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春節電影票漲價是「吸金」嗎?

春節電影票漲價是「吸金」嗎?

據新華社電 各路大片激烈競爭的春節檔已經結束,電影總票房超58億元,票房成績超過2018年春節檔。正如硬幣的正反面,今年春節檔亮點之外也伴隨著「槽點」——電影票漲價。一張價格上漲的電影票是觀眾錢包的「吸金石」,還是電影品質的「試金石」?

票價翻倍漲的行為屬於春節檔的短期調價

今年春節檔共有8部新片上映,其中《流浪地球》以6天20億元票房居首,《瘋狂的外星人》與《飛馳人生》分列二、三名。除了電影內容,電影票價的上漲也吸引了很多關注。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2019年春節檔平均票價為44.62元,比2018年春節檔的39.72元上漲12.3%,為2014年以來提價幅度最大的一年。

電影發行人員袁昕雨說:「今年春節某些三、四線城市影院票價翻倍漲的行為,屬於春節檔的短期調價,不太可能一直持續。」

記者採訪了解到,安徽省安慶市某影院大年初一《瘋狂的外星人》票價為60元,而近日則跌到了37元左右。

在票價總體上漲的同時,今年春節檔高、低口碑電影票房冰火兩重天的現象更為明顯。《流浪地球》從初一的總票房第四位一路超越,成為遙遙領先的春節檔票房冠軍,而某些影片卻表現平平。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的下沉,三、四線城市漸成票房「主力」。光大證券研究員孔蓉表示,從實際情況看,三、四線城市的觀影需求彈性較大,即漲價後部分價格敏感型觀眾可能會放棄觀影。

觀眾尊重正版才能促進中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

與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上漲一起引發關注的,還有盜版問題。記者在某二手網站上搜索「電影」二字,就出現了「院線同步電影,只需1元」的信息,其展示內容中就包括《流浪地球》《瘋狂的外星人》等春節檔熱映影片。

「監管打擊盜版是一方面,觀眾的自覺也很重要。」業內人士表示,不願看高票價電影的觀眾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支持正版的選擇,比如提前購買票價較低的預售,或等電影檔期下線後在視頻網站上看正版影片等。「觀眾尊重正版才能促進中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與此同時,電影行業多生產高質量影片,才是電影市場的發展之本。」

票補少、成本高 票價上漲背後有原因

縱觀近年數據,無論是春節檔還是全年的電影平均票價,其實都處在逐步上升的趨勢中。其背後的原因值得關注。

票補逐步取消,「九塊九」低價票難再現

多位業內人士提到,片方依靠「燒錢」壓低票價,以期用低價把觀眾「騙」進電影院看「爛片」的歷史已經過去了,「如今只要是爛片,再便宜大家也不願意看」。當片方更願意把補貼放在預售階段以拉升排片率的時候,正式上映階段幾乎沒有補貼,票價自然會整體上升。

一些城市影院生存不易,春節檔賺錢效應突出

袁昕雨表示,對於三、四線城市來說,近年來影院擴張的速度已經超過了其觀影人次的增速,影院平日的上座率並不理想,而「票不愁賣」的春節檔成為其全年重要的收入來源。「對於小影院而言,春節檔能佔到其全年收入的20%到30%。」孔蓉說,尤其三、四線城市影院數較少,便於聯合提價。

觀眾與片方地位變化,票價開始匹配作品質量

電影從業人員黃永帆說:「以前國內許多觀眾是沒有觀影習慣的,我們必須壓低票價把人『拉』進電影院,這使得觀眾付出的票價和片方的投入成本是不成正比的。如今觀眾有了觀影意願和分辨電影品質的能力,好作品有匹配其質量的價格,也會成為正常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