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布識人比孔明還准,一生只點評過一個人,卻一語揭穿此人的面目

呂布識人比孔明還准,一生只點評過一個人,卻一語揭穿此人的面目

聰明人都有一手慧眼識人的好本領,人才就像千里馬一樣,往往混雜在芸芸眾生之中,需要靠人去發覺。所以東漢末期就在士大夫之間形成了品評人物的風氣,併產生了一批專業的人物品評家,一位初出茅廬的布衣,不管出身如何,只要得到其中某人的高度評價,立刻就會傳遍鄉里,形成聲望,接著就是縣裡公車徵召他去赴任了,諸葛亮當年就是得到司馬徽的讚賞而一時聲名鵲起的。

這人人物品評發掘人才的方式雖然簡便,但卻太受人的主觀性影響了,若是哪位大師就是不喜歡你,不管你有多少才學也不會得到公正的評價,比如許邵就看不上曹操,所以給他安上了奸雄的名號。再者這些人物鑒賞家也是看出身的,貧家子弟他們也不屑於去看一眼,這對於在亂世中爭雄的軍閥們來說,其實並不可靠。

所以最後倖存的幾位大軍閥,曹、孫、劉三人其實自身都有很強的識人的本領,他們提拔人才一般都是量才使用,而不會去看門第,劉備求賢與諸葛亮就是最好的例子,而他們提拔的這些人才很多也都有很強的識人能力,必須荀彧為曹操舉薦過眾多人才,荀攸、郭嘉後來都是曹魏一流重臣。孫權器重的周瑜則在臨終前向其推薦了魯肅,後來魯肅去世時又推薦呂蒙,都是英雄識英雄。

諸葛亮識人的水平,也是相當了得,參照他在出師表中列舉的人才,後來都是蜀漢的棟樑支柱,北伐期間又收穫姜維,臨終前他選定的接班人蔣琬也是十分出色的人才,是他的辛苦經營延續丞相治理蜀中的政策,才使得蜀漢在孔明死後沒有迅速崩盤。不過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就是馬謖,正是他力排眾議,違眾拔謖才導致了一伐打下的好局面迅速奔潰,這是孔明在識人上的重大污點。

呂布雖然是一介武將,也不喜歡品評人物,一生只品評了別人一次,可他識人卻比孔明還准。呂布早年放棄丁原而投董卓,就是看中他的實力,想以此建立功業,雖然卑鄙,但他確實看出了董卓要比其他人強。後來他為了更大的權力誘惑又背叛了董卓,一度成為了長安朝廷的第二號人物,可走上巔峰沒有幾天,就被李傕擊敗而跌下神壇。呂布被趕跑後四處流浪,一度侵佔了曹操的大本營兗州,不過最終還是被曹老闆給打跑了隨後他又依附劉備。

呂布和劉備二人雖然表面上相安無事,可在心裡都有自己的算盤,劉備想要依靠其的力量抵禦曹操,呂布則想趁機奪取徐州,重新擁有一塊自己的地盤,所以二者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很快發生火併,劉備被趕跑了,後來劉備又跑去兗州,從曹操那裡搬來救兵,將呂布死死圍困。呂布被圍城數月,最終被手下人給綁了投降了曹操。

此時的呂布還想活命,便向曹操示好,表示願意歸附他,替他賣命,若是能得到這樣一位比關羽還強的戰將,曹魏必定如虎添翼,隨意曹操心動了。而此時站在旁邊的劉備發現苗頭不對,於是立即在曹操耳邊打起了小報告:「難道曹公忘記董卓了嗎?」曹操聽後大吃一驚,這才如夢驚醒,立下下令將其斬首。呂布見狀破口大罵:「是兒最叵信者」。意思是說劉備居心叵測,是最不可信的人,這一些就道破了劉備最大的特點,仁義掛在嘴邊,卻是最會偽裝,做的都是一些狡詐的事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靜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三國人物被後世醜化:生前是大德高僧,死後被說成豬八戒原型

TAG:小靜歷史 |