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在敵營卻一言不發的不是徐庶,而是另有其人,名字卻鮮為人知

身在敵營卻一言不發的不是徐庶,而是另有其人,名字卻鮮為人知

大家都知道徐庶。在《三國演義》中,徐庶投奔劉備,打了好幾個漂亮仗,成為曹操的心腹大患。曹操於是利用徐母,把徐庶騙過來。徐庶是個大孝子,他在無奈之下投奔曹操,卻讓徐母蒙羞自殺。此後徐庶身在敵營,卻不為曹操獻上一策。在「赤壁之戰」之前,明明看出龐統的連環計,仍然選擇當啞巴。

《三國演義》是一部小說,肯定有一些文學上的加工,和歷史有出入。《三國演義》中是模仿徐母的筆跡寫信,歷史上則是因為在戰亂中,徐母被曹軍掠走。徐庶這個時候方寸大亂,實在是沒法再輔佐劉備,就告辭而別,兩個人好聚好散。

《三國志》對徐庶的記載不多,寥寥幾筆,不過裴松之引注的《魏略》還是有一個小傳的。徐庶和諸葛亮是好朋友,但是因為徐母的緣故,只能分道揚鑣,一個跟劉備,一個跟曹操。諸葛亮後來北伐的時候,聽說徐庶做到曹魏的右中郎將、御史中丞,還感嘆曹魏的人才太多,連徐庶都得不到重用。可能正是因為這一點,《三國演義》中才有徐庶不獻一策的「設定」,但是史料中並沒有記載。

真正身陷敵營,卻一言不發的蜀臣另有其人,但是名氣遠遠趕不上徐庶,甚至鮮為人知。這個人叫做習宏,他和哥哥習珍,都算是劉備的忠臣。劉備剛剛在漢中打了勝仗,坐鎮荊州的關羽就忍不住了,發動「襄樊之戰」。結果江東趁著關羽出兵,偷襲了荊州,最後斬殺關羽。

當時荊州士氣低迷,各地望風而降。習珍當時本來想作抵抗,習宏知道這樣做無異於以卵擊石,肯定打不過,於是勸下習珍,讓他先委曲求全,然後再作打算。習珍假意投降,暗中和樊胄(《襄陽記》中記載為樊胄,《江表傳》中記載為樊伷)約定起兵。結果樊胄被潘浚輕鬆解決,習珍也在山窮水盡之下自殺。

習珍可以說是忠烈之臣,習宏倒是沒有自殺,但是在江東也是一言不發。你問我啥,我都不說話。這個在《襄陽記》中是有明確記載的。所以說,徐庶雖然蹉跎一生,沒有立下什麼功績,但是「不發一言」還是捉摸不清的事情;而《三國志》中名不見經傳的習宏則做到了這一點。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襄陽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見微知著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她為皇太極生下一子,卻被皇太極改嫁給大臣,還嫁了兩次

TAG:見微知著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