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是帝師後人,把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捐」回中國卻收了3600多萬……

他是帝師後人,把183件國寶無償捐給美國,「捐」回中國卻收了3600多萬……

作者:朗博

來源:世界華人周刊(ID:wcweekly)

他是一位美國華人。

他也是一位享譽世界的中國書畫收藏家、鑒賞家。

其家藏的書畫作品質量之上乘,保存之完整,名家之恢弘,堪稱世界上最頂級的私人收藏。

在業內人士的眼中,他是具有愛國情懷的收藏大師。

但,他卻把國寶《長江萬里圖》以及183文物捐給美國。

而捐獻給上海圖書館80種古籍善本書,卻要了450萬美元(按當時匯率約3600多萬人民幣)。

他就是翁萬戈

1.帝師之後,傳奇人物

2018年7月28日,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舉行了一次慶典。

這次慶典專門是為翁萬戈百歲誕辰而精心準備的。

在典禮上,這位老人宣布把自己收藏的國寶《長江萬里圖》無償捐助給美術館。

更讓國人覺得惋惜的是,波士頓美術館12月13日對外公開宣布,接受翁氏六代家藏的183件文物的捐贈。

這也是該館有史以來,接受數量最多、意義最大的一批中國書畫。

這183件文物包括130幅繪畫、31幅書法、18件拓片及4件織綉,其中不乏國寶珍品,光董其昌的作品就有7件。

波士頓美術館展示《萬里江山圖》

那麼,翁萬戈為什麼有這樣多珍貴的書畫藏品?

只因他是翁同龢的後人。

翁同龢是清朝同治、光緒的兩個帝王老師,也被稱做中國維新第一導師。

翁同龢

其父翁心存更是兩朝重臣,翁父子號稱「父子大學士」,「父子帝王師」。

其兄翁同書、翁同爵也是封疆大吏,真是「一門四進士「」翁家三巡撫」。

當時的翁家名滿天下,勢力龐大,門生故吏滿天下,就連慈禧太后也要拉攏翁同龢。

但他支持光緒「戊戌變法」,反對慈禧太后和李鴻章,是「維新派」的核心人物,對清末政局影響甚大。

翁家學風甚濃,酷愛藏書,熱衷於收集古書字畫,加上地位顯赫,所以,翁家的收藏可真是寶庫。

而王翚畫的16米長的《長江萬里圖》更是翁同龢挪用買房款才得到,被視為珍品。

《長江萬里圖》的局部

後來,翁家這些收藏全落入了翁同龢第五代嫡孫翁萬戈的手中。

1948年,翁萬戈為避戰火,遠走美國,並將翁家六代人的收藏精華帶到海外。

翁萬戈來美以後,對這些收藏也是悉心呵護,潛心研究。

他也是華美協進社主席,向西方介紹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在中美文化交流中做出貢獻。

在把書畫捐給芝加哥美術館之前,他的聲譽在國內一直很好。

業內期刊和媒體讚揚他的愛國情懷。

甚至把他當成了傳奇人物來寫。

一些業內人事也都對他稱讚有加,以認識他為榮。

不過,他對中國的捐助與美國一比就不算什麼了。

2.「捐贈」祖國,名利雙收

1999年,天津。

一位老先生找到了正在徵集拍品的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人員。

老人說,他是翁萬戈親戚,有古籍藏書要出手。

嘉德公司總經理王雁南飛赴美國,幾經周折,見到翁萬戈和他的藏書。

這批珍貴的古籍,這是海外唯一數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私家收藏善本,包括宋元明清四個朝代,80種、共542冊。

王總立刻同意,將於2000年4月在嘉德北京拍賣。

嘉德公司明白這批文物的價值,馬上給國家文物局寫報告,希望國家購藏「翁氏藏書」。

當時,季羨林、啟功等十二位老先生也聯名寫信,希望國家收購。

首都博物館,上海圖書館也很重視這些古籍的價值,也想收購。

面對三家的競爭,翁萬戈表明:誰快就給誰!

2000年2月27日,上海圖書館與翁萬戈先生達成協議,以協商轉讓方式將這批珍本入藏上海圖書館,同時付給翁萬戈450萬美元。

4月,這批珍貴的善本總算運抵上海,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翁萬戈在上海圖書館

翁萬戈也發來傳真件,說:「我原籍常熟,而生在上海,所以對這件事感到莫大的慶幸。……更為它們重返祖國,有說不出的欣慰。」

要不是嘉德公司留個心眼,事先通知國家文物局有所準備,真不知這些善本通過拍賣,會落入誰的手中。

這就讓人懷疑他的「欣慰」是否真誠了。

不過,在2010年,翁萬戈先生也曾無償的向北京大學捐贈明代吳彬繪《勺園祓禊圖》。

這幅《勺園祓禊圖》價值與他給波士頓捐助的名家書畫是無法比擬的。

吳彬《勺園祓禊圖》局部

對國內不多的捐贈,卻使他的形象高大起來。

翁萬戈曾說過:「我為家藏而活,而家藏也成為了我的人生。」

更有文章讚揚,這種無償的捐贈,是他給社會的回饋。

可是,這些國寶捐助給國外的博物館就能得到很好保管嗎?

3.海外國寶,悲慘處境

你以為中國的文物在國外真能得到很好的保護?

不!

中國名畫之首《女史箴圖》在英國大英博物館面臨被毀之險。

博物館竟然把這1600年歷史的古畫採用折屏手法,裁成一段段的,再裝裱於鑲板上,造成開裂、掉粉。

這可是人類歷史上現存的最高老的絹畫,無價之寶,幾乎毀掉。

大英博物館最後只能請故宮專家邱錦仙進行修補。

她發現大英博物館博物館根本沒有保管、修復中國古畫的經驗,很多中國古畫被打入冷宮,「暗無天日」。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敦煌壁畫,就這樣就這麼裸露於空氣之中,而且沒有任何保護措施。

與之相比,為了保護這些敦煌壁畫,我們則是嚴格地控制空氣的溫度和濕度,以及光線,甚至都不對外展覽了。

法國」楓丹白露宮「因為看管不嚴,15件中國文物一次被盜走,其中有清景泰藍麒麟和金曼扎。

當初法國從圓明園搶走的玉麒麟

這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曾舉辦了一場典雅的婚宴。

中國國寶——李世民的昭陵六駿中的「拳毛騧」,《明代藥師佛說法壁圖》,北魏的彌勒佛竟然成為了婚宴的裝點!

嗚呼哀哉,我們國寶淪落到如此地步!

這些博物館為了創收,竟然把亞非拉的展廳進行商業出租,文物甚至也可以出租。

賓大的埃及文物展廳像個夜店

這樣的待遇,何談保護?

你以為老外會把我們文物當個寶貝珍藏起來?

它們只是當成征服異族的戰利品,放在某個不起眼的角落之中。

也只有他們本民族的文物才會倍加重視,即便是幾把椅子。

波士頓美術館也不像我們國內的博物館。

它是通過私人的捐贈建立而運營的,不接受政府財政支持,資金有限。

同時,美術館也沒有我們國內的古畫古籍的修復專家。

即便美術館重視這些翁家私藏書畫,也沒有能力全部展出,也不如在中國,可以得到最好的保管。

如果翁萬戈真要為珍貴的「翁家收藏」著想,把它們捐給祖國,一定是最好選擇。

可他為什麼卻無償的捐給美國呢?

專家鑒定翁氏藏書(包括傅熹年、王世襄、章津才、楊新、啟功等專家)

4.一箭雙鵰,穩賺不賠

這倒不是因為他熱愛「美國」,而是他心中有個小算盤。據熟悉內情的華人透露。

一是捐了這麼多,可以免稅。

他的子女也可以順利進入美術館董事會,輕輕鬆鬆拿工資。

二是,波士頓美術館就是個私立機構,該館董事會的董事們可全是當地政要名流。

2014年12月,波士頓美術館藏中國畫展,宋徽宗的畫、春宮畫、招貼畫的混搭展覽

美術館也向社會開放出租,說白了一些,就是讓有錢人開party。

這樣一來,翁萬戈的子女就可以結交各種名流,混入上層社會了。

用自己的家族私藏換子女的錦繡前程,穩賺不賠。

我們承認翁萬戈的確為了保管收藏做了很大貢獻,但這也換來了他名利雙收,衣食無憂的生活。

翁萬戈在美國的居住莊園——萊溪居,佔地25英畝

人心都是自私,他這樣做,即便國人心裡很不舒服,但也無法說出什麼。

可是,我們也不應該認為他具有家國情懷了。

不知道,在九泉之下那麼熱愛祖國的翁同龢,知道自己子孫這樣,是否能瞑目?

如今,我們只能為翁家六代珍藏感到惋惜。

翁萬戈與拜訪的中外學者合影

如果國寶能說話,定會悲嘆……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END-

聽說轉發的人已經變好看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界華人網 的精彩文章:

國際山地發展中心警告:喜馬拉雅山正在消失!
芬蘭的神操作:專給沒工作的人「撒錢」,中國人羨慕嫉妒恨

TAG:世界華人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