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曾國藩:只要學會求人,無論生活有多窘迫,都能絕地逢生

曾國藩:只要學會求人,無論生活有多窘迫,都能絕地逢生

會求人的人,一般都是能做大事的人。歷史上關於求人最著名的故事,當數三國時期的劉備,他為了求諸葛亮出山,可說是煞費苦心,最終與曹操、孫權三分天下。

小編要說的這個人,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他就是晚清文人們的楷模曾國藩。曾國藩之所以能成為晚清名臣、湘軍統帥,與他善於求人有很大關係。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只要學會了求人,無論地位有多卑微,生活有多窘迫,都能絕地逢生,最終走上成功之路。

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曾國藩作為湘軍統帥、兩江總督,是大清王朝的頂樑柱,求他的人自然很多,還用得著求人嗎?

其實,曾國藩也有過一段十分迷茫的歲月,如果他不善於求人,恐怕也不會成為萬人敬仰的大人物了。

曾國藩剛剛進入京城,在翰林院實習期滿的時候,就因為不會求人而差點被人遺忘。

進士們在翰林院實習期滿後,按照大清王朝的規定,還要進行最後一道面試,即殿試。只有通過皇帝的面試,進士才能被安排各種官職。當時和曾國藩在翰林院實習的一共有5名進士,除了他,都是很富足的人。

晚清時期,官場腐敗,即使是要參加殿試,如果沒有銀子賄賂吏部的官員,也是一件讓人心煩的事情。曾國藩看著另外4名實習生一個個拿到吏部的通知後,在吏部官員的帶領下,去皇宮參加了皇帝的面試,然後又喜笑顏開地離開翰林院,到相關部門當官去了。

曾國藩看了十分羨慕,寒窗苦讀20多年書,就是為了能有一天為朝廷效力,可現在連最後一次考試也因為自己無錢和不會求人而變的遙遙無期。好在吏部的官員也不敢太過於放肆,將曾國藩一直雪藏了半年後,見實在撈不到油水,只好帶他去見皇帝。

這次經歷讓曾國藩刻苦銘心,他清楚地認識到,在腐敗的朝廷中,如果沒有銀子,就要學會求人,只有學會了求人,才能快人一步,搶佔先機。

有了清醒的認識,留在翰林院工作的曾國藩格外留意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他決定尋求當時權力最大的軍機大臣穆彰阿的幫助。

穆彰阿雖然是曾國藩會試時的主考官,但並沒有什麼交往,師生的名聲也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話罷了,並無真正的師生情誼。

但聰明的曾國藩決定將這件事情做實了,他投其所好,將自己收藏多年的一幅宋代米芾的字體送給穆彰阿作為見面禮。

穆彰阿是一個收藏迷,見了米芾的真跡,十分開心。曾國藩很聰明,見穆彰阿心情大悅,乘機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名義,順利成為穆彰阿門下的首席大弟子。

從此以後,在穆彰阿的提攜下,曾國藩在官場上順風順水,很快就做到翰林院侍講的位置上,成為朝廷中的中層官員。而這也成了曾國藩成功的先進經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客多邦 的精彩文章:

TAG:客多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