 的精彩文章:

禪意空間|禪與設計
人間至味是清歡,世間雅士多忘形

TAG:倦勤軒禪意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