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了迅速征服中國東北,日本方面組織進行了三次「參謀旅行」

為了迅速征服中國東北,日本方面組織進行了三次「參謀旅行」

日本侵華戰爭最先開始的地方就是東北,因為東北的整體戰略位置異常重要,向北可借西伯利亞經略歐洲,向南則可控制華北,從而與本土構建鐵三角的防禦形態,而東北大地廣袤的資源則正是日本所急缺的。在日本軍部內,侵佔東北的心思就沒有斷過,一方面是大肆宣揚「滿蒙生命線」,另一面則是抓緊布置進攻的計劃。為了能夠迅速征服東北,日本就組織過三次大規模的地形勘探團隊,又被稱為是「參謀旅行」。

1929年7月,日本關東軍方面出台了有關的計劃,文件名為《關東軍佔領滿蒙計劃》,作者石田莞爾,這是一次將武力侵佔中國東北的設想化為實踐的第一步。為了驗證東北的地理環境是否意味著此次計劃的可行性。從這一份文件出台,截止到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就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參謀旅行」。

第一次參謀旅行被稱為「北滿參謀旅行」。這一次出使的是日本關東軍高級參謀板垣征四郎和該文件計劃人石田莞(wan)爾,主要的目的就是關於東北大城市哈爾濱問題的研究。從7月3日開始,歷時11天,從旅順出發,沿著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海拉爾到滿洲里,回來的路線則是經過泰南,洮南返回旅順。在這一次的行動中,石田莞爾提出了許多的預想。石田認為,接下來的戰爭是日本和美國的戰爭,前者代表東方,後者代表西方世界,日本必須做好開戰的準備,佔領滿蒙地區,將有利於提高日本的國力。

第二次參謀旅行到了1929年11月份,這一次的日本已經形成了「整體思路」,故而側重的是對於點的把握問題,重中之重則是錦州。這一次參謀旅行被稱為遼西旅行。由於當時日本國內關於對瀋陽的研究已經基本完成,這一次來的目的就是實地勘測如何進攻錦州,以及拿下錦州之後,部隊要如何分兵前進,如何儘快攻佔山海關一線,穩住陣腳的問題。這一次的考察結束後,上文的那個石原莞爾依據材料開始將有關的經驗和研究印刷成冊下發到部隊,這也意味著軍隊正式動員的開始。

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參謀旅行,這一次的名字和第一次一樣,被稱為「北滿參謀旅行」。這一次的時間已經是1937年的7月份了,當時所有的研究其實就已經基本結束,無論是如何進攻還是進攻後該如何管理的問題也都在第二次的時候完結,這一次是因為日本軍隊的輪換,而且是動手在即,為了保證整個戰略計劃的成功實施,所以這一次派出的是那些關東軍的新來的參謀,實地考察加深他們對於這一地區重要性的認識。

日本對於中國東北的三次參謀旅行,可以看得出發動侵略戰爭是經過他們深思熟慮的,並不是偶然的。

更多歷史,關注旁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旁閱 的精彩文章:

美國原子彈,蘇聯出兵,為何說中國才是戰勝日本的決定性力量
希特勒有多狂?跟奧地利總理說,德軍只要一個晚上就可以擊潰你們

TAG:旁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