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韓蒙: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四個自覺意識

韓蒙: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創新的四個自覺意識

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醜。馬克思的理論創造離不開對人類解放的根本途徑和德國現代化道路的不斷求索;同樣,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理論初心和落腳點也始終是為人民謀福利、為民族謀復興。2018年,既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的經典時刻,也是中國的真理標準問題討論和改革開放40周年、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時刻。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創新,不僅為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造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更是塑造了一批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使命擔當和自覺意識,即哲學研究的時代意識、追根溯源的問題意識、構建話語的自主意識、走向世界的戰略意識。當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這是一個需要理論而且一定能夠產生理論的時代」時,無疑是道出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面對新時代問題的理論心聲和深切期盼。

「新時代」的哲學自覺:

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時代意識

社會大變革的時代,一定是哲學社會科學大發展的時代。在思想史上,黑格爾最先指認了哲學的時代定位:哲學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時代。妄想一種哲學可以超出它那個時代,這與妄想個人可以跳出他的時代……是同樣愚蠢的」[1]。在相似意義上,馬克思將哲學進一步闡釋為「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是「當代世界的哲學」和「文化的活的靈魂」[2] :一方面,時代是在群眾的社會實踐中不斷生成和建構的,是科學理論引領下的實踐進程,因而是在哲學中被把握的時代,「現實本身應當力求趨向思想」;另一方面,任何哲學思想都是時代的產兒,每個原理都有其出現的實際,而脫離了蘊含社會歷史內容的現實世界,思想將淪為馬克思持續批判的「意識形態」。

正是馬克思揭示的上述哲學與時代的互動關係,即時代的哲學自覺與哲學的時代定位,為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正確把握他們所處時代的現實、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提供了時代意識和方法論依據。回顧2018年度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這種時代意識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構築的新時代中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2018年4月,在華中科技大學召開的以「新時代社會認識與國家治理」為主題的第十八屆「馬克思哲學論壇」中,學者們圍繞如何科學地認識新時代的實踐需要和理論需要展開了集中討論。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副總編孫麾指出當代馬克思哲學研究的任務:立足於哲學對中國問題的深切把握、對中國道路的深刻表達、對中國改革的理論創新,在馬克思倡導的這樣一種思想趨近於現實的運動中,站在新時代的高度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想像力、思想建構力以及對現實的有效解釋力。同時,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主辦的「馬克思哲學與當代中國——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論壇和以「馬克思哲學與時代精神」為主題的第五屆全國馬克思哲學青年對話會,都將哲學與時代的互動關係置於討論的中心。與會學者達成共識,真正的哲學要緊密地把握時代的精神,當下是哲學面臨挑戰與機遇並存的時代,是推動中國哲學實現突破和飛躍的重要契機。此外,在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對話《資本論》: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新時代」論壇上,中國社會科學院崔唯航研究員也提出,作為時代精神的真正的哲學,意味著它具有把握時代脈搏、反映時代規律、聚焦時代實踐、回應時代問題的思想特性;研究馬克思是如何把握他所處時代的現實,對於我們思考新時代的現實問題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二,在哲學與時代的歷史性關聯中梳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學術史。吉林大學孫正聿教授從學者使命的視角指出:改革開放40年來,在推進社會解放思想和實現自身思想解放的相互激蕩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學術界「注重捕捉具有時代特徵的重大前沿問題,注重汲取國內外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開展跨學科的綜合性研究,注重以理論的方式推進當代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3] ,自覺地承擔起了學術研究的根本使命。北京大學楊學功教授依據研究主題、研究取向、研究方式將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劃分為三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基於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討論,在認識論研究、價值論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科建設和哲學教科書體系改革等方面取得突破;20世紀90年代,「問題意識」充分凸顯,研究重心發生轉移,主要成果體現在領域(部門)哲學研究迅速崛起;進入21世紀,形成了馬克思文本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資本論》哲學研究(資本邏輯)、政治哲學研究等重心,重釋歷史唯物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成為學界關注的焦點[4] 。復旦大學陳學明教授在以「當代世界變化與21世紀國外馬克思主義」為主題的第十三屆全國「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主題發言中也指出,中國在改革開放40年的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可以總結為20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90年代初到21世紀初、21世紀初至今這樣三個階段,它們表明我國的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走過了一條由引介、研究到批判的發展之路。

第三,在回應新時代提出的新問題中探索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當代形態。基於改革開放進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的不斷改善,「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逐步成為「新時代」的重要標識和主要訴求。面對新的時代問題,在2018年10月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與人的發展」為主題的中國人學學會第二十屆年會上,與會學者對「美好生活需要」這一概念進行了多維的闡發。其中,首都師範大學陳新夏教授認為,關注自由發展、追求人的自我實現、滿足人的精神需要構成了對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哲學闡釋。

在馬克思故鄉「遇見中國」:

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問題意識

2018年的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在馬克思的故鄉——德國邊境小城特里爾、馬克思曾經長期居住的城市——英國倫敦,以及始終秉持並發揚馬克思哲學精神的中國大地,都以不同形式紀念著這位偉大的哲學家、革命家。馬克思是特里爾的,更是世界的,除了特里爾城的馬克思故居系統地展示著他一生的主要活動和業績,電影《青年馬克思》(Der Junge Karl Marx)也在全球同步上映,大英圖書館舉辦的特別展覽「卡爾和埃莉諾·馬克思」展出了許多珍貴文物:從第一版的《共產黨宣言》,到馬克思使用過的閱覽卡,一件件展品訴說著馬克思執著奮鬥的一生。在中國,除了由官方策劃、學界參與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社會主義「有點潮」》《馬克思是對的》通俗理論對話節目等等各種活動之外,中國馬克思主義者在經典文本的考證與重釋、思想史語境的還原與反思、馬克思哲學的青春化與大眾化闡釋等幾個層面,也作出了重要的理論推進,真正實現了在發展馬克思中「回到馬克思」、帶著中國道路的問題意識重訪馬克思的故鄉。

第一,在經典文本的考證與重釋中廓清馬克思主義走向當代的學術路徑。在2018年年初,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北京大學教授聶錦芳和他帶領的團隊,在多年廣泛搜集文獻和悉心解讀內容基礎上完成並出版了十二卷本《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正如該書序言所說,文本研究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基礎,是理解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途徑,因而應該是每個馬克思主義研究者的分內之事」[5] ,從而在紮實的文本研究基礎上推進思想研究、理論建構,提高對現實問題的解釋力。在南京大學開幕的《風雲激蕩200年——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歷史文獻展》上,馬克思珍貴手稿《布魯塞爾筆記》亮相,成為目前國內保存的唯一一份相對完整的馬克思手稿,為近距離地考察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心路歷程和時代追問提供了文獻依據。同時,中國社會科學院畢芙蓉研究員在分析《共產黨宣言》時強調,對文本及其原理不能採取教條式理解而應該以文本創作、原理闡發的具體時間、地點和歷史條件為轉移,將《共產黨宣言》作為歷史性文件的同時開掘其可能性空間[6] 。可以說,對經典文本的重釋啟迪我們,馬克思的文本本身不是抽象的空論或封閉的對象,甚至也不完全是他本人生命歷程和人生體味的記錄,而是他對自己所處時代重大的社會問題、實踐問題和理論問題的診斷和解惑,更是他對人類文明發展規律的思考和探究。

第二,在思想史語境的還原與反思中打開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的理論視野。在吉林大學召開的「青年馬克思哲學思想研討會」中,清華大學夏瑩教授指出:「無產階級」概念的誕生語境是一個在法國的德國人在哀嘆落後的德國和先進的法國之間的時間上的錯位,是基於德法對比、受到法國國民性的感召而產生的一項富有創造性的發明。中國人民大學郗戈教授以《共產黨宣言》中「魔法師」和「魔鬼」隱喻的典型案例分析了文學意象和哲學表徵之間的深層次關係,指出同為時代精神的文學與哲學之間的差異。與此同時,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的「馬克思與19世紀歐陸思想」青年學者對話會中,學者們分別從康德與馬克思的哲學人類學、馬克思與啟蒙主義的推進與斷裂關係、馬克思與克爾凱戈爾的思想比較、馬克思與達爾文的思想關聯、馬克思與蒲魯東主義的理論爭鋒、馬克思社會主義理念的思想史圖景等不同角度,揭示了作為一個19世紀人的馬克思,如何在與19世紀歐陸思潮的對話與競爭中完成思想蛻變的。這種蛻變本身也昭示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理應具有接續傳統、融匯中西的理論胸懷和廣闊視野。

第三,在馬克思哲學的青春化與大眾化闡釋中重塑馬克思的思想肖像。使馬克思走向當代的重要思想前提是對其生活形象的真實描繪和思想肖像的青春化闡釋。在這方面,清華大學夏瑩教授以微信公眾號上發表的文章和喜馬拉雅App上的系列音頻「趣讀馬克思/10分鐘馬哲課」為藍本寫就了《青年馬克思是怎樣煉成的?》,這是國內首部由公眾號文章集結而成的學術著作,貫穿了馬克思青年時代的詩作、小說、博士論文、政治評論以及未發表的手稿,通過「趣讀馬克思」這種活潑的形式,重塑了青年對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青年馬克思思想肖像的認知。此外,由中宣部理論局、江蘇省委宣傳部、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聯合製作的5集通俗理論對話節目《馬克思是對的》,也邀請了包括中國人民大學郝立新教授、張曉萌副教授和南京大學周嘉昕副教授等在內的數十位馬克思主義學者,分別講述了《你好,馬克思》《洞悉世界的眼睛》《不朽的〈資本論〉》《解放全人類的胸懷》《千年思想家》,用喜聞樂見的形式將信仰的種子種進青年心中。這些新穎形式,將時代之問融入到趣讀經典和趣味問答中,成為馬克思主義哲學時代化、大眾化的最新嘗試。

「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

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自主意識

改革開放的偉大進程與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蓬勃發展,在實踐與理論的不同層面構築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境界。改革開放的40年是中國社會經歷巨大變化、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40年,這種巨變的重要理論成效就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特別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的跨越發展和不斷創新。伴隨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如何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加強概念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自主性,成為新時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理論議題。在改革開放40年之際的2018年,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自主意識主要表現在方法論立場、理論構建、概念生產和國際視野幾個方面。

第一,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方法論,推進立足中國現實的獨創性理論。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野中,社會現實並不是被直接給予的,而是需要透過科學的方法論來把握其內容;從根本上上說,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話語,不是一種被外在賦予中國特殊性的、既定的話語,而是從中國社會現實內部孕育而生的自主性構建,是與改革開放實踐進程相呼應的理論創造進程。正如復旦大學吳曉明教授以「擺脫『有學無思』獲取『自我主張』」為線索指出的:一種學術的真正成熟,一定要在特定階段逐漸擺脫「學徒狀態」,並開始獲得「自我主張」;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就意味著一個歷史性實踐的轉折點,這必將為學術上的這一轉折提供積極動力[7]。對此,在蘇州大學召開的以「中國話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創貢獻和基本框架」為主題的研討會中,多位學者圍繞構建中國話語的馬克思主義新形態展開討論。其中,南開大學王南湜教授認為,構建中國話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還應以歷史唯物主義方法論為指導原則,在中西社會結構、觀念發展邏輯對比中,在中國社會實踐基礎上加以切實推進。南京大學唐正東教授則指出,構建中國話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既要弄清馬克思主義哲學本身的核心要義,而且還要弄清當代中國實踐的核心本質,把現象問題上升到生產力與生產關係矛盾運動規律的角度來理解,用規律來推動概念的研究和實踐的發展。

第二,堅定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提煉立足中國經驗的標識性概念。任何理論的構建都離不開概念。獨創性理論的構建需要立足中國經驗的標識性概念。然而,中國社會現實的持續發展與複雜變化,致使相應的概念很難有效地、及時地與之匹配從而給出適宜的理論說明。一方面,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在快速現代化的過程中已經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形成和積累了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國家制度建設的豐富經驗,這些現象都亟需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的解釋。另一方面,中國現有的哲學社會科學領域的許多學科建構和概念是從西方學習移植過來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社會所發生的翻天覆地變化,中國現實、中國經驗和中國問題已經很難用西方那一套學科概念體系來解釋。雲南大學周平教授將這種情況稱為中國話語建構的「概念短缺」難題,而解決的途徑就是提高「概念供給」的主動性與有效性,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梳理出有用的概念、從中國的經驗中提煉出新概念,從而打造易於為國際社會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8]。中央編譯局楊金海研究員也在相似意義上指出,中國話語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建構要從馬克思主義的概念發展史角度弄清概念、術語、體系,在中西對比的基礎上進行建構,立足於當代實踐,總結中國經驗,做到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三者的統一。

第三,加強學術話語體系建設,培養立足中國問題的國際型人才。在構建中國的哲學社會科學、處理對外學習和自我主張的關係時,尤為需要關注的就是話語體系的建設,要儘力消除中國與世界之間的「隔膜」,改變「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困境,讓世界知道「學術中的中國」「理論中的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中的中國」。為此,中國的馬克思主義學界在2018年作出了諸多的努力:從2018年5月在北京大學召開的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到同年8月召開的以「學以成人」為主題的世界哲學大會,從4月中國人民大學主辦的「馬克思與現時代: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國際高端論壇」到10月復旦大學主辦的「首屆國際青年馬克思主義學者論壇」,等等。上述一系列的國際學術活動,不僅從更多維的視角來研究、闡發了馬克思主義的當代價值和世界意義,增進中外馬克思主義學者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在世界哲學視野中呈現了中國道路的獨特理論意義、提出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自我主張,由此也表明了中國理論在新時代承擔世界發展新路向的歷史使命。

世界社會主義語境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的戰略意識

中國話語的自主構建是在世界社會主義進程中展開的。伴隨2008年前後嚴重的金融危機,世界格局經歷著劇烈分化、調整,馬克思主義的「幽靈」再次遊盪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無論是西方學術界、政界還是普通大眾,都掀起了一股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熱潮。資本主義世界的民主社會主義、生態社會主義與發展中國家的民族社會主義等並行發展、流派紛呈。在此背景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受住了歷史與現實的巨大考驗,以其偉大的建設成就,獲得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始終在中國大地上高高飄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國內多個重要場合闡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探索人類的共同價值和新型的全球治理模式。與之相呼應,中國馬克思主義者也在學理層面從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史根據、概念辨析和社會主義的當代呈現幾個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中國馬克思主義者推動自主話語「走出去」的戰略意識。

第一,揭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實踐基礎,呈現社會主義中國的責任擔當和戰略眼光。中國社會科學院李景源研究員認為,伴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治理和中國新的領導角色已經成為國際討論的熱門話題,在改革開放和「一帶一路」的經濟成就基礎上,以共商、共建、共享為核心理念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開始為國際社會所認可和讚許,並在本質上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堅持的霸權主義和「價值觀外交」[9] 。上海大學孫偉平教授則從價值觀的視角指認了「人類共同價值」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靈魂和精神支柱,通過「全球普遍交往」尋找共識,尋求相互包容、和平相處,直面全球性問題,建立合理公正、和諧有序的國際新秩序[10] 。中國社會科學院張雨佳副研究員從正義觀的視角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實現全球正義提供了現實主義的策略選擇,為中國塑造「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創造了新型的話語機制。

第二,追溯人類命運共同體概念的思想史根源,探求共同體建構的中國語境。在首都師範大學於2018年5月和12月主辦的以「馬克思的共同體思想及當代價值」和「全球化背景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為主題的論壇中,學者們圍繞共同體概念以及民族個性與人類命運之間的辯證關係展開了集中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李鵬程研究員系統梳理了從古希臘哲學到德國古典哲學的西方思想史中的「共同體」概念,將馬克思的「自由人的聯合體」和共同體勾聯起來。清華大學鄒廣文教授圍繞「民族文化個性與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主題,闡述馬克思、恩格斯理解共同體的辯證原則。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主任崔新建則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化基礎出發,將這一基礎概述為對人類命運的共同認知、共同價值理念、共同行為規範、共同生存發展方式。中國人民大學臧峰宇教授圍繞「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核心要義與中國語境」指認了超越「虛幻的共同體」的將是「真正的共同體」即共產主義、社會主義。

第三,闡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屬性,開掘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當代呈現方式。在一定意義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實現了社會主義話語體系的革新。這是因為,對世界社會主義運動而言,雖然「階級」「共產主義」「社會主義」等概念仍然活躍在政治話語之中,但由於理論上積澱不足,既難於實現理論的革新,也難以有效地引領實踐。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所說:「面對複雜變化的世界,人類社會向何處去?亞洲前途在哪裡?我認為,回答這些時代之問,我們要不畏浮雲遮望眼,善於撥雲見日,把握歷史規律,認清世界大勢」[11] 。這種大勢就是,一方面直面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現實困境,應對世界性和平與發展問題,提出了對人類前途命運的積極謀劃;另一方面為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以來的世界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新的話語,有助於在新的範式下團結社會主義力量,推動人類文明的進步、發展。由此,關於馬克思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念與共同體概念、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深層理論關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互動關係,還有待進一步的深化研究。

馬克思曾經指出,無產者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拋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陳舊的骯髒東西。同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也只有在社會革命中才能實現自我革命,只有在深度參與改革開放進程、奮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才能破除視野迷障和理論局限、獲得自覺的意識,從而成為面向時代問題、回歸馬克思初心、自主開闢中國道路、謀劃人類未來命運的「革命家」。這是一個永遠在路上的覺醒歷程。正如德里達所說,從馬克思哲學精神中汲取的靈感,首要地就是「一種隨時準備進行自我批判的步驟。這種批判在原則上顯然是自願接受它自身的變革、價值重估和自我再闡釋的」[12] 。因此,對於中國馬克思主義者而言,2018年只是起點,伴隨改革開放再出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革命的,必將是中國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新理論與當代建樹。唯有如此,方可無愧於我們的革命導師、無愧於一個偉大的時代!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注釋:

[1]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商務印書館1961年版,第12頁。

[2]馬克思:《第179號的社論》,《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0頁。

[3]孫正聿:《學術的使命與學者的擔當——改革開放40年的中國學術》,《社會科學戰線》2018年第11期。

[4]楊學功:《改革開放40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的歷史和邏輯》,《京師文化評論》2018秋季號。

[5]聶錦芳:《重讀馬克思:文本及其思想》,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8年版,總序。

[6]畢芙蓉:《:一個歷史性文件》,《馬克思主義哲學論叢》2018年第2輯。

[7]吳曉明:《擺脫「有學無思」獲取「自我主張」》,《解放日報》2018年12月11日。

[8]周平:《概念供給:中國政治學構建的關鍵》,《江漢論壇》2017年第11期。

[9]李景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何以可能?》,《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6期。

[10]孫偉平:《價值觀的力量——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價值表達》,《哲學研究》2018年第3期。

[11]習近平:《開放共創繁榮 創新引領未來——在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新華網2018年4月10日。

[12]雅克·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何一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 的精彩文章:

魏志奇:新時代社會公平保障體系的新境遇新路徑
包剛升:世界政治——打通比較政治與國際關係的新視角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