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有能力修長城,為何不把重要城牆修到50米到100米高呢?

古代有能力修長城,為何不把重要城牆修到50米到100米高呢?

理論上講,城池的城牆修的寬大高聳,的確可以起到更好的防禦效果。明朝的寧遠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為什麼呢?因為在明朝以前,城池的結構主要以夯土為主,從明朝開始,城池全部都改為磚砌結構,並且在朱元璋「高築牆」理念推動下,明朝的造城運動達到了歷朝歷代的頂峰,城牆的高度和寬度也不斷攀升,超越歷代。我們現今看到的長城,其實基本都是明長城。

而寧遠城的加築背景是在火炮已經大量運用於戰爭,並且寧遠處於明清交戰的前線的前提下,但是寧遠城的城牆也沒有加高到50米甚至100米。寧遠城的城牆高8.5米,基寬6.8米,頂寬4.5米。這是個什麼概念呢?明朝直至滅亡,清軍也沒能攻破這座城池,努爾哈赤甚至還折在了這裡。

這其實說明了一點,戰略運用得當,一樣可以防禦敵人,至於城池的高度,夠用就行,並不一定修的越高越好。古代城池屬於實心結構,修建高度50米甚至100米的牆體,必然導致結構自重超出承受範圍,唯一的辦法就是加大寬度,但如此浩大的工程不僅得不償失(8米就能擋住敵人進攻,為何要修100米),更嚴重的問題是無法抵擋自然侵蝕(下雨、地震等)。

古人是睿智的,並不是說城牆修建得越高就越好,攻入一座城池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城牆只是防禦手段之一,還有護城河,拒馬架等各種手段,而且宋朝以後,火藥的大量使用,更是削弱的城牆的作用,與其傾全社會之力修一座耗時耗力的城牆,不如多方位結合構成一道更有效的防禦體系,而且省時省力又高效,防禦性比高牆更優,何樂不為呢?

綜上所說,鑒於古代生產力及多種社會因素,修建一座您所描述的大型城牆是需要傾全社會之力,花費數載甚至數十載去完成的,產生的社會負面影響是沉重的,古代帝王修葺宮殿都會考慮再三,放棄的也不在少數,可見大型工程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多大,再比如秦長城的修建就是前車之鑒。而這樣建起來的高牆不見得就比標準的防禦性城牆能增加成倍的防禦能力,所以,不如多手段結合,以更少的社會資源構成一道更高效防禦體系,人民可以休養生息,國家才能發展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秋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不乏強盛的王朝,為何始終沒有佔領西伯利亞地區?
魏軍有40多萬,蜀軍只有9萬,諸葛亮為何還敢立刻北伐?

TAG:深秋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