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TPK-KY Q1營收估季減3成;今年全力拚納米銀

TPK-KY Q1營收估季減3成;今年全力拚納米銀

TPK-KY於2/15舉行法人說明會。TPK總經理暨執行長謝立群指出,公司去(2018)年獲利沒有隨營收等比例成長,主要是因為競爭加劇、產品價格壓力增強。展望2019年,公司將精實營運、創造業績成長,透過新材料、新產品,開創新機會。目標2019年把納米銀拉到規模經濟、取代ITO觸控技術。

就第一季來看,TPK策略長劉詩亮進一步說明,第一季是傳統淡季,所有產品線都會進入庫存調整期,預估單季營收可能季減3成左右、回到2018年第三季的水平。在產品組合較不利的情況下,首季營業利益率可能略高於損平、或接近損平,公司會盡量努力維持獲利狀態。

TPK於2019年將力拚納米銀產品導入量產,並期望納米銀觸控材料能夠取代原本的ITO觸控材料。謝立群強調,納米銀產品的獲利率會比現有產品組合的獲利率來得高,初期目標是攜帶型產品和超大尺寸觸控顯示器,現在有5~10個項目正在設計進行。雖然新應用認證還有挑戰,但相信2019年底到2020年初應可開始量產。

針對大客戶將Force Touch設計從新機種移除,公司強調,內部早有預期,因此早就加大力度在推展其他產品業務。預估2019年營收不會受到大客戶移除Force Touch功能的衝擊。

資本支出方面,劉詩亮說明,不論智能手機或平板計算機從設計到外觀都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預估2019年資本支出40億元,會比2018年的60億元更低,也將是公司多年來資本支出最低的一年。預估2019年納米銀產線從前段到後段的產線都會布建完成,投資金額不大,對財務不會造成負擔,最快2019年底、最遲2020年初,就會產生貢獻。

就個別產品線來看,2018年平板計算機對營收貢獻較弱,2019年因為公司在主力客戶供貨份額增加,預估出貨量會成長。筆電應用隨著第二大客戶新產品在市場上消費者接受度提高,2018年出貨規模見放大。大於16寸產品包括all-in-one和公共顯示器、商用顯示器,表現一直都較平穩。車用觸控面板因美系電動車客戶新款車輛量產,2019年出貨可望提升。

客戶組合方面,2018年第四季最大客戶營收佔比66%,第二大客戶比重約16%。前五大客戶比重92~93%,前十大客戶佔全部營收貢獻度達97%。

回顧2018年,TPK表示,2018年公司面對四大挑戰包括:手機銷量下降、平板銷量下降、筆電銷量下降、同業削價競爭,但公司努力拓展業務,營收仍然成長。2019年挑戰會更加劇烈,公司會更努力把握機會。例如TPK現在已掌握納米銀專利及一條龍製程技術,2019年會以新模式、end-to-end解決方案,切入新應用、新市場,包括可撓式觸控顯示及超大尺寸觸控顯示。目標2019年把納米銀拉到規模經濟、取代ITO觸控技術。

TPK 2018年第四季營收426.5億元(新台幣,下同),季增32.5%、年增29.7%,表現優於預期。主因是新產品陸續出貨與智能型手機及大尺寸平板計算機之季節性需求帶動。不過,由於高單價卻低利潤之手機產品於該季出貨量增加,稀釋整體獲利表現,導致單季獲利增幅不如營收增幅,單季凈利1.92億元。全年營收1134.8億元,稅後凈利2.2億元。

在銷售成本結構方面,智能型手機產品組合改變持續對原料成本占營收比重產生影響;加上價格競爭,整體原物料成本占營收比重由前季81.4%、提升至上季達84.1%,為2012年起之新高。此外,因營業規模提升,折舊攤提費用占營收比重由前季5.2%減少至4.4%,人工成本亦由前季占營收6.6%降為 5.6%。

至於2018年第四季營業費用由前季10.4億元增加至13.0億元,主要系反映年度獎金提列及應收帳款融資費用之增加。這是因為公司應收帳款融資成本較短期銀行借款成本為低,所以提高應收帳款融資使用、並同步減少該季銀行短期借款,使得單季利息費用自前季5800萬元減少至3700萬元。

備註:文中所提貨幣單位為新台幣

新聞來源:MoneyDJ新聞

封面圖源:拍信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WitsView 的精彩文章:

小米將秀新機 供應鏈樂

TAG:WitsVie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