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腎衰5年,他是如何將肌酐控制在500以下的?兩個細節可以借鑒

腎衰5年,他是如何將肌酐控制在500以下的?兩個細節可以借鑒

你的血肌酐控制得怎麼樣?有位腎病患者,5年前血肌酐就升高了,但這麼多年依然控制在500μmoI/L以下,你知道是怎麼做到的嗎?


肌酐升高意味著治療的改變

肌酐升高意味著治療的改變

通常血肌酐超過130μmoI/L就算「明顯升高」了,也就意味著腎病由「炎症反應階段」進入了「腎衰階段」。

治療方案也會發生變化,從單純抑制癥狀,變成重點保護腎功能。

目前比較普遍的做法是增加擴張毛細血管、調節機體免疫的藥物,中藥、西藥都有一些,目的是加強腎細胞工作血氧供應的基礎上,防止更多的炎症反應。

此時,醫生的關注點也從化驗單上的數據變化,變成了患者本人的治療感受。因為此時腎病檢查已經無法準確判斷腎病的真實狀況,尤其是對腎功能的監測,只能通過並不準確的血肌酐來幫助判斷。但此時患者「無法平躺」、「睡不著覺」、「胸悶氣短」、「頭暈」等感受,卻比化驗單更加直觀和準確。


血肌酐500μmoI/L是個節點

血肌酐500μmoI/L是個節點

大部分醫生認為,血肌酐達到500μmoI/L,就要做好透析的準備了,甚至糖尿病腎病患者此時已經開始透析了。

血肌酐500μmoI/L算是一個節點,粗略地將腎衰階段劃分成兩部分,前一部分還能「主動出擊」,保護腎功能;後一部分只能「被動防禦」,維持腎功能。

當然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而且每一位患者的情況都不一樣,但以血肌酐500μmoI/L為節點,反映了醫生們的一種心態。這種心態決定了治療方案的變化,也影響了腎病的發展走向。


控制血肌酐的兩個細節

控制血肌酐的兩個細節

有位患者進入腎衰階段5年了,相比那些血肌酐忽高忽低甚至已經開始透析的患者來說,他的血肌酐始終控制在500μmoI/L以下,也算是個小小的奇蹟了。

經過深入溝通,我發現根本原因在於他做對了兩件事:


無論如何也要控制血壓

據說他家裡好幾個親人都是高血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去世的,所以他從小就對高血壓非常重視,尤其是被查出腎病之後,控制血壓竟然比控制尿蛋白還要用心。


堅持散步四十年

每天晚餐一小時之後,一定要去附近公園散步一小時,除了惡劣天氣影響,四十年來幾乎沒有間斷過,使他的機體免疫狀況比其他患者好得多。

對於控制血肌酐,你有什麼好辦法呢?不妨說一說,讓更多人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腎博士Dr 的精彩文章:

腎病醫生:從蛋白3+到肌酐500,中間藏著腎病治療的兩個秘密
腎病醫生:蛋白3+轉陰的三個重點,90%的腎病患者不太了解

TAG:腎博士D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