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微生物學博士的一天

微生物學博士的一天

「科學家的一天」是由科研人員撰寫、描寫科研人員日常的系列文章。今天,我們將帶您走進一名微生物學博士Roopali Rajput生活中的一天。

我的一位研究生教授維尼塔金達爾(Vinita Jindal)博士曾經說過,「獲得博士學位並不容易。」「壓力,壓力,壓力,你需要學會如何應對壓力。」這句話是研究生院的醫生查魯·蘇丹(Charu Sudan)說的,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對知識的渴望,想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夢想,以及認為科學研究是一種相對公平的職業,這三個因素吸引我進入研究領域。但是,當我開始學術研究,我意識這非常具有挑戰性。

一開始,我是大學微生物系的一名初級研究員,幸運的是,接下來的7個月,我沒有受到實驗室政治活動的波及。我因參與的研究項目被任命為國家免疫研究所的一員,這是一段我非常喜歡的經歷,後來又重新回歸大學實驗室。

我的工作主要是開發各種抑制流感病毒在體外和體內複製的方法。最初,我研究了RNAi製劑,即siRNA、核糖酶(Rz)和嵌合siRNA-Rz構建物對細胞系和小鼠模型病毒傳播的影響。後來,我轉到免疫學參數,如細胞因子譜,細胞介導的免疫反應,以及用於診斷和/或治療分子的重組單克隆抗體的產生。

作為一名博士生,我遇到的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保持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同時還要顧及實驗室之外的社交生活。有時候,工作非常耗時,這會激發出我的工作狂傾向,尤其是當工作量超出我的承受能力的時候。這時,就需要一些與朋友交流這類簡單的事情來調劑生活狀態。

在印度,對於博士生來說,家庭在求學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些學生很幸運地能在家人的陪伴中完成博士學位,能夠得到家人經濟和情感上的支持。而另外一些人則不得不一邊忍受遠離家鄉的思鄉之苦,同時還要應對艱苦的學術生活。我很幸運,從研究生開始就得到了父母和哥哥的全力支持。無法想像,如果沒有他們的鼓勵和指導,我將如何完成學業。

很多研究人員在從事研究時對實驗室工作有很深的感情,學術生活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他們的性格、社會行為和對周圍人的態度,因此家庭的支持更加珍貴。

從積極的角度考慮,一個人拿到博士學位的過程中,不僅獲得了相關的專業知識,而且也成為了一個獨立,擁有自我意識的人。在獲得這個學位的過程中,我獲得了耐心、慷慨、忠誠、善良、仁慈、真誠、善於傾聽的美德,以及分析能力,現在我擁有了更好地保持工作與生活平衡的能力。

我每天都會進步一些,這些點滴進步疊加在一起成就了今天的我。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台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生物技術網 的精彩文章:

Nature:睡眠,或是最好的「速效救心丸」……
敗也脂肪,成也脂肪!

TAG:中國生物技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