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後悔沒帶三腳架?這 6 套「補救」方案讓你不會白跑一趟

後悔沒帶三腳架?這 6 套「補救」方案讓你不會白跑一趟

三角架是個好東西,我想道理大家肯定都懂,但一想到那麼沉,再加上攜帶不方便,往往都是放在家裡吃灰。可如果要是眼看需要三腳架才能拍攝的美景就這樣錯過,那滋味也是相當地難受。

因此,好機友攝影分享的這篇文章就給大家提供幾套「補救方案」,讓您不帶三腳架,也能拍出滿意的畫面

1、提高感光度

在室內、弱光環境下手持拍攝,很容易出現「手抖」導致畫面模糊,這都是由於環境光線不足導致快門速度過低。

手動調大光圈或提高感光度,可以有效避免快門速度過低的趨勢;利用「自動 ISO」功能,設定快門速度下限,也可以解決這一問題。

如下圖所示,在「最低快門速度」選項中,把「自動」調整為一個較高的數值(參考當前鏡頭的安全快門速度),相機就會自動調整感光度的同時,保證快門速度不會過低。

當然,高感光度會導致噪點增加畫質降低,但總比因為手抖把整個畫面都拍糊要好得多,兩害相權取其輕嘛!

2、使用廣角鏡頭

剛才提到了一個詞,「安全快門速度」,它的含義就是「當前鏡頭在手持拍攝時能保證清晰的最低快門速度」,低於這個數值,就可能發生手抖現象。

而安全快門速度的數值,一般是「1 除以鏡頭焦距」。比如說,當你使用 200mm 長焦鏡頭時,安全快門速度是 1/200 秒。也就是說,焦距短的鏡頭,安全快門速度的數值較高。

所以,如果需要手持拍攝,盡量用焦距短些的鏡頭,或把變焦鏡頭擰到廣角端,這樣能提高拍攝成功率。

不過,並不是說你用 16mm 廣角鏡頭,保持快門速度不低於 1/16 秒就沒事。由於人體生理結構,還是盡量別讓快門速度低於 1/60 秒,否則很容易發生手抖現象。

3、開啟防抖功能

不少鏡頭上會有個 VR 或 STABILIZER 擋位,這就是專為手持拍攝設計的鏡頭防抖功能。不同的鏡頭,防抖效果也不一樣,具體請參考說明書。

開啟鏡頭防抖功能後,你可以使用更低的快門速度而不會導致手抖。比如說,原先的快門速度不能低於 1/60 秒,開啟 2 擋防抖後,快門速度不低於 1/15 秒就行。

需要注意的是,這個功能僅限於手持拍攝,當你使用三腳架拍攝時請把它關掉。在上腳架後,防抖系統不僅幫不上忙還添亂,會產生額外的振動,影響拍攝畫質。

某些廠家和機型的防抖功能,是分為三個擋位的:OFF、NORMAL、ACTIVE。OFF 就不用說了,另外兩個擋位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來說,NORMAL 是適合拍攝靜態題材時使用,能同時針對上下和左右方向的抖動進行補償計算;而 ACTIVE 是在拍攝動態題材,攝影師本身就在運動的情況下使用,不會對左右方向的抖動進行補償計算。

某些機型的機身,也自帶防抖功能。那麼,機身防抖和鏡頭防抖,是否可以進行疊加呢?答案是:有的廠家可以,有的廠家不可以......

順帶一提,即使機身和鏡頭防抖能進行疊加,最終的防抖效果也不會超過 6.5 擋。

4、實時取景、反光板預升與延時自拍

除了不手抖之外,你還需要盡量避免產生其它形式的振動。當我們按下快門時,反光板會升起再落下,造成振動;而如果你啟動實時取景,反光板會保持升起的狀態,這樣就避免了反光板起落造成的振動。

除此之外,用手按快門的過程也會導致額外振動,尤其是你控制不住手勁的時候。你可以用 2 秒延時自拍的功能,把拍攝和按快門的過程分開,減少振動。

2 秒延時自拍的設置界面

5、增強穩定性

恰當的相機手持姿勢,可以極大增強穩定性,減少手抖發生的概率,並可以使用低 1 到 2 擋左右的快門的速度。

除了改善手持姿勢以外,你還可以在環境中尋找支撐點。你可以尋找欄杆、窗檯,甚至是平整乾淨的地面或你的攝影包,來作為穩定的「基底」,放置相機。

你也可以在手持時靠著穩固的平面,比如說肩膀頂在牆壁/樹木/電線杆子上,或者把手肘支在欄杆/窗檯/地面上,這都有助於提升手持穩定性。

6、嘗試連拍模式

連拍模式,不光是高速連拍,也有不那麼高速的「低速」連拍。這項功能,可以讓你「突破」安全快門的限制,使用低 1 擋的快門速度。

比如說,本來你這個鏡頭的安全快門數值是 1/60 秒,而當你使用 1/30 秒進行連拍時,會拍出數張照片,而其中可能有一兩張是清晰的。

不同的相機,連拍模式帶來的「突破」效果也不大一樣。你可以先做做實驗,看看你家相機的連拍模式能降低多少擋快門速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機友攝影 的精彩文章:

Lightroom文章35——使用調整畫筆工具分區美化照片
你必須知道的拍攝煙霧技巧

TAG:好機友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