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年空軍為何要引進蘇-27戰鬥機

當年空軍為何要引進蘇-27戰鬥機

美國攜手聯軍發動了高科技條件下的海灣戰爭,在掌握了制空權的背景下,以摧枯拉朽之態勢,橫掃伊拉克的數十萬大軍,坦克、裝甲車、卡車等被炸得東一堆西一堆,全都成了廢銅爛鐵,連綿科伊邊境公路數十公里,讓外界無不觸目驚心。

以空軍喊出殲-6萬歲,陸軍滿足於永遠不變的5對輪,海軍以陳舊缺乏防空導彈和反潛魚雷的051型驅逐艦和053H型護衛艦挑大樑的中國軍隊,這才如夢方醒,換位思考倘若聯軍打擊的是自己,將會是怎麼樣的情景,遂深感震驚,不免驚出一身冷汗。

於是,才徹底拋開了軍隊要忍,國內軍工開始發力,科研人員使命在身,加班加點研發陸海空二炮新型武器裝備,以補償先前軍備方面欠下太多的舊帳。

80年代末,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與西方的蜜月期已結束,軍方即便手中有銀子,也不可能從西方引進先進的戰鬥機,以及與之相配套的航空發動機、空空導彈和空地導彈等高精尖武器裝備。

軍方高層組團急赴俄羅斯,俄方極力推薦那款米格-29前線截擊機,但林虎空軍中將卻相中了重型大航程高載彈量的蘇-27戰鬥機,經過雙方多輪軟磨硬泡的談判,把盞言歡時,點燃了曾經合作年代的激情,蘇方將領才同意說服高層向中國出售蘇-27戰鬥機。

中國空軍是以殲-6、殲-7、殲-8Ⅰ這三種機頭進氣,沒有什麼雷達或雷達性能十分落後的戰鬥機為主,殲-8Ⅱ這種機翼兩側進氣的尖頭機數量都極少,且當時的性能並不穩固,幾乎所有的戰鬥機都是輕型戰機,都屬於飛不遠作戰半徑短,滯空時間短的短腿先生,落後於國外先進戰機不止一代。

中國斥巨資從俄羅斯進口了數十架蘇-27,以及引進了全套技術資料和生產線,不僅蘇-27戰機本身意義非凡,使得中國的航空工業一下子進步了二十餘年,為國產新型戰機的研製提供了寶貴的借鑒,為中國航空工業的轉型提供了轉化條件,因此蘇-27之於中國空軍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平視野 的精彩文章:

為何仍然有人喜歡用左輪手槍
很長時間中國步槍選擇了7.92毫米口徑

TAG:國平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